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枭汉

第30章 路遇之喜(求追读!)

枭汉 枕金刀 5586 2025-04-08 10:30

  “元直?”

  难不成就是徐庶?

  高渊突然想起来《三国志》中的记载: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

  马上汉灵帝就会归天,今年不就是中平最后一年吗?

  “眼下到了哪里地界了?”

  高渊并未急着查探,而是问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应当快到谯县了。”

  沛国的地图形状很奇特。

  如果将整张地图逆时针九十度来看,沛国整体看起来很像是一只后腿蹬地,准备纵身跃起的狐狸。

  狐狸毛茸茸的大尾巴尖对着的地方,就是山阳郡。与历史上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的那个山阳属于同名。

  曹丕篡汉之后,刘协的食邑之地,位于河内郡山阳县。

  而在狐狸后腿脚尖附近,就是谯县所在的位置。

  当然,现在的谯县还是沛国国都。

  简雍、孙乾也被噪声吸引,一时无法确定当前位置,还是一直在旁边侍奉的婢女,似乎是经常往来这条道路,故而十分稔熟,见到二人一脸茫然,便代替做出了回答。

  若是由东海朐县正常前往雒阳,应该走彭城、梁国、陈留这个方向。之所以稍微绕了一些远路,正是高渊提前授意的。

  原本他正是要借此前往谯县,提前将许褚这位耿直忠诚的保镖“骗”过来。只不过许褚还未见到,似乎倒是提前遇到了意外之喜。

  婢女刚发完话,就见前方两人各自仗剑,徒步奔来。

  当前一人,一身青色布服沾染了一些血渍,手持长剑,一头长发披散身后,面目方正,眼神坚毅。看见这支人马,只是略微发愣,而后就要准备加速逃离。

  “玄德公,速速拦住此人!”

  情急之下,高渊顾不得太多,赶忙高呼一声。

  骤然听到此言,刘备也是始料不及,略微愣神了一下。

  所幸正巧仗剑的两人也是始料不及,同样跟着愣了一下,两双眼睛立刻投向站在车驾门口的高渊,显现出一丝疑惑和思考的神色。

  似是在回忆自己之前是否得罪过这等穿着考究的富家公子。

  几乎在同时,两方三人都从愣神中反应了过来。

  只听得刘备一声招呼,原本负责压阵的关羽从后方赶来,鸾蹄声到,早有一道亮光闪起,眼看着就要有一颗人头落地。

  高渊顿时脸色大变,急忙喊道:

  “云长莫要伤人!莫要伤人!”

  关羽这等武艺超群之辈,控制兵器的手法早已是炉火纯青,听到高渊呼喊,手上只是稍微一抖,青龙偃月刀当即偏移几分,堪堪擦着那人肩膀一侧斩了下去,切断几根头发。

  披发那人哪里见过这等武艺高强之辈,眼见反应不及,自己就要成为倒下亡魂,已是面如土色。

  岂料到了下一刻,刀刃又偏转了方向,只是卷起一阵罡风,刮得自己脸颊生疼。

  “你可是颍川徐福徐元直?”

  眼看“徐庶”并无受伤,高渊顾不得太多,急忙开口问道。

  “叔至,你当速速离去,此人是冲着我来的!”

  徐庶心神一凝,当即提起长剑,摆开架势,就要将同伴劝退。

  “叔至?汝南陈到?陈叔至?”

  高渊闻言身子猛然一震,原本听到徐庶亲口承认,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未曾想到还多了个陈到,今日简直是双喜临门!

  “怎得这般倒霉,竟有人和你我都曾有过仇怨?”

  陈到一脸被气到失笑的神态,也跟着提起了长剑,“前有拦截,后有追兵,你我当协力杀敌。便是逃出去一个,这番也算不得输。”

  “无有仇怨!无有仇怨!”

  听到陈到也跟着承认,高渊简直乐开了花,脸上的笑容都要溢出来了。只是眼下情况非常,听陈到的意思,好像是正在被人追杀。

  来不及详细询问,高渊赶紧招呼二人:

  “来不及细谈,快快进了车里来。待追兵走后,再行谈论其他。”

  徐庶和陈到倒是始料未及,今日以来第三次发愣。

  “莫要发愣!速速进了车来!”

  高渊出声催促道,没忘了叮嘱关羽:

  “云长,待追兵来了,记得帮忙掩护一下,随便指个方向引他们去追便是。”

  关羽虽然不明所以,但是因为最近获得兵书的关系,倒是和高渊越来越密切。闻言抱拳回道:

  “先生放心。”

  “二位速速登车!”

