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吴三桂,让大明再次伟大!

第1章 我是吴三桂?

  深夜。

  社畜孙高阳坐在电脑前,边喝可乐边与贴吧老哥唇枪舌战。

  原来是不知哪个好事儿主,发了一则有关吴三桂的争议贴,引得明粉清粉两军在帖子下撕逼。

  作为一名小破站知名建政专家、历史吧18级“炎黄在上”称号拥有者、曾经爆破3个清粉群的资深明粉。

  孙高阳认为自己有责任在这个汉奸身上再踏上一只脚。

  234楼:喂喂喂,楼上的,经典的抛开事实不谈了,崇祯都上吊了,还有必要给已经行将就木的带明续命吗?

  孙高阳看乐了,抿了一口快乐水,回击道:

  回复234楼:崇祯上吊,你的家国情怀也上吊了?你该和汪精卫坐一桌。

  456楼:闯贼才是大明和大清共同的敌人,大清入关是为了给大明报仇。

  孙高阳苦笑,这种脑仁还有没有鼻屎大的人也能发言,充分证明了我国的互联网环境还是太包容了。

  回复456楼:bro玩转移矛盾有一手。我跟你说,就算大明寿终正寝,也是李闯王大顺的天下,关你建奴路边一条什么事?

  678楼:没钱没粮拿什么拯救大明,键盘吗?还是那句话,你行你上。

  孙高阳皱眉,怎么鞑子狗这么多?

  正要给对面点颜色看看,谁知一抬肘,打翻桌上的了半杯可乐。

  “啪!”

  “啊啊啊啊!”

  电池本就鼓包的键盘直接化身220v雷电法王。

  孙高阳只觉四体通透,飘飘然上了天。

  ......

  1644年二月初一,深夜,宁远提督府。

  孙高阳一睁眼,发现自己正身处一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

  八仙桌,油灯,线装书,弓箭,还有我身上的...盔甲?

  呼呼~屋外狂风卷飞雪。

  嚯,好冷啊,孙高阳赶紧靠向身旁的火炉。

  这是哪啊,刚才我不是还在和网上的清狗对喷吗?

  还未来及细想,屋里闯进一人。

  此人二十来岁,身披重甲,身材魁梧,面容刚毅。

  来到孙高阳面前撩袍跪下。

  “报吴总兵,我军粮草已不足支撑十日!”

  “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军队哗变就在眼前!”

  说话之人名叫白广恩,字鲲波,多年追随吴三桂。

  崇祯十五年,蓟州战役,白广恩身先士卒,阵前力斩斋萨穆、佐领绰克托及佐领额贝三名清军都尉。

  从那以后,他就有了“军中赵子龙”的美称。

  孙高阳吓坏了,大兄弟怎么这么客气,见面就下跪。

  等等。

  吴总兵?

  是我了解的那个吴总兵吗?

  难道我穿越了?

  刚才的确被电了,倒也符合起点穿越的套路。

  孙高阳打算先装一波,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咳咳,今天是何日啊?”

  吴三桂一向从严治军,部下唯一的权利就是执行他的命令。

  属下有任何疑问都会被他视为无能的表现,招来他的严厉斥责。

  所以即便他问了这么个奇怪问题,白广恩仍是规矩回答。

  “回总兵,是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一。”

  听闻,孙高阳顿感头晕目眩,原主的记忆洪水般涌进他的大脑。

  吴襄、陈圆圆、崇祯、皇太极、多尔衮......

  我是吴三桂!

  大明朝的头号汉奸,令“大金宰相”秦桧都退避三舍的存在!

  孙高阳仰天长啸:

  “苍天啊,为何如此捉弄人,穿越谁不好,让我穿越到这个畜生身上。”

  皇帝下诏勤王我日行五十里,闯王招降我冲冠一怒为红颜。

  建奴入关我充当攻明急先锋,为表忠心我怒杀南明永历帝。

  无论哪一条,放到华夏史上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更何况细究起来,无疑是吴三桂打开了东国近代百年屈辱史的潘多拉魔盒。

  满清入主中原,先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而后防汉甚于防川,禁锢思想,军备废弛,误我中华百年,直至1840年珠江海面的一声炮响...

  想到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归功于...

  “我堂堂七尺丈夫,怎能去当臭名昭著的汉奸!”

  羞愤的孙高阳立马拔剑,想要自刎。

  白广恩见状,赶紧起身抱住。

  “总兵,你可不能意气用事啊。”

  “你走了,谁带领兄弟们灭了那群鞑子啊?”

  慢着?

  我还在打鞑子?

