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21章 非彼之罪

汉末武夫 奉天 2936 2025-04-17 14:31

  杨彦想招募的就是这些人。

  要想招募这些人,必须有特定的渠道和关系。

  好在七叔等人就是原镇北军旧部。

  七叔名叫王七,他说可以帮忙找人,

  且七叔的儿子正在郡北买卖杂货,可以负责联系、招募兵勇。

  这时,七叔骑马入城,来找杨彦了。

  杨彦看到七叔这时来找,定有要事,便跟卫主簿和卞喜道:

  “卑职先跟部下交代一下,然后再来找大人告罪。”

  卫主簿很随和的点头,让杨彦下去。

  卞喜目送杨彦下了城墙之后,便凑在卫主簿面前,道:

  “恭喜大人,您以后就是夏县县令。”

  卫主簿顿时变色,道:

  “任命未下,不可胡说。”

  卞喜满不在乎:

  “早晚的事,原县令逃跑,是大人亲上城头,保住了夏县。”

  “这夏县县令非您莫属。”

  卫主簿严肃的提醒道:

  “你已是都尉,既入了官场,就应该懂得官场的道理。”

  “话宁可不说,也不能乱说。”

  卫主簿说着,叹了口气,道:

  “这一点,你应该向杨彦学习。”

  “看他年纪不大,却已是八面玲珑。”

  卞喜呵呵笑道:

  “这小子的确很讨喜。”

  “大人,我们之前说好的,收编一支黑山军的话还算数吧。”

  黑山军就是黑山贼。

  这支活跃在太行群山的贼寇跟河东郡扯不上关系,毕竟还隔着一个上党郡。

  但卞喜就是并州豪杰,跟一支黑山贼相熟。

  卞喜来投效时就说过要招募这支黑山贼。

  那时候卫家敷衍过去了,并未肯定答应。

  因为,卫家不想招募这支黑山贼。

  毕竟能来投的都是拖家带口的老弱病残。

  都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想找个长期饭票。

  且黑山贼反复,今天投了明天叛,很麻烦。

  况且卫家也看不上这点黑山贼。

  所以,卫主簿也敷衍道:

  “收编的事情暂搁吧,毕竟现在贼军压境,也腾不出手来。”

  卞喜觉得他在敷衍自己,可又不知如何争辩。

  有点生气的卞喜就下了城墙,找个地方休息。

  而此时杨彦刚好有事找他。

  因为七叔说县兵俘虏里有些熟人,希望杨彦把俘虏要出来。

  讨要俘虏,自然找卞喜帮忙了。

  卞喜听完之后,颇为不耐烦:

  “几个人?这种事也值得我出面?我让亲兵去要人就是。”

  杨彦看出卞喜不高兴,便忙捧了他一句,让七叔随着亲兵去要人。

  自己则留在卞喜身边,追问:

  “将军似乎有心事,不如说出来,也让卑职出点力。”

  卞喜觉得十分暖心,赞道:

  “杨老弟仗义。”

  “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有支黑山军想投诚,但夏县这边不积极。”

  杨彦觉得这事就复杂了。

  因为他知道黑山贼反复无常,投诚造反乃是家常便饭。

  就怕这黑山贼名为投诚、实来劫掠。

  且杨彦所知,历史上的黑山贼寇掠过河内、河东等地。

  但看卞喜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杨彦也不好无动于衷,便道:

  “我麾下还有几十个名额,不如让你黑山军朋友先来二十人。”

  “一来是让他们熟悉河东,二来他们有了军功,也好让卫氏接受他们。”

  卞喜顿觉有理,但也道:

  “河东铁骑要求身家清白,但我那些朋友……”

  杨彦压低声音道:

  “你知我知,况且我认为你的朋友肯定是清白的,最多被携裹,并非贼寇。”

  俗话说,拉近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共有秘密。

  这话可把卞喜激动坏了。

  他拍着杨彦的肩膀,大赞道:

  “杨老弟甚合我意!”

  “我卞喜绝不负你,你放心,那二十个人我精挑细选,肯定都有良家子的出身。”

  杨彦毫不怀疑。

  毕竟在这乱世搞个户籍并不难。

  而且,黑山军中也的确有宗族弟子。

  他们可能是被携裹、可能是自愿,但多数都改名了。

  杨彦之所以帮卞喜,也是想把他绑在自己船上。

  因为,杨彦接下来也要收几个俘虏进河东铁骑了。

  跟卞喜分开后,杨彦来到城外便看到了七叔挑选出来的俘虏。

  杨彦一眼就看出这些俘虏都是老卒。

  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种渊渟岳峙的厚重气质。

  即便满身狼狈、也难掩其琨玉秋霜的本色。

  王七带着几人来到杨彦面前,直接道:

  “能否招他们进河东铁骑?”

  说实话,这九个人有三人太老了。

  还有一人残疾,一人身弱重伤,怕是抗不过去。

  按照招兵标准,他们肯定被拒。

  但杨彦直接点头:

  “可以。”

  王七又道:

  “他们没有户籍。”

  杨彦毫不犹疑道:

  “你编写一下,我找人给他们办户籍。”

  王七满是刀疤的脸上明显有欣慰之色,他说话也带了几分缓和:

  “多谢。”

  杨彦默默的看着眼前的几个俘虏,忽然摆手道:

  “不~应该是我多谢你们。”

  杨彦说完,满脸严肃的冲着几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力。

  这是他们应得的,也是朝廷欠他们的。

  这些俘虏并非贼寇,而是被迫携裹。

  他们在贼军中做杂役,甚至奴隶,十分凄惨。

  可即便如此,他们仍有所坚持和底线。

  所以,杨彦同情也佩服他们。

  黎民凄苦乃朝廷失职。

  杨彦作为河东铁骑军曲侯,代表朝廷向他们致歉。

  王七等人都愣住了。

  直到杨彦转身离去,他们几人的脸上才满是动容。

  刚才杨彦的一番话看似无厘头。

  但是他们听懂了!

  其中一个断臂的中年男子道:

  “刀疤,你之前说杨彦这小子打王姑娘,是不是搞错了?”

  “我觉得这小子很不错。”

  王七想起在瓮城看到王蓁时,她不似受苦的样子,才说:

  “可能是搞错了吧。”

  其实,他们这些人多是王蓁外公王洪麾下。

  多年前,王蓁因为外公获罪牵连,且被人追杀,后失去了消息。

  不久前,王七才辗转打听到王蓁已经嫁人了,且过得不好。

  本来王七等人想帮王蓁脱离杨彦的。

  但是,现在看来这小子对小姐似乎不错。

  “反正我们以后跟着他了,且看他对小姐如何。”

  “若真有不对,再杀他不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