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91章 蔡中郎有意

汉末武夫 奉天 3193 2025-04-17 14:31

  “可惜,非我族类。”

  荀攸虽觉有些失望,但也算不虚此行。

  而杨彦在离开时,也感觉到了荀攸的情绪变化和疏离。

  杨彦觉得,应该是因为自己理念跟他不同。

  毕竟俩人不管出身、还是意识形态都差太多了。

  杨彦是穿越者,而荀攸是顶级世族。

  仅仅时代差距,便形成了无法弥补的代沟。

  戏忠就曾说他不敬皇权,等级观念淡薄,甚至说他不畏鬼神,不似时人。

  可以说,杨彦跟这时代的人有思想上的本质差距。

  不过,随着杨彦在这世界待得时间越长,他正在潜移默化的融入其中。

  第二日,李榷撤军回运城了,荀攸也起身南下了。

  卫觊和杨彦带着众将相送。

  临别前,荀攸颇为郑重的向杨彦行礼:

  “静待将军北逐匈奴,旗开得胜。”

  虽说理念不同,但荀攸还是颇看好杨彦的。

  他也希望能结个善缘,日后或有他用。

  杨彦也希望多荀攸这个朋友,所以也跟他寒暄道:

  “祝愿先生心想事成,志愿得偿。”

  荀攸又跟卫觊等人道别之后,骑马上路。

  卫觊遥望荀攸走远,颇为不舍道:

  “此人文政谋略极佳,将军可想用否?”

  杨彦点头:

  “求之不得,可他出身豪门大族,岂会看上我。”

  其实,杨彦也想过收服荀攸,但自己实力太弱,不足以让他投靠。

  别看现在卫觊十分拥护自己,但也只是卫觊本人,

  还有半数的卫氏族人看不上自己呢。

  所以,自己还需努力变得更强。

  卫觊颇为豪迈,道:

  “等将军雄踞河东,此人自然来投。”

  杨彦被卫觊的信任感染,激慨道:

  “承先生吉言,我自当勉。”

  卫觊招手叫来卫戍,道:

  “四弟带着两千军追随将军,还望将军莫要嫌弃。”

  杨彦感激不已,他正好想去攻略一番徐晃。

  有了卫戍的两千军,把握更大了。

  不过,在这之前,杨彦要先去一趟恒县。

  因为恒县送来消息,郭汜带着上千战马回来了。

  卫戍的两千部暂时留在解县,帮忙修建城池、码头。

  另外,也帮杨扈快点整编四千贼兵。

  杨彦去恒县的时候,路过安邑,顺便回了一趟罗氏镇。

  现在的罗氏镇发展迅速,几乎一天一个样。

  杨彦每次回来,都能看到镇上的变化。

  且杨彦还见到了王七的儿子王肖。

  王肖容貌粗犷,却是个细心的人。

  他接替高丰,管理锻造坊后,锻造的甲兵质量更上一层。

  目前杨彦的一千铁骑几乎全部带甲、马也有部分片甲。

  下一步,便是侧重打造全身甲和重甲。

  杨彦从锻造坊出来时,刚好碰到卫仲道。

  卫仲道容貌跟卫觊有些类似,且更清瘦些。

  杨彦知道他是个短命鬼,不过目前看来他身体似乎不错。

  而卫仲道迎着杨彦的打量,目光有些不善。

  因为卫仲道已经听说了:蔡邕有意招他为婿。

  但早先有传闻蔡邕要选卫家人做女婿。

  卫家人中适龄的也就是卫仲道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彦是抢了卫仲道的未婚妻。

  虽说蔡家没有表明态度,但年轻气盛的卫仲道还是对杨彦有敌意了。

  “卫先生有事?”

  感觉到卫仲道的敌意,杨彦笑着走了上来。

  随着杨彦靠近,他的身高和战场上养成的气势随之压来,让卫仲道不由后退一步。

  杨彦见此,便很客气的后退半步,保持一定距离,道:

  “若是唐突了先生,我先说声抱歉。”

  听杨彦主动道歉,卫仲道有些不好意思,甚至还有些羞愧,

  因为,他知道杨彦对自己客气是因为兄长。

  卫仲道也是个君子端方的人,他马上摇头:

  “将军客气了,是仲道鲁莽了。”

  杨彦见他态度转变,想跟他展示亲近,结果卫仲道却行礼告辞:

  “卑职还要去监督工匠,这边告辞,请将军赎罪。”

  虽然客气,但卫仲道心里终究是有芥蒂的。

  杨彦自然不好强留。

  目送卫仲道去了城墙,戏忠便过来了,打趣道:

  “将军望眼欲穿,哪有美人?”

  杨彦看戏忠脸色不错,显然是这段时间胡医调养的好,他便笑道:

  “戏先生言语间活脱,似有春心萌动。”

  戏忠呵呵笑道:

  “在下可消受不了美人,倒是将军可能有美人缘了。”

  杨彦听他话里有话,便问:

  “此话怎讲?”

  戏忠用下巴点了一下卫仲道的方向,道:

  “将军感官强于常人,应该感觉到他的敌意了吧。”

  杨彦点头,但也奇怪道:

  “难道是蔡琰?”

  戏忠故作惊讶:

  “哎呀~将军竟自知。”

  杨彦苦笑道:

  “恩师的女儿,我自然知道了。”

  “不过,这蔡琰跟我有什么关系!?”

  戏忠满脸乐呵呵的表情:

  “自然是蔡邕大人对你太满意,忍不住想收为女婿了。”

  杨彦板着脸,道:

  “恩师没有宣布之前,可不敢开玩笑。”

  戏忠啧啧道:

  “万事皆非空穴来风,既有这传言,自然是蔡邕有这意思了。”

  “而且,将军此时万不可清高孤傲,能娶蔡邕之女,于将军助益极大。”

  杨彦自然知道这时代的男人三妻四妾,自己也不用独守一人忠贞无二。

  不过,杨彦此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

  而且,杨彦觉得蔡邕也不会冒然嫁女儿。

  这或许是政敌故意放出来的消息,目的就是挑唆自己跟卫家的关系。

  所以,杨彦把自己的想法跟戏忠说了。

  但戏忠却道:

  “我也有这样的担忧,因此问过卫觊了。”

  “卫觊说,他愿意促成你跟蔡琰的事。”

  杨彦知道卫觊是君子,但自己也不好对他做小人。

  因此,杨彦道:

  “此事绝不可乱说,却先生还需帮我压制消息。”

  戏志才点头:

  “将军放心,我懂分寸。”

  杨彦这才道:

  “我去看看妻女,今晚便去恒县拦截郭汜的战马了。”

  戏忠脸上多了几分正经,道:

  “我已传信恒县,贾隋会带千人辅助将军。”

  如今恒县已算是杨彦的领地,且其中县兵三千余人,有一战之力。

  戏忠又说起了恒县的胖县令:

  “此人八面玲珑,内政方面很有一套,算是个干吏了。”

  杨彦也觉得胖县令不错,只可惜是个软骨头。

  他现在是被迫服从自己,一旦有更强的力量或者被胁迫,他肯定投过去。

  所以,杨彦对他没抱太多信任。

  这时,斥候来报:

  “柳氏城遭两千匈奴袭击,恳求支援。”

  杨彦见来报信的斥候是自己留在柳氏城的人,知道情报不会有错。

  但杨彦本部骑兵仅有千人,

  不管救援刘氏、还是抢郭汜的马,都需尽数出动,怕是无法兼顾。

  总之,骑兵太少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