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9文艺时代

第15章 挑选演员

1979文艺时代 西门不是大官人 3575 2025-04-08 10:32

  上辈子因为赵风华坚持在老房子里结婚,父母为了方便他的婚后生活,搬去和大哥赵耀华一起住,然后就一直由大哥养老,在赵风华离婚之后,也没有搬回老房子。

  大哥大嫂,还有侄子侄女,都很孝顺。

  但是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

  父母只要还能自己照顾自己,都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

  父母上辈子不止一次表达过想要搬回老房子生活的想法,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住得习惯,也更自在。

  只是赵风华上辈子一事无成,没本事自己买房,等着沪影厂有分房资格的时候,又碰上福利分房被取消,只能一直住在老房子里。

  他上辈子和那位崇洋媚外的高干家庭出身的前妻结婚,其实并不太情愿,是因为年龄到了,被父母催婚,才勉强将就。

  父母因为他代替二姐赵静宜下乡吃了几年苦,本来就对他有些愧疚情绪,家里三个孩子只有他婚姻不幸福,结婚一年多就离了婚,那个时候还是80年代中期,离婚远不像几十年后成为了社会常态,是会造成严重舆论压力的事情。

  赵风华上辈子和前妻结婚的时候,就被认为是攀高枝,后来前妻去米国留学留在那里,只给他扔下一纸解除婚姻申请书,他又是被甩的那个。

  这让赵风华好多年在沪影厂还有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多多少少对逼婚的父母有点怨气,所以听到父母想要搬回老房子的想法,都当做没听见。

  父母看出来他的想法,也就打消了搬回老房子的念头。

  重生回来,赵风华不仅要改变自己人生轨迹和命运,也要改正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上辈子在父母相继离世之后,赵风华才幡然醒悟,父母并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是他亏欠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现在有了报答父母的机会,赵风华当然不会再像上辈子那样混蛋。

  父母愿意住老房子,赵风华就尽量改善老房子的居住条件,另外他还要为父母提供其他的更好居住环境的选择,并且会承担起给父母养老的责任!

  等《赤橙黄绿青蓝紫》资金到位,正式开机,赵风华作为编剧的编剧费,也会下发。

  虽然这只是他的第一部编剧作品,但是因为他目前在沪影厂还没有编制,想要笼络住人才,只能在待遇方面下功夫。

  工资没发涨,但是像编剧费、奖金之类的额外奖励,就不能按照新人标准执行了,得稍微提升一下档次。

  目前国家规定的编剧费,是800块到3000块之间,赵风华肯定拿不到顶格,不过也不会只有800块。

  分房子的事情得慢慢等,买房子的事情也急不得的。

  现在才1980年,国家还没有正式开放私房买卖,沪海作为国家经济上的排头兵,政策上要比京城更加灵活,不过房产买卖仍然只在小范围试行。

  赵风华是想自己攒钱买房,可是光靠工资、稿酬、编剧费、奖金,虽然已经遥遥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平均工资,但是他想买的是小洋楼,不是普通的住宅,需要的资金比较多。

  而且,这个时候也没有房屋按揭贷款,要买只能一次性支付全款。

  赵风华已经探查过目前小洋楼的价格——其实能拥有一栋小洋楼作为私人住宅,拥有私人产权的人,都不是普通人,而且这个时候要买房,主要是和海外有联系,准备出国,对小洋楼的价值心里有谱,不过嗡嗡嗡才过去几年,风向问题还没有确定,房主也不敢狮子大开口——按照居住面积和新旧程度不同,大致在1万到5万之间。

  赵风华看中的那几栋小洋楼,不是特别好,也不算太差,价格都在两三万块左右。

  赵风华拿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编剧费,顶多也只是千元户,距离买房款还差得远。

  不过赵风华不着急,现在整个沪海能一次性拿出两三万块的人有,但绝对不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没有买房的需求。

