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62章 杨县杨家

汉末武夫 奉天 3147 2025-04-17 14:31

  县令看着那窟窿,只觉得可怕。

  这一枪的力量堪比神魔!

  县令知道杨彦这是给自己示威呢。

  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后,县令道:

  “此洞留着,以警世人。”

  杨彦见他如此识趣,便收了气势,道:

  “县令开明,我便在此等着了。”

  胖县令很懂事,忙把杨彦引进了府衙,吩咐上了酒菜,

  并且找医师帮杨翰等人包扎伤口。

  杨彦把四百铁骑都调到了府衙,吃饭休息。

  县令只用一个时辰就抄了贾家,并且装好了三百辆马车。

  县令一路小跑的来杨彦面前赔罪:

  “贾家抄出粮食三万石,铁器三千另有药材等物资几十车。”

  “加上我恒县的三万石粮,物资太多,三百辆车需拉数次。”

  “按照两日一来回的速度,需要半月才能拉完。”

  县令说完,见杨彦脸色似乎不好,便急忙改口:

  “今日我再多征集马车,争取十日内将物资送到罗氏镇。”

  杨彦很满意这县令的表现,当即带兵离开。

  县令等人十分殷勤的送他们出城。

  目送四百铁骑走远,县令才擦一把脑门上的汗。

  县丞凑上来,道:

  “贾远未死,但多处骨折,需休养数月。”

  县令长吁一口气:

  “看来杨彦是手下留情了。”

  县丞看着装满物资的马车不断出城,肉疼道:

  “真要都送出去?”

  “反正人都走了,反悔又如何!?”

  县令一巴掌拍在县丞脑门上,骂道:

  “糊涂,寻死而!”

  “不过些粮食药材和粗铁,何必招惹这魔头!”

  被打的县丞扁起嘴:拿着别人东西送人情,你自然感觉好了。

  县令看他扁嘴,就知道他心思,便道:

  “送出这些东西,才能保住贾家。”

  昨夜说是要抄了贾家,但也只是让贾家出点血而已,也就是所谓的破财消灾。

  因此缴出来的东西就不能少了。

  否则,对方较真起来,如何收场。

  县丞了解县令的苦心,只是他奇怪:

  “县令为何如此忌惮他?”

  “他这次能破城是里应外合,而我们大意了。”

  “若是有所准备……”

  话未说完,县令又给了他一巴掌,骂道:

  “此等凶神,岂能招惹?!”

  “贾远愚蠢,你也蠢吗?!”

  县丞无话可说了,只是觉得县令未免太胆小了。

  县令等所有马车出城之后,才转身回城,问道:

  “你可知昨夜县兵伤亡几何?”

  县丞摇头:

  “杨彦带铁骑入城便直冲府衙,前后不过一刻钟,想来伤亡不大。”

  县令哼道:

  “县兵伤亡五百余人。”

  县丞瞬间瞪大眼睛,交战半刻便造成这么大伤亡?!

  如此恐怖!

  他终于有点理解县令为何如此了。

  杨彦铁骑回到罗氏镇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城门值守的队长迎上来,道:

  “蔡先生在瓮城休息,李榷已知恒县扣留我军之事,说可以晚两天去安邑。”

  此外,李榷并未对恒县的事情表态。

  奔驰一日夜,铁骑早已疲惫,杨彦下令休息,自己则来瓮城找蔡邕了。

  不过,刚进瓮城,杨彦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对。

  有几个生面孔在瓮城内走动,眼神不时的撇着杨彦。

  杨彦发现这几人身材壮硕,步伐轻盈,且似乎怀揣利刃。

  杨彦立刻对身边的护卫道:

  “去保护蔡邕和戏忠。”

  说完,杨彦便往自己的住处跑,因为那里有自己最关心的妻女。

  那几人见此,立刻朝着杨彦扑上来了。

  杨彦持枪反击,跟几人战成一团。

  这几个刺客身形灵巧,无奈杨彦力猛枪长,逼得几人近不了身。

  这时,军队听到打斗声赶来了。

  杨彦撇下这几人就冲进了地下室。

  迎面看到两把环首刀劈来,杨彦抽刀格挡,喝道:

  “是我。”

  高丰和王七齐齐收回战刀,抱拳道:

  “卑职鲁莽,请将军责罚。”

  杨彦看了一眼地下室内,只有几个护卫和一群妇孺。

  王蓁和女儿就在其中,正满脸担心的看着自己。

  杨彦非凡没有责怪王七和高丰,反而谢道:

  “多谢你们在此护卫。”

  杨彦确定王蓁等人没事后,便返回地上了。

  几个刺客多被杀,只有一个被典韦力擒,但死不开口。

  赶来的戏忠看过后,道:

  “耗费多年培养的死士,不会开口的。”

  杨彦听懂了,这是世族派来的。

  但是为什么刺杀自己呢?

  因为自己跟李榷合作?把自己当成了董卓的走狗?

  还是因为自己出身底层、却做了荡寇校尉、触动了世族的利益?

  戏忠看出他的疑惑,便低声道:

  “此次刺杀应该只是警示。”

  “将军以底层身份做了校尉,且在罗氏镇分配土地,打破了豪族对土地、官职的垄断。”

  所以,杨彦这个底层出身,却染指河东军权的人,就是个另类,是规则破坏者。

  杨彦已经从被刺杀的愤怒中冷静下来了,他低声问:

  “你觉得如何应对?”

  戏志才见他迅速冷静的分析对策,没有无能狂怒的叫嚣复仇,顿时欣慰道:

  “将军如此心态便是最好的应对。”

  杨彦还有心情开玩笑道:

  “对,我这心态还能气死他们。”

  戏志才笑了笑,道:

  “他们不容规则破坏者,但能容忍内斗。”

  杨彦眼神一亮:

  “给我弄个假身份冒充名门豪族?”

  戏志才摇头,笑道:

  “将军本就出身将门,何须弄假?”

  “实不相瞒,这些日子我跟里长调查过你们三兄弟的身份。”

  “你们出身杨县杨家,乃是河东镇北军良家子、且是将门。”

  “你父亲很可能是洪洞军镇已故守将杨建。”

  杨彦听得有点头大:

  “我父亲是杨建?何以见得?”

  戏志才笑看着杨彦,道:

  “你们三人身材魁梧远超常人。”

  “而且你们都是丹凤眼。”

  “将军杨建也是如此。”

  杨彦若有所思,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牵强?

  不过,他也知道,只要有心有实力,假的都能说成真的。

  所以,这将门杨家的身份八成是没跑了。

  戏忠又道:

  “不过,要宣布将军乃杨建后人的事情需要从长计议。”

  “为何?”杨彦奇怪。

  戏忠叹道:

  “因为杨建蒙冤身死,需要平反。”

  “若能得蔡邕大人相助,还有将军献上的炼钢之法,就能让杨建将军沉冤昭雪了。”

  杨彦相信戏志才的谋划,所以他点头:

  “好,我这就去求蔡邕大人。”

  其实,杨彦还有一事想找蔡邕帮忙。

  请他帮自己献策给董卓。

  不等杨彦去找,蔡邕已经自己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