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第66章 买断契约

  阿祖一番话,让刚刚庆幸于发了一大笔横财的众人,逐渐清醒过来。

  等到阿祖说完,轮到其他人将自己手头的事情说一遍。

  现在公司事务众多,只靠他们几人,根本忙不过来,各自手底下,也有了那么一两个得力的助手。

  薇薇安负责人力招聘,维克负责航运和物资采购,黛丝负责账目,安娜负责牛仔裤生产,爱伦·坡负责报社和军事训练。

  杰森本来应该负责船只和板房生产,但这家伙手底下几个工头相当给力,几乎没让他操什么心。

  所以,阿祖就让他从此以后,负责所有产品的销售。

  维克首先说起:“现在,我们的航运公司也有了四艘近海和内河商船,这三个月,也跑了不少周边航线。北到加拿大、南到墨西哥,都已经跑过一趟。”

  “咱们的牛仔裤和伊甸小屋,运到其他城市也颇受欢迎,销路不错,具体的数字,让黛丝最后来说。”

  “这段时间,我们从三藩市本地市场,以及其他城市购买囤积的价值大概二十多万美元的物资,主要是粮食和钢铁,枪支弹药还有炸药,也不少。”

  “我们和其他城市的供货商达成了协议,他们会以市场价格将我们所需的物资,持续不断地运过来。用不了多久,我们现有的仓库恐怕就不够用了。”

  “我支持继续建造和购买商船,但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找不到足够的船长和船员!”

  说着,维克双手一摊,无可奈何道:“淘金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别说三藩市本地的船员,就连外地来的商船,不少船员一到克拉克码头,刚跳下船就直奔淘金地!”

  “干船员,哪有淘金赚得多!甚至,不少船长卖了船淘金去了。”维克苦笑道:“现在还愿意干船员这一行,都是年龄偏大、淘不动金的!”

  薇薇安也接话道:“船长先生说得没错!不仅仅是船员,几乎所有人都是冲着淘金来的,我们的工厂要招人也很困难,哪怕我们开出的薪酬高很多,招到的要么是女性,要么是年龄大身体不够好的。青壮很少有人愿意进入我们的工厂。”

  阿祖不由问道:“我看船厂里面的人,可都还行啊,数量也不少!”

  薇薇安翘着小嘴,抱怨道:“那是你没看到,我到底费了多大劲,才招到这些人!就算这些人进了我们的厂,也还有不少整天想着去淘金!”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劳动力严重短缺,这一直是个大问题。整个美利坚、甚至整个北美洲,都会长期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美利坚才会大肆开展黑奴贸易,在黑非洲抓捕大量黑奴。

  就算在美利坚官方立法禁制境外奴隶贸易后,南方的农场主们,仍然半公开的走私黑奴。

  十余年后的南北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北方资本家与南方农场主对黑人劳动力的争夺。

  也因此,数十万华工才会来到美利坚这片土地,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

  而当下的三藩市,本来能干活的人就少,大部分还被吸引去淘金,剩下三瓜两枣还得和其他公司、其他行业竞争……!

  每每一想到这个问题,阿祖就无比怀念故乡,迫切希望将那里无比富裕的优质劳动力,赶紧给捣鼓到这边来。

  造船、牛仔裤和板房、机械厂、未来的制药厂、矿厂……哪儿哪儿都需要大量用人!

  但是眼下,还是没船啊!海那边有人,运不过来啊!

  至于黑脚族印第安人,倒是可以帮忙淘金,但总不至于让他们进厂打螺丝吧?

  想到这里,阿祖出声道:“维克船长,能不能想办法买几艘远洋船应应急,把我的同胞们尽可能运过来?”

  “我只能想想办法,试试看!毕竟远洋船不同于近海船,不是随时都有人会卖的!”

  这年代远洋贸易利润也不是一般的高,只要安安全全的跑上四五趟远洋航线,基本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

  维克船长当时压上一切身家,甚至不惜欠下高利贷,就是看中了远洋贸易的丰厚利润。否则以他的性格,不可能冒着那么巨大的风险。

  既然远洋贸易非常赚钱,那愿意卖船的自然就少。除非人家已经赚够了钱,不想再冒那个险。

  阿祖又沉吟片刻:“那么,就只有一个应急的办法能招到人。”

  “什么办法?”

  “从那些跑东方航线的船长手上,高价买下华工们的卖身契!”

  阿祖自己就是被卖猪仔的华工,当然清楚里面的门道。

  华工们为了能登上前往美洲大陆的航船,去金山发大财,却又付不起高昂的船费,于是只能签一份为期几年的“卖身契”。

  当最终抵达大洋彼岸的时候,船长们就会将这份卖身契,转卖给需要劳动力的资本家们。

  于是,华工们以免费打工几年的代价,换取踏上这片土地的权利。

  一份华工的契约,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强壮程度等等,价码各有不同,基本上和买卖奴隶没什么区别。

  平均来说,一名为期五年左右的健康华工契约,价格在一百美元左右。

  说句心里话,阿祖非常厌恶这种“卖猪仔”的方式。

  但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与其让华工去受其他资本家的压榨和奴役,不如自己将他们的契约全部买下来。

  至少,在自己这里,华工不会遭受任何歧视和虐待,绝对比其他任何地方好太多。

  要知道,这个年代长期航行在大洋上的条件非常恶劣。死在海上的华工,足足有三成之多!十个上船的华工,最多只有七个能活着下船。

  而靠岸后再经过几年的残酷压榨,最后能活着摆脱契约约束的,绝对不会超过半数。

  阿祖买下这些华工契约,至少能让绝大多数的华工同胞,活着开始新的人生。

  所以,阿祖最后道:“维克船长,你在航运圈子里放出风去,所有华工契约,我们都以两倍的价格,全部买下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