  现在买房,投资性质非常少,都是刚需。

  买一般性住房没什么问题,买小洋楼搞不好要被扣上“资本主义”、“享乐主义”的帽子,这在当下可不是一件小事。

  赵风华虽然知道国家的开放政策会持续推进,不会开倒车,但是其他人不知道呀,所谓稳妥期间,他这个时候也得跟着大趋势苟一波。

  《赤橙黄绿青蓝紫》剧组又在开会。

  现在剧组的大致框架已经搭建完毕,黄蜀芹虽然是第一次独立执掌一部电影,但是在沪影厂待了十几年,又给厂里那些第三代大导演做过几次副导演,对如何组建剧组驾轻就熟。

  沪影厂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各种人才都不缺,虽然第一季度同时会有四五部电影立项开机,但也不缺人手。

  当然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人员配置,肯定没有谢老执掌的《天云山传奇》好,和黄蜀芹一样,诸如摄像、灯光、化妆之类的岗位,能用的都是入行十来年,已经很有能力,却在制片厂论资排辈的体制下还没有出师出头的中生代。

  赵风华是已经确定的剧组成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他也知道自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很难一开始就被人信任,所以在进入剧组之后,一直谨言慎行,不轻易对剧组中与编剧、剧本无关的事务开口,表现得很低调。

  现在剧组只差男女主演,还没有确定。

  沪影演员剧团两三百号演员,人肯定是不缺,但并不是任何演员都能做主演!

  原版长影厂制作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男女主角的选择上,就有点不尽如人意。

  女主角方舒条件还算不错,童星出身的她,此时还在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她七岁的时候在《烈火中永生》中饰演过“小萝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后来获得过百花奖影后,档次要比张瑜、龚雪那样的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差一点,不过在80年代中期,也是深受影迷喜爱的知名女演员之一。

  获得过《中青报》评选的“最受青年喜爱的十大影星”称号。

  不过,出演原版《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时候,方舒刚从京城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演技还略显青涩,在影片中的表现只能说一般。

  女配角姜黎黎倒是凭借《赤橙黄绿青蓝紫》获得了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原版《赤橙黄绿青蓝紫》女演员选得还算不错。

  男演员,尤其是男主角的选择上,就很值得商榷了。

  原版男主角名叫张甲田,演技不错,出演过华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被评为一级演员,后来还转型做了导演。

  他的形象,怎么说呢,举个例子,他后来饰演了央视版《三国演义》里的典韦!

  赵风华上辈子看原版《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时候,对男主角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双大腮帮子。

  虽然《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男主角职业设定是卡车司机,刻板印象应该是糙汉子,但也不能糙成那样。

  女主角是方舒,女配角是姜黎黎,男主角就算请不到唐国墙,用郭凯敏也行啊——郭凯敏是《庐山恋》男主角——弄个张甲田,和两位女演员搭戏,怎么看怎么别扭。

  现在《赤橙黄绿青蓝紫》改由沪影厂制作,制作时间也提前了两年,演员肯定要和原版大换样。

  黄蜀芹接下拍摄任务的时候,男主角第一个想到的正是郭凯敏。

  因为《庐山恋》还没有上映,所以郭凯敏还没有开始走红,不过已经是沪影厂力推的青年演员,因为他的形象,正符合此时对男演员的要求——相貌堂堂,五官端正大气。

  唐国墙因为皮肤比较白皙,被称作“奶油小生”,并不符合80年代的主流审美。

  不巧,已经有沪影厂制作的另外一部电影《好事多磨》,定下由郭凯敏担任男主角,档期和《赤橙黄绿青蓝紫》有冲突。

  黄蜀芹没有办法,只能另找他人。

  沪影演员剧团的人是不少,但是受到嗡嗡嗡的影响,年轻演员出现了断档,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像郭凯敏那样形象和年纪都合适的男演员。

  如果实在从沪影演员剧团挑不出合适的人,黄蜀芹只能把触手伸向其他电影制片厂,或者各地的话剧团、文工团之类的文艺组织了。

  只是那样一来,演员筛选所需的时间就长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时候能开机就不好说了。

  黄蜀芹倒是不着急,这个时候拍电影就是这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部电影拍个一两年,再正常不过了。

  这是黄蜀芹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本着为自己的导演事业负责、为电影负责的态度,在制作过程中肯定要精益求精,为了挑选演员耽误点时间,根本不算事儿。

  赵风华对剧组的事情,可以不插手不出声,但是在演员方面,却有自己的小心思,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向黄蜀芹开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