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胜,怎的如此不顾大局!”
在清剿了野人兵残军后,李定乾指挥着麾下部队攻入蛮州。
因为赫格已全军覆没,燕军后援未至,此时蛮州几乎是不设防的,晋王军很快就席卷蛮州,恢复了整个蛮州之地。
当李定乾收复了整个蛮州之后,整个战事的条理也就被理清楚了。
王胜带领收拢的“溃兵”趁着野人大军进云州之时,袭击两河县,抢夺了对方囤积的粮草辎重还断绝了粮道半月之久,后又主动攻隐州,趁着隐州燕军内讧实力大损的机会,一举攻灭了野人在隐州的偏师。
整个脉络被清晰的摆在李定乾面前,让李定乾这种稳重之人都忍不住有些激动的拍案叫好。
在李定乾眼中,王胜俨然就是个难得一见的军事天才,他这回能这么顺路的战胜赫格,也得承王胜一份情。
就在李定乾准备上书为王胜表功的时候,另一道消息传来却让他有些恼怒。
他看好的少年英才,一箭射死了秦王军的大将丘泰宁,秦王不仅要求朝廷不给王胜封赏还准备讨伐王胜。
“晋王殿下,此事我觉得也怪不了那王胜,那丘蛮子明显就是奔着隐州的地盘去的,结果发现已经被王胜先占了,想强抢王胜地盘,结果又技不如人。”
李定乾身边的副将也了解了王胜攻占两河县,切断了野人兵后勤之事,对王胜颇有好感,见李定乾发火,立马在旁边劝说几句给王胜说好话。
“只是抢地盘,将那丘泰宁击退便可,何苦打杀了白旺手下一员大将。”
李定乾并不知道王胜其实是无意间射杀了丘泰宁,丘泰宁嘴臭,又正好碰上了那天王胜运气不错,明明只是想吓唬对方一下,没想到射侦准。
只是击退大军和杀了大将概念就不同了,这相当于狠狠给了秦王军势力一个耳光,白旺不把这个场子找回来必然会大损威望。
但两方要是打起来,流的都是虞人的血,白白消耗了宝贵的力量。
“哎!”
“人人皆为门户私计,才致那蛮夷入关,窃据神器,如今我虞人已困于天下一角,倾覆只在旦夕之间却还要阋于萧墙,可悲,可悲!”
一旁的副将只得沉默不言,晋王说王胜不顾大局,但总不能让人家为了大局把所有地盘全部拱手相让吧。
“值此危难之时,绝不可起了内讧。”
“给我拿纸笔来,我要给秦王和朝廷写信。”
“是殿下!”
李定乾信的内容很简单,给秦王白旺的,便是劝他以大局为重,不要去再和友军起冲突,赤河城易守难攻,占据此地的王胜又是位能力出众的军事天才,秦王军若要强取隐州,一定会落得死伤惨重的下场。
同时又给了秦王白旺一个台阶下,表示自己愿意替王胜作出补偿,将原本晋王军挨着百川府的四个县让给白旺,让他不要再兴兵报复。
“殿下,那四县之地可都是膏腴之地,人丁数十万,耕地近百万亩,怎就能这样给秦王了。”
看到李定乾信的内容,副将立马急了,他虽对王胜有些许好感,但也不愿李定乾用晋王军自己的地盘去给平秦王的怒气啊。
但李定乾却想的很明白。
“那四个县临百川府太近,秦王一直都想要,咱们这回收复蛮州,便先全力经营好蛮州吧,以蛮州为凭行北伐之事,为了那四县之地牵扯太多兵力防备秦王不值得,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顺带全了秦王的心意。”
见李定乾决定已下,副将也不再劝,毕竟这次晋王军占了蛮州这么一大块地盘儿,丢出去几块飞地也不是不能接受。
李定乾写完给秦王白旺的信以后,又写了一封给大虞朝廷的信,信里大肆夸赞了王胜一番,并细数了王胜在蛮州和隐州的种种功绩,要让朝廷对王胜不吝封赏,大加重用。
等两封信墨迹稍干,李定乾唤来亲兵,将信卷好装入信筒,而后蜡封完成挂在了金雕身上。
“鹏王,这两封信要尽快送到,拜托了。”
金雕发出一声轻响算是回应,而后扇动翅膀腾空而起,很快就消失在了天边。
蛮州紧挨着云州,李定乾此时位置离云城的小朝廷也就是数百里的距离,以鹏王的速度,不过几个时辰便可抵达。
……
云城,朝堂之上。
这几日因为李定乾的大捷,朝堂的气氛还不错,无论心里怎么想,所有人面子上都是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众人讨论了许久李定乾的封赏问题,因为李定乾已是晋王了,爵位上进无可进,只能将其报上来的几个手下提了下爵位,这让晋王军中又多了几个侯爵多了几个国公。
只是现在大虞朝廷的侯爷都有些泛滥了,就只有王爵还值点钱。
而李定乾本人则被拜为太傅,这也是个荣誉头衔,但位居超品地位尊崇,连小皇帝以后见了李定乾也得称一声李师父。
至于物质上的赏赐,那是真没有了,大虞小朝廷自己的穷的快砸锅了,云城之前还能靠着蛮州和隐州交来的些许钱粮自给,自从野人南下后,这两地都脱离了大虞小朝廷的实际控制,他们也不能指望蛮州和隐州能定期交钱粮了,整个云城小朝廷都只能靠云州几个军头供应钱粮了。