  徐庶和陈到来不及思考太多,二人对视一眼,各自咬了咬牙,便迅速攀上了车驾,一头钻进车厢里。

  高渊心思缜密,提起袖子,将车轸上二人踩过的印记擦拭干净,然后又反着自己的脚印了上去。

  处理干净痕迹,掀开帘子向里看了一眼,而后才稳稳蹲坐在车门前,静待追兵到来。

  不多时,一群皂衣束带的官差在一名县尉的率领下,迎面遇上了刘备这群人。

  那县尉也是个有眼力见的,见到众人要么高头大马,要么就是家仆随从,只有高渊看起来年岁不大,又是一身锦衣,面色红润且肤色最佳。倒将他错认成是哪家权贵望族的嫡出子弟。

  于是略扫一眼后,直接越过了正俯头等他问话的刘备,又瞥了一眼束马立于车驾一旁,面容惊人的关羽,嘴里不由得啧啧两声,即是赞叹就有惊奇。

  而后便来到车驾前,对着车上的高渊深施一礼。

  “在下陈国阳夏县尉,敢问小郎是何家郎君,方才可曾见得两名贼人经过?”

  高渊一脸温醇笑容,不慌不忙地步下车来,而后仔仔细细整理衣着冠带,忙活了至少有三十息时间,才朝着县尉执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儒生礼。

  “回禀上差,在下乃是颍川许县陈氏子弟,表字长文。”

  一旁的刘备和关羽听到高渊这般答复,俱是表情一滞。关羽离得较近,只能尽量控制脸上肌肉,捋着胡子的手都僵硬了几分。

  而刘备正巧在县尉等人背后,又是骑在马上,不虞被外人看到。

  即便如此,还是悄悄抬起袖子,将自己的脸藏在袖子后边,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原来是陈公子。”

  “陈群”之父陈纪官居大鸿胪,被世人号为“陈子”,这声公子的称呼,“陈群”倒也担得起。

  一个区区陈国县尉,又非颍川人氏,平日里多盘桓于市井,哪里接触过这等望族子弟。而且许县陈氏族中弟子众多,便是有所听闻,也没办法对得上号。

  县尉虽然对他这种行起事来极其死板,一丝不苟的作态大为恶寒。但是一听到对方居然是出自许县陈家,当即收敛了脸上那一丝不快,毕恭毕敬地回礼。

  耐着性子再次问道:

  “敢问陈公子可曾遇到两名贼子?”

  “方才确实见到了两名衣冠不整之人。”

  “陈长文”即便是在回答问题,依然带着和煦的笑容,声音不轻不重,不缓不急,十足十的世家子风范。

  “公子...可否为在下指明贼人逃去的方向?”

  “实不相瞒。”

  “陈长文”一脸歉意,再次施礼之后,才解释道:

  “方才贼人来时,某尚在车内,并未亲眼所见贼人面貌,更是不知彼等去向。”

  那县尉听闻此言,脸色一沉,总感觉这位陈家子在故意戏耍自己。

  你没见到贼人面貌,怎知他们衣冠不整?

  “陈长文”见他脸色倏然变黑,笑容依然不咸不淡。

  “县尉无需忧虑,只待我问过家中侍从,自然知晓那两名贼人的去向。”

  说着,转向一旁的关羽问道:

  “可曾见了贼人?”

  关羽本就是游侠出身,最重情义,早就对徐庶、陈到这对情义深重的人才,产生了欣赏之情。又提前收到了高渊提醒,自然清楚该怎么做。

  顺势拿手胡乱指了一个方向,“禀告少君,应该是朝那个方向去了。”

  “原来如此,那便不再过多打扰。”

  县尉没忘了再次施礼道谢,“在下谢过陈公子。”

  说着就一挥手,就要带着手下继续追去。

  “慢着!”

  高渊依然拿着世家子弟的架子,拦下了县尉,指着自己乘坐的车子道:

  “上差既有公务在身,如何能放过检查这些车驾?”

  世家子就是如此,为了表示自己清白本分,不辍君子之名。遇到这种境况,自然要请对方登车检查,好避免沾染嫌疑。

  那县尉也是对世家子这种脾性有所了解,虽然脸上表情明显不悦,但还是命令手下将八辆车子细细搜查了一遍,才带人离去。

  演戏演全套,随着一众官差离开的同时,车队也再次踏上行程。

  直到走出一段距离,高渊才打开暗格,将二人再次放了出来。

  “无需急着言谢,且先见过玄德公。”

  方才不过是顺势而为,高渊自然分得清主次。出声招呼大队停下,引刘备、关羽等人齐来见面。

  “原来是颍川徐元直,汝南陈叔至,涿郡刘备,刘玄德见礼。”

