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武夫

第53章 势未成却有内忧

汉末武夫 奉天 3193 2025-04-17 14:31

  或者让郭太去招降?

  不过,杨彦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

  且不说暴露郭太的后果。

  他也不想在这时候就消耗了郭太的威望。

  所以,他打算按照戏忠所说,先折腾这些贼兵,然后收服。

  杨彦先让斥候四出,侦查周边二十里内的情况。

  趁着这个功夫,杨彦先回去睡觉。

  只不过,杨彦体质极好,休息之前先拉着王蓁运动一番。

  一觉睡到下午,杨彦起来后,看到塌边有个粉嫩嫩的女娃娃。

  杨彦呆愣片刻,才认出这是自己的女儿依依。

  这些日子多在外面,见得少。

  而且依依伙食好了之后,白胖了不少,整个人都变样了。

  更重要的是,孩子不怕自己了。

  杨彦冲她伸出手,小家伙就扑到怀里,叫了声“阿父”。

  杨彦高兴的应了,搞起女儿举高高。

  感受到父亲的喜爱,小丫头乐的咯咯笑。

  王蓁带着高丰和七叔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一幕。

  王蓁激动的眼睛有些发红,七叔俩人则是满脸欣慰。

  杨彦见他们进来也没有放下女儿,而是抱在怀里,道:

  “甲改好了?”

  高丰和七叔手里端着改好的战甲。

  俩人点头,示意杨彦试一下。

  杨彦抱着女儿不肯撒手,道:

  “等会吧,另外请你们帮忙修复一副软甲。”

  说完,杨彦单手翻开随身布包,拿出一套破损的锁子甲。

  这也称连环铠,由铁丝或铁环套扣而成。

  军中也有连环铠,贾隋就穿着一身。

  不过,他的连环铠环大且厚,有些笨重。

  而杨彦缴获的这套甲铁环细小且不影响日常行动。

  这才是俗称的贴身软甲。

  高丰接过之后,爱不释手,道:

  “破损有些严重,修复可能需要十日,将军等得及吗?”

  杨彦摇头:

  “不是我穿,给我夫人。”

  “我?”王蓁一脸惊诧。

  杨彦看着她郑重道:

  “我多数时间不在城中,你虽然有人保护,但也需小心。”

  “况且这套软甲我也用不上。”

  王蓁鼻子发酸,他岂会用不上?!

  不过是专门给自己的。

  感动之余,她没有拒绝,而是重重点了点头。

  王七和高丰也高兴的应着出去了。

  杨彦吃过王蓁准备的食物后,便穿戴好甲胄来了议事厅。

  议事厅是在瓮城内新盖的。

  面积不大,主要是瓮城内面积本来就小。

  而且,戏忠觉得杨彦在罗氏镇也待不了太长时间。

  所以,议事厅勉强够用就行了。

  杨彦来时,戏忠和典韦等人都在。

  另外还有老里长和何闾师等文史,一群人加起来足有三十多人,拥挤热闹。

  他们看到杨彦穿戴金甲、腰带校尉印,英姿勃发,纷纷笑着起身恭贺。

  杨彦也很臭美的承了他们的礼,等众人落座后,他先开口道:

  “先说说镇上情况。”

  众人纷纷看向戏忠,显然戏忠最近的工作极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戏忠不用看记录,便道:

  “城中人口三千四百四十九人。”

  “其中男丁青壮一千两百三十二人。”

  听到这个数字,杨彦有些意外。

  毕竟战争时代,损失的多是男性,应是妇孺更多。

  但这里情况却不一样,罗氏镇接受的都是周边村镇幸存者。

  周边经过贼寇和匈奴杀掠后,能活下来的多数是男性,而女人多被抓走了。

  想到每次击破匈奴后,都能找到汉人女子,甚至还有些被腌制的尸体。

  杨彦愤懑之余,也明白:匈奴之祸远甚白波贼!

  戏忠继续道:

  “存粮一万三千两百余石。”

  “肉类一千三百斤、粗盐九千升……”

  食物看起来很多,但已算紧张了。

  单说粗盐,军中每人每月的供应就是三升。

  而粮食更少,只够城中四千多军民吃二十余天了。

  且城中还缺少水果、蔬菜。

  “武库内有刀枪剑戟百余。”

  “另有冶铁九百余斤。”

  戏忠说到这里就停下了。

  因为基本就这些物资了。

  至于棉帛丝绸之类的早就拿去换东西了。

  衣服更不够穿,城中很多人都衣不蔽体。

  就连五百辅兵的军服都不够。

  总体来说,罗氏镇物资紧缺。

  而冬天尚未结束,即便春耕后等秋收,也要半年的时间。

  所以,筹措粮食才是目前最要紧的。

  戏忠又道:

  “而且,我们战马太多,如今有马一千四百匹。”

  战马太多,意味着消耗粮食也多。

  但众人却都松了一口气的笑了。

  因为前面听到物资紧张,众人心里不免失落和担忧。

  但这一千四百战马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老里长道:

  “可卖一批战马,以筹粮草。”

  众人纷纷应和,就连戏忠也道:

  “若想收服城外贼兵,必须卖马换粮。”

  杨彦也知道卖马是唯一的办法了,只是有些不甘心。

  而且,卖给谁呢?

  董卓这边不缺战马。

  若是卖给关东诸侯,路远不说,且会被董卓当成叛逆。

  所以,似乎只能跟卫氏做交易了。

  这时,贾隋开口道:

  “可以卖给恒县。”

  “恒县囤积了数十万粮草,但是缺少战马。”

  高丰忽然哼道:

  “恒县一个小地方如何囤积数十万粮食?!”

  在场的众人都没做声。

  其实,大家都明白,恒县能囤粮八成是靠勒索豪夺。

  而高丰等人作为底层,最痛恨的就是这种行为。

  所以,卖给他们战马,助长他们实力、更欺负底层吗?!

  一时间,现场的气氛尴尬起来。

  这也是杨彦议事时经常出现的现状。

  因为他这套领导班子成分有两种:豪族和庶民。

  两个阶层天生不对付,所以难免出现矛盾。

  不过,杨彦这边的豪族弟子多不受家里重视,要么出身寒门。

  所以,跟庶民们虽有隔阂和差距,但是不大,尚能勉强相处。

  但杨彦也不能任由他们双方敌视、对峙下去。

  杨彦严厉的看向高丰,喝道:

  “议事时不准携带个人情绪,更不准对同僚出身有偏见!”

  高丰明显不服气,杨彦再次道:

  “我等聚众不过千人,城小不过县,便要搞对立吗?!”

  “规模尚不如一众寇贼,竟要分列两派,不知所谓!”

  “以后再有此等偏激、对立言语,削掉官职、逐出议事厅。”

  杨彦说完,目光严厉的扫过高丰、罗大罗二还有狗子等人。

  他们这些底层出身的,经常言语偏颇,需要着重敲打。

  接下来,杨彦让贾隋去联系恒县卖马,又督促练兵休整军备后,便散会了。

  而针对城外贼军的行动,还要暂缓。

  因为杨彦要等周边军报汇总,另外要去找夏县县令商量联合行动。

  戏忠没走,等众人都离开后,他看着余怒未消的杨彦,问:

  “将军理念为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