李定乾的封赏简单,无非就是一堆虚衔加封而已,很快就定了下来,毕竟这次李定乾是实打实的功劳,即便是秦王和甘王这些不想被晋王在头衔上压自己一头的,也没脸跳出来对朝廷封赏李定乾表示反对。
比较麻烦的是,反而是隐州之事,那个突然蹦出来的王胜才有些难以处理。
按理说,大虞小朝廷现在是完全没能力去管辖这种实力军头的,大虞小朝廷现在能有些实际权力的地方基本就只剩这云城百里之地了。
一万多战斗力存疑的禁军,一部分黑衣卫的残余力量,加上一些手无缚鸡之力文臣,这就是大虞朝朝廷在云州能掌握的全部力量了。
对于王胜这种已经成了气候的军头,大虞的朝廷都会以安抚为主,况且王胜还是卫所军官出身,比起一堆反王来算得上大虞根正苗红的自己人。
隐州士绅们对王胜的控诉之声甚至都只配在云城士绅们私下里流传,不配拿到朝堂上讨论。
反正云城朝堂上好几家势力拼凑而成,除了大虞原本残留的那部分势力外,其他几家反王出身的大虞亲王压根不会将士绅视作自己人。
所以王胜杀戮士绅,这种放在以前是不得了的事情,现在放在朝堂上竟然没掀起太大波澜。
真正卡住了王胜封赏的还是秦王那边,因为王胜射杀了丘泰宁,现在秦王白旺对王胜是喊打喊杀的。
不仅坚决反对给王胜论功,还要朝廷下旨认定王胜为反贼让他来讨灭。
一路从中州跑来的牛阁老则坚决反对,说王胜全灭野人军,阵斩都统级的奴酋,有大功,决计不可打为叛逆,一定要保王胜。
大虞朝廷这个草台班子在几方平衡之下也还有一定话语权,没有彻底沦为橡皮图章,而秦王白旺又是最有实力的大军头之一,说话分量很大,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几天。
李定乾的封赏都议定了,王胜这个先报捷的都还在争论之中。
“顺便,隐州王胜之事也该有个议定了。”
定下了李定乾的封赏后,牛阁老主动提起了王胜之事来。
众人本以为又和前几日一样变成一场无意义的扯皮,但这回牛阁老却拿出一封信道:
“这是晋王殿下来信,王胜王将军不仅在隐州大胜燕兵,还在蛮州之地也多有斩获,此次晋王的沧江大捷,也有赖其功,不可不封。”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李定乾为王胜站了台,怪不得牛阁老今日都多了些底气。
“关于王胜之事,我家大王以大局为重,愿与其和解……”
秦王的代表竟然也做了退步,至于其提出要王胜道歉再赔偿些钱粮之事,大家都知道不过是找个台阶面子上好看一些罢了。
既然秦王一方不再反对,又有李定乾和牛阁老支持,关于王胜的封赏很快就议定了,大虞这个拼多多朝廷少有的展现出了一次效率。
朝臣们达成一致后,再象征性的请示了一下龙椅上那位少年天子,关于王胜的封赏也就定下来了。
“封蜀国公,赐蟒袍,任隐州总兵,开府建牙……”
给了一堆荣誉赏赐,蜀国公这个地蜀儿都还在野人手上,不过也算是给了王胜一个大名分。
蟒袍若是放在大虞中前期那确实够尊崇,但现在其实也泛滥了,之前被王胜射死的丘泰宁也有一件。
至于隐州总兵和开府建牙这事儿,其实王胜实际上已经这样干了,也只是个名分问题。
等各事议定,牛阁老宣布退朝,众人还是一齐向龙椅上的小皇帝行了一礼后就陆续散去。
……
后宫之中
一名两鬓花白的太监正在用银针一个盘子一个盘子的试菜。
桌上的小皇帝看得有些不耐烦道:
“林大伴,何必多此一举,菜都快凉了。”
“陛下,一共就五个菜,马上就好。”
现在条件艰难了,连皇帝一顿也只能吃五个菜了。
“我的意思是,我这皇帝没人在意的,谁会来给我下毒。”
相比在朝堂上沉默不语,回到宫内的小皇帝话倒是多了不少。
“陛下万金之躯,可不能大意了。”
小皇帝不置可否,但显然他对这个身边的太监很是信任。
“大伴,晋王全歼了蓝部野人主力,已在准备北伐湖州,你说他能成功吗?”
“陛下,这是老奴不该讲的事。”
“大伴,此间就你我二人,有什么说不得。”
“晋王虽年轻,能力出众用兵老练,此番携大胜之威,行北伐事,或许真有恢复湖州的可能。”
“晋王,晋王,他以前可是李天王呀。”
“待他恢复了中州,朕还会是皇帝吗。”
小皇帝似在喃喃自语,一旁的太监却非常肯定的答道:
“陛下会一直是陛下。”
“若能一直是,也就不会有李家和大虞了,咱们也不会跑到这云州来。”
小皇帝摇了摇头,然后接着说道:
“隐州王胜,并非反王出身,乃是我大虞将官,或可拉拢一番,派黑衣卫接触一下吧。”
“是,陛下。”
“还有,李晋王既然封了太傅,之后也得想办法给秦王和甘王上三三公之号,不可厚此薄彼。”
说来可悲,此时西南的大虞小朝廷,最多的精力是用在搞势力平衡上,生怕几个反王谁一家独大。
原本白旺势力最强,强索了秦王之位,结果没多久,朝廷就连续封了晋王、甘王两位亲王制衡,还有意无意的抬高李定乾,这会儿李定乾大出风头,怕是朝廷又要想压制一下李定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