  “原来是玄德公。”

  说来也巧,高渊本来绕路谯县,正是奔着许褚这位虎痴去的,未曾想却先遇到了徐庶和陈到。更巧的是,原来这俩人年少时都曾做过游侠,甚至还是肝胆相照的同伴。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颍川、汝南都是中原心腹之地,士族林立,游侠更是遍地都是。二人家族本来离得就不算远,年少相识,志投意合,也不是什么怪事。

  众人见过了礼,尚未详谈,徐庶就要拉着陈到离开。

  “徐福多谢诸位救命之恩,只是我二人乃是戴罪之人,迁延时久,只恐连累诸君,便不再多留了。”

  徐庶身为颍川士族,无论是眼界还是头脑自然远非普通县尉可比,从一开始就认出这支队伍明显不是士族出身。虽然方才躲在暗格里,并未听到高渊假扮陈长文的说辞。

  但是以他看来,自己的身份有些敏感,能够被人顺手搭救,已是感恩戴德。只恐自己每多待一刻,就令恩人增加一分危险。

  “今日既得恩君姓名,来日我二人但闻恩君有所需求,必定舍生忘死以报之。”

  不愧是重情重义之人。

  高渊赞叹一声,适时开口道:

  “玄德公于数月前斩杀渔阳张举,此番正是要将首级呈送雒阳,换取封侯之功。”

  “用不了几个月,玄德公必将亲受天子召见,袭承扬州牧守一职。届时正缺运筹帷幄之能臣,精明强干之武将。”

  “我观二位乃是欲成大事之人,到时不若直接前往扬州,投入玄德公麾下,以夙生平之志,成就不世之名?”

  “哈哈哈哈,这有何难!”

  徐庶、陈到二人俱是爽朗大笑。

  徐庶指着自己的好友陈到:

  “我这位友人,为人最为忠正,一身武艺更是不凡。届时自会前往扬州,追寻恩君。”

  而后指着自己,面露苦笑:

  “至于徐福...蹉跎十余载,只能略通笔墨,距离运筹帷幄还差的太远。”

  “福今日得遇贤人,敢不发愤图强,以报厚恩?只愿玄德公能稍待一些时日。多则三五载,少则一两年。徐福必定通研《孙子》《吴子》,学的一身本事,再来投奔恩君!”

  高渊想了想,与其从零培养徐庶,倒不如先任其离去,到时候再收获一个完全体的徐庶,然后利用自己的学识对其进行二次强化。

  到时候不管将徐庶放在刘备身边,还是说放在关羽或者张飞身边,都能成为接近满分的谋臣,使得整个阵容搭配,都更加尽善尽美。

  于是,他果断作出决定。先转向刘备,询问刘备的意见:

  “玄德公以为如何?”

  能够获得人才相助,而且还是出身汝南、颍川的士人子弟,刘备自然是千肯万肯。虽说其中一个要稍微晚几年才能用得上,但是此时不过是路中巧合相遇,属于不费吹灰之力就白捡到的人才。能够获得对方的承诺已是心满意足,哪里还会有更多的奢求。

  于是忙不迭的应承下来:

  “一切以元直作主就是,备只在扬州摆好宴席,随时恭候元直归来。”

  不得不说,有了高渊长期以来的洗脑打气,刘备对于获得扬州牧,愈发的志在必得。

  获得了刘备的首肯,高渊微微一笑,打算给徐庶施加点压力:

  “不若就以两年为期,届时不管元直所学多少,两年之后,便动身前往扬州。”

  高渊点了点自己的脑袋,露出一丝苦笑:

  “若非这颗头颅藏了太多书籍,一时忘记了将《孙子》《吴子》存放在哪个角落。若是能将这两部兵书默写出来,元直倒不必等待日后了。”

  听了这个消息,徐庶一脸震惊。换做这个时代的旁人,只要有其中之一,便可以拿来钻研一辈子了。哪像高渊一样,除了两部兵书外,还往脑袋里塞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书籍?

  “待元直亲来扬州之后,先生新著兵书也该完成了。届时再多刻录一份,赠送与你。”

  关羽发言之后,徐庶再次震惊,也没多做犹豫,当即郑重点头:

  “既如此,便以两年为期。届时徐福但有所成,必然前往扬州,拜投玄德公麾下。”

  ------------------------

  1、为了降低阅读门槛,保证对于书中人物的熟悉性,以后无论是自称还是他称,一概以“徐庶”为唯一称呼。

  2、陈到出身汝南,可能跟当前的扬州刺史陈温属于同族,但是亲疏关系说不好,就当他是旁支。

  3、本来想把沛国的地图发到评论区,但是人家做的地图有版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