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兴汉:朕,大汉棋圣

第72章 灵帝终

  常山郡,元氏城内。

  王弘毕恭毕敬的站在大厅一侧,等待常山相孙瑾开口,而其谋士李轩则立于另外一侧。

  “你是王弘?”

  瞟了一眼盒子里装着的两颗首级,孙瑾侧过脸,不耐烦道:“本相好心命刘启出任一方县令,你们怎么搞得!”

  “这才去多久,就给本相惹出这么大的祸事!”

  王弘在旁听了,向前一步,不卑不亢道:“孙相,刘县令此举亦是无奈,常山北部黑山军横行无忌,不得不除!”

  “何况,这等大事也是在您治下,又岂能不管!”

  孙瑾闻言,脸色稍微缓和一些。

  他刚一摆摆手,李轩立刻会意,挪步向前,高声道:“来人啊,将这两盒东西拿下去,待孙相写好书函,一并送往邺城。”

  李轩话音刚落,一名侍从迅速接过,又迅速退下。

  “王弘,你回去告诉刘启一声。”孙瑾沉吟半晌,淡淡说道:“别说本相没有照顾他,既然行唐去不了。”

  “干脆,就在真定县做一任县令吧。”

  “待过些日子,本相自会上书朝廷,重新委任。”

  对于这个消息,王弘来时心里也考虑到了,毕竟张燕在行唐一带横行,刘启肯定是不能过去。

  最好的结果就是这样,将刘启留在真定县内,慢慢发展。

  “请孙相放心,小人一定转达刘县令。”王弘笑着应道。

  “孙相...”

  本以为王弘得了消息会就此离开,孙瑾都准备起身了,却又被他喊了一声,狐疑问道:“你还何事?”

  “孙相,真定县方遭黑山军抄掠,万户百姓无家可归...”

  “还请孙相调拨一些钱粮,便于缓解民情。”

  孙瑾原本绷着一张脸,现在听到王弘需要郡中调拨钱银,整张脸越发不高兴,皱起眉头瞪着他。

  “王弘,你可知受贼军抄掠的不止你一处!”

  “倘若人人都效仿你,杀了一两个贼军头领便来向郡中要钱,那郡中百姓又该怎么办,你让孙相该当如何?”

  李轩瞧见孙瑾面色不悦,立即出言训斥。

  面对李轩责难,王弘丝毫不惧,昂首说道:“孙相,李从事,并非是弘不晓事,可那些百姓都是大汉子民。”

  “危难时刻,若朝廷不救的话,岂不是反逼百姓为贼?”

  “届时一旦再乱,谁又肯为孙相除贼呢!”

  孙瑾、李轩闻言,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王弘所言,亦是有几分道理,倘若要到了官逼民反的程度,孙瑾自己这常山相也算是做到头了。

  “你想要多少?”

  孙瑾向李轩使了个眼色,他继而朝王弘问道。

  “不多。”王弘微微一笑,伸出一只手,又道:“至少五万担粮食,还请孙相体谅我家县令剿贼不易,切勿推辞。”

  “什么...五万担!”孙瑾被气的开口喊了一句。

  李轩这时也有些着急,直接向王弘喊道:“王弘,李某看你今日不是来拜见孙相的,是替刘启来抢粮的!”

  “你直接回去告诉刘启,郡中也没有余粮了!”

  说着,李轩便想强行下逐客令,站在门外的军士此刻也闻声步入大厅,随时可以动手将王弘抬走。

  “五万担不行,五千担也可以呀!”王弘再度说道。

  一听到五千旦,孙瑾脸色还稍微缓和一下,坐在主位上想了想,开口道:“五千旦就五千旦吧,毕竟刘启此次也算是有功。”

  “可你们要记住,下不为例!”

  王弘见自己算计得逞,暗暗一笑,恭敬道:“小人替刘县令谢过孙相。”

  正当几人都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时,突然从府外传入一名军士,但见那人浑身脏乱,蓬头垢面,看来赶了不少路。

  “启禀孙相,小人特来传州牧令。”那人一进门,立刻跪地道。

  “郡守有何吩咐,请小兄弟但说无妨。”

  那军士左顾右盼,看了一眼李轩,又瞧了一下王弘,似乎这次的命令不能有外人旁听。

  孙瑾会意,摆手道:“李轩、王弘,你们二人先退下吧。”

  “诺!”

  王、李两人会意,当下退出门外。

  待四下无人时,那名军士快步走到孙瑾身旁,俯身在他耳边低语几句,孙瑾脸色骤然一变。

  “这位小兄弟,你所说当真?”

  孙瑾担心自己听错,又谨慎问了一遍,得到的却是对方重重点头。

  顷刻,他蓦然坐在主位上,如同一座石像。

  “还请孙相准备,小人还需要赶往其他郡县!”那名军士讲完,立刻又打开厅门,迅速离开。

  孙瑾愣了愣神,急忙朝厅外唤道:“李从事可还在门外?”

  王弘和李轩根本就没走,两人一见那军士行色匆匆离开,都猜想必是冀州内发生了大事,不然也不会如此紧张。

  “孙相,轩尚在。”李轩快步进厅,口中应承道。

  一见到李轩进来,孙瑾急忙说道:“传令下去,命人准备白布白衣,郡中一切酒肆茶寮不许开门营业。”

  “至少三日不得营业!”

  “倘若违令者,按不敬论处。”

  李轩听罢顿时抬头看向孙瑾,甚至这时他一度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可是,孙瑾却向其点了点头。

  李轩恍然大悟,应道:“小人这就下去准备。”

  而此刻,一直站在厅外的王弘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寻思从孙瑾方才所说来看,极有可能是天子驾崩了。

  故此,朝廷会要求全国为其服丧。

  可目下,朝廷尚未颁布正式诏书,向天下公告天子驾崩的消息,说明洛阳一部分掌权者似乎还不想消息那么快蔓延开来。

  王弘暗地里寻思这是一件大事,顾不得向李轩询问粮食一事,便赶紧离开。

  天子驾崩自是大事,他要赶紧回去与刘启商议。

  时值中平六年四月,丙辰日,天子刘宏在南宫嘉德殿驾崩,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孝灵皇帝。

  在这之后,其长子刘辩即皇帝位,便是日后的汉少帝。

  目下,刘启本来还在县内觉得百无聊赖,远远望见王弘火急火燎赶回来,寻思他是不是抢孙瑾东西了,跑那么快。

  当两人一见面,把话一说,刘启立时怔在原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