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75章 想翻脸了

汉末武夫 奉天 2970 2025-04-17 14:31

  “杨奉跟将军是叔侄关系。”

  听到这话,杨彦表示很震惊。

  回想在盐池战场上,杨彦几乎有机会戳死他,有点悻悻。

  杨彦咂舌:

  “这么说来,我有可能跟杨奉合作了?”

  戏忠笑着点头:

  “没错,毕竟他是您侄子,将军还有机会招降他。”

  杨彦顿时感觉不对劲:

  “我是杨奉的族叔?”

  这样的话,辈分大了自然有优势啊。

  戏忠颇为肯定:

  “我查阅过族谱,应该没错。”

  “另外,我已让人散播这一事实,将军是杨奉族叔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河东郡。”

  杨彦想到杨奉那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样,却要喊自己叔,有点违和。

  不过,杨彦也知道,想收服杨奉,必须要有比他强的实力。

  所以,目前杨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

  眼看着就是春耕了,杨彦道:

  “我想督促春耕。”

  戏忠没应声,反而是道:

  “春耕有属下足够了,将军应该北上逐杀匈奴。”

  “将军现在有了恒县,更需向北扩展,设立据点,防备匈奴袭扰。”

  “另外恒县虽拿下了,但那些勾连匈奴的豪族,有弟子在外,很可能联合匈奴来犯。”

  杨彦恍然点头:

  “没错,毕竟几个月后便秋收了。”

  那么,杨彦接下来的战略,就是逐杀匈奴、继续收拢骑士。

  另外还有针对性的扩张领土。

  杨彦的目标是收服闻喜县,而左邑城是首冲。

  戏忠大力赞成:

  “贼寇招降后,正是将军收领土的大好时机。”

  “将军对付匈奴就好,若有贼军反抗,正好一块揍了。”

  毕竟杨奉等人的大部队都去了招降地,留在其他地方的都是散兵游勇。

  边打边收编,领地和军队会越来越多。

  乱世的实力是打出来的,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具现化。

  而且,杨彦在之前的战斗中积累了足够名声,

  这对他接下来的战事,有极大的裨益。

  戏忠还道:

  “另外,还要盯着韩暹那边,只要他有异动,将军就应该带兵去打。”

  总之,韩暹将成为杨彦接下来的首要关注目标。

  毕竟韩暹一肚子火,肯定要搞事情。

  不管是打击匈奴,还是袭击韩暹,都需要速度奔袭。

  这就需要足够战马了。

  杨彦庆幸自己还有近两千战马,用来供给一千铁骑,勉强够用。

  而且,有了恒县的物资财力,杨彦便集合全城人力制造铁甲。

  粗略估算,半年之后,杨彦就能让这一千铁骑人马俱甲。

  河东铁骑将成为当之无愧的精兵。

  杨彦计划将这一千河东铁骑做为职业军培养,

  所以不做扩充,缺则由辅军补之。

  辅军则从县兵和预备军中挑选补充。

  另外,杨彦还从辅军中挑选五百做虎步军,以典韦做司马统之。

  这虎步军是按照重兵营装备的,大盾、长戟、强弩。

  只是如今罗氏镇的甲胄兵器不足,尚无法装备,只能慢慢搞。

  接下来,杨彦带骑兵在镇上休整了三日,

  在三日中,老里长终于从鬼门关被拉回来了。

  大蒜素也得到了肯定和推广制作。

  但是因为条件有限,无法长期有效保存,所以只做少量当做军用。

  这一日,杨彦让骑兵带足三十日口粮,准备出发时,却收到了夏县的邀请。

  杨彦便让杨翰带骑兵先向北行动,自己带着罗大等三十骑来夏县了。

  夏县卫恒这次没有亲迎,只让县丞来接。

  这就有些过分了。

  毕竟如今杨彦已是上郡太守兼任闻喜县令,比卫恒的夏县县令高太多了。

  “我们县令此次出征受伤,所以不便出来迎接,但已在厅堂设宴等待了。”

  听着县丞的解释,杨彦表示关心的问了句:

  “伤势如何?”

  “还好。”县丞表面热情,但其实很冷淡。

  杨彦也没再纠结,等到了县衙大厅后,见厅门多置护卫,廊角幕后似有刀斧手。

  鸿门宴?

  杨彦轻笑,浑不在意的披甲跨刀而入。

  三十披甲铁骑也都下马入府,四个亲兵跟着杨彦进了大厅,其中一人还扛着杨彦的炼铁大枪。

  厅中的卫恒见铁甲峥嵘的杨彦进来,只觉得一股肃杀气随之涌入。

  想到杨彦能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恐怖,卫恒便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尽量挤出笑容,卫恒起身相迎:

  “太守大人请上座。”

  杨彦见厅中多是夏县官吏,他便当仁不让的坐了首位。

  待坐定后,杨彦便道:

  “本官还有军情,不便久留,有事快说吧。”

  卫恒跟众人对视一眼,才开口道:

  “其实也没什么事,只是我们想推荐一人做罗氏亭长,也算是帮大人分忧了。”

  其他人附和:

  “没错,罗氏镇本就属于我夏县管辖,其中官员任免自然有我夏县安排。”

  卫恒见旁人说的太直接,担心杨彦生气,便忙补充了一句,道:

  “罗氏镇还会供给将军物资的。”

  即便如此,也是要抢走自己的罗氏镇了。

  杨彦愠怒之余,冷笑道:

  “你们这是抢我罗氏镇?!”

  县丞比较硬气,道:

  “并非是抢,而是按律办事,这罗氏镇乃夏县管辖区域”

  “将军既是闻喜县令,不如前往赴任。”

  卫恒充当和事佬的角色,安抚道:

  “将军别生气,我们只是照律管理罗氏镇,这也是卫氏族老们的意思。”

  “至于五千人口,将军可以迁往闻喜县。”

  县丞等人明显也惦记这五千人口,但被卫恒安抚住了。

  最后,他们达成一致的对杨彦道:

  “我们帮将军迁徙人口,且镇上的物资都可以带走。”

  总之,杨彦带人重建的罗氏镇他们是要定了。

  杨彦生气之余也有些奇怪。

  卫氏这是要跟自己翻脸吗?

  他们明知道重建罗氏镇投入了不少心血,竟还要明抢。

  但是想到卫觊对自己的支持,杨彦压下心中怒火,平静的问:

  “这是族老的意思?卫觊什么意见?”

  卫恒忙点头:

  “卫觊没反对。”

  杨彦沉默一会,才道:

  “卫氏曾助我募兵,我欠卫氏人情。”

  “但罗氏镇乃难民重建,我不会拱手相送,不如你们换个条件。”

  “另外,我要见卫觊。”

  县丞态度强硬:

  “我们条件不变,卫觊也不方便见你。”

  杨彦冷哼一声,起身要走。

  县丞立刻起身,喝道:

  “想走?没那么容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