  也就是说现在的吴三桂还没有献关引虏,还不是那个遭万世唾弃的汉奸吴。

  那根据祖父悖论,我完全可以改变吴三桂的历史风评,甚至有机会改变大明的命运!

  青史留名的机会就在眼前!

  只见吴三桂整理了下面容,把刀归鞘。

  “咳咳,刚才是本帅失态了。”

  此时原主的记忆已全部传输完毕。

  吴三桂年不到二十就跟随父亲吴襄、舅舅祖大寿防卫辽东,算起来,他在东北为将近二十年。

  不说对东北局势了如指掌,可也算经验丰富。

  吴三桂,我就用你的身份完成无数汉人魂牵梦绕的事业吧:

  驱除鞑虏,光复大明!

  “鲲波(白广恩的字)啊,你去把沙盘搬到我屋里来,今晚咱俩商议一下行军事宜。”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遵命!”

  白广恩领命去了。

  寒风灌入屋里,让激动的吴三桂冷静了不少。

  他盘算着:现在是崇祯十七年二月初一,离闯军破京师还有四十九天,离他向满鞑称臣还有五十二天...

  他哀叹一声。

  老天爷也不给我挑个好时候让我穿越,这卡在大明亡前几十天我还能干个鸡毛啊。

  根据吴三桂的记忆,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军中的兵丁们。

  大家还在穿着单衣,吃着冻成冰疙瘩的窝窝头,一个个忍饥挨冻,就为了守卫我大明边疆。

  俗语有云: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不满饷,你可也得有饷吧!

  兵饷拖了今天拖明天,拖了今年拖明年(注1)。

  甚至有的时候以物代饷,拿什么苏木花椒番邦进贡(注2)的物什来搪塞我十万弟兄。

  崇祯,这个队伍你让我怎么带啊!

  又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天下是没有这样的道理的。

  吴三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头疼。

  那些文官只需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你讨虏不力、贻误战机、龟缩不出、轻敌冒进就行了。

  而领兵的将领需要考虑的可就多了。

  “当务之急是整点粮食,来点过冬的衣服也行啊。”

  正思索着,白广恩带着沙盘就进来了。

  “总兵请看。”他掌起油灯,把沙盘搬到了桌上。

  吴三桂顺着昏黄的灯光,看到了在辽东虎视眈眈的多尔衮,看到了兵临北京城下的“大顺王”李自成...以及在紫禁城中惶恐不安的崇祯帝!

  “闯贼到哪了?”

  他迫切需要知道这位大明终结者的最新动向。

  “据今日来报,他们已经攻下汾州,进军河南。”

  吴三桂啧啧咂舌:

  “闯军来势汹汹,南方诸将无力抵挡。”

  “不出一月,京师危矣!”

  比起近在眼前的多尔衮,屡战屡胜的闯王李自成此时更具威胁性。

  他可不想等一个多月后崇祯下旨勤王再动身,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搞不好又重蹈“臣等行路未半,陛下何故先上吊”的历史覆辙,那时他又将陷于无君无国的尴尬地位。

  “不能再等!”吴三桂当机立断。

  “我军要即刻入关,抵挡闯军。”

  他现在手握十万精锐大军,其中更有三万关宁铁骑,不敢说剿灭农民军,抵挡上两三个月是没问题的。

  白广恩听此赶紧劝谏:

  “总兵,先不说无诏入关不符朝廷制度。”

  “就算圣上下旨令咱入关,我军粮草也不足以支持啊。”

  根据吴三桂的记忆,他的关宁铁骑的确大部分是本地人,粮草也多从本地豪绅那征来。

  白广恩一脸严肃的说:“怕是一入山海关,我军唯一的粮草来源都没了!”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如今粮草不足,士兵们每天为了一口粥就能大打出手,士气可谓是低落到了极点。

  吴三桂深感苦恼。

  正焦头烂额时。

  “报告总兵。”一个小兵突然来报。

  “我军巡逻时抓到一伙可疑人员,都操着山西口音,还有车队。”

  “哦,车上都是什么?”吴三桂和白广恩同时发问。

  “是粮食和军械!”

  怎么回事,说粮草粮草到?

  山西口音?

  白广恩疑惑道:“总兵,看来不是朝廷派来给我们送补己的。”

  吴三桂在屋内来回踱步。

  灯光在他盔甲上时明时暗,令人猜不透他的想法。

  突然,他发出一声凄厉的笑声:“哈哈,是晋商,该死的!”

  注1:此时吴三桂的军队已经14个月未发军饷。

  注2:黄仁宇《16世纪中国财政与税收》:...他们的部分粮饷与配给也被折成棉布、胡椒与苏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