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兖州,开启新篇章
曹操、曹彦一众人等,准备南下。
不过,在动身前,他们还得去见一个人——枣祗。
枣祗的名声,或许不如边让那般响亮,可他实际发挥的作用,却要大得多。
历史上,枣祗被曹操赞为“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的大功臣。
只是因为他过早离世,且未涉足权力核心的争斗,个人事迹鲜少被文学作品渲染,从而才不怎么出名。
荀彧暂时还没有给枣祗安排具体的官职,但枣祗最近还是一直在田间奔波,是一个脚踏实地干实业的人。
此时正值春耕时节,也是枣祗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曹公!”
“曹中郎,您又来啦!”
“见过曹公,曹中郎!!”
一路上,乡亲们热络地打着招呼。
不管是乡绅耆老,还是妇孺孩童,对曹氏兄弟都敬重有加。
那些采桑养蚕的女子,眼中更是异彩连连,总想多瞧几眼小曹,惹得身旁的曹操、曹洪好生嫉妒。
有一些黄巾降卒出身的屯民,看到曹操、曹彦来了,他们都会主动上前行礼致谢。
年轻人眼里满是崇拜。
而上了年纪的人,则在心中感慨:“当年家乡的官员,若都似曹公、曹中郎这般务实、亲和,咱们也不至于加入黄巾,背上‘反贼’的骂名。”
由于一路都有百姓打招呼,曹操一行走得并不快。
这时,有屯田的宿卫找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皮肤黝黑、裤腿挽起的中年人。
“大兄,那位皮肤黝黑的中年人,就是枣祗!”曹彦轻声提醒道。
曹操连忙下马,大步朝着枣祗奔去:“枣兄,操迎接来迟,万望恕罪!!”
这可是袁绍挖地三尺都想招揽的名士,如今主动来投,曹操怎能不激动。
“枣祗,见过明公!”枣祗向曹操行礼。
曹操连忙扶住枣祗双臂,没让他行下礼去,“枣兄近来生活的可还习惯?有何需要,您尽管跟文若提,我会让他满足你的一切需要!”
枣祗却突然笑道:“我想要子安,您能给吗?”
曹彦、曹操:“?”
“子安的屯田之法,尚有可改进之处,我想与他深入探讨一番。”枣祗解释道。
“原来如此…”
“吓我一跳…”
下次麻烦一次性把话说完,不然怪吓人的……
曹彦却趁机说道:“其实屯田一策我也只是有些大概的想法,具体事务,或许有人比我更为合适。”
“哦?何人?”曹操、枣祗好奇的问道。
“任峻,任伯达。”
“骑都尉,任伯达?”曹操闻言,微微一怔,他怎么也想不到,曹彦会推荐任峻。
“正是此人!”
“你如何知晓他懂屯田?”曹操好奇追问。
“大兄你忘了,某会相人之术啊!”曹彦笑道。
“你相人还能相出他擅长什么??”曹操满脸不信。
曹彦懒得跟他解释,说道:“你把他叫来便是。”
虽然没有要来曹彦让枣祗稍稍有些失望,但能得曹彦推荐之人,想来也不会太差。
于是,枣祗拱手道:“如此,便多谢曹中郎荐才了。”
曹彦拱手回礼。
曹操接着说道:“东阿如今尚无县令。不若由枣兄你来出任东阿县令,任峻为你县丞如何?你们也好借此地放手施展才华。”
枣祗思索片刻,觉得有一方能让自己施展想法的地方,也是个一展所学的好机会,于是便应下了:“谨遵明公安排。”
告别枣祗后,曹操一行又前往顿丘,探望养伤的曹仁、曹纯兄弟,这才转道濮阳,一路南下昌邑。
昌邑城位于兖州西南部,乃刘岱时期兖州的治所所在。
它北临彭河,南接豫州,是连接中原与山东半岛的交通要冲。
其城池始建于战国时期,汉代扩建为山阳郡治所,城墙“纵横皆六里,外城周长三十余里”,属典型的军事重镇。
昌邑周边为黄河下游平原,土地肥沃,西汉时曾是冶铁贸易中心,如今仍保有粮草储备的能力。
但此地因地处平原地带,缺乏天然屏障,容易受流寇袭扰。
不过黄巾军不擅长攻打城池,所以只是洗劫了昌邑周边,并没有攻打城池。
夏侯惇、戏志才率军清理了山阳郡的黄巾流寇后,昌邑守将便打开了城池,迎接他们入城。
至此,兖州属于刘岱的统治时代,算是彻底过去了。
昌邑城外,
得知曹操要来的戏志才、夏侯惇、夏侯渊一行早早便在城外等候。
望见曹操,夏侯惇立刻快步迎上,大笑道:“孟德,你可算来了!”
曹操翻身下马,上去与夏侯惇熊抱在一块儿,说道:“元让,此番辛苦你们了。”
“漫山遍野撵‘兔子’,能不辛苦嘛?”夏侯惇开了个玩笑。
“兄长此番功劳可是拿到手软了。”曹彦打趣道。
“就是没有什么难度,没挑战,不过瘾。”旁边的夏侯渊有些不满意的说道,“子龙又不在,天天驱赶黄巾,实在无趣。”
曹彦忽然诡异一笑,说道:“既然你手痒,那就让我新收的护卫典韦来陪你练练手,行否?”
典韦闻言,双眼猛地闪过一道精光。
夏夏侯渊瞧了瞧典韦那魁梧壮硕、极具压迫感的身形,不由得暗自咽了口唾沫。
但是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夏侯渊壮起胆子,喊道:“来来来!典韦兄弟,跟我去校场过过招!”
典韦扭头看向曹彦说道:“主公,某去去就回。”
夏侯渊:“……”
几人说话间,戏志才也走了过来。
曹操一见到戏志才,眼中满是欣喜,大步上前拉住他的手:“志才,许久未见,可把我想坏了。”
戏志才微微躬身行礼道:“见过主公。”
曹操拍了拍戏志才的手:“走,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众人来到府衙大堂,分主次落座。
曹操迫不及待地问道:“志才,这近段时间,你们在济阴郡、山阳郡剿灭黄巾余孽,成果如何?”
戏志才神色一正,回道:“回主公,自上次与主公分别后,我与元让将军先是肃清了济阴郡的黄巾流寇,斩杀贼首数人,降者众多。
随后又来到山阳郡,清理了周边的黄巾余孽。
如今济阴郡、山阳郡大体已平定,百姓开始恢复农桑,各地秩序正在逐步恢复。”
“那些本地的士族、豪绅……”
“负隅顽抗者、不听号令者,除却一些实力、名气过于强大的,其余都已经被黄巾收拾了。”
曹操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很好,你们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