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连一直都表现的成熟稳重,沉默寡言的东哥,都忍不住了。
赵泰不禁笑得非常爽朗。
“东哥,现在还是想想,怎么把《长生界》的数据拉上去才是王道。”
东哥面色一僵,打人不打脸。
这话换个人说,他都要甩脸色。
《神墓》一战成名,却没想到《长生界》高开低走,数据并不怎么理想。
要不是并不靠着网文吃饭,以及《神墓》得实体卖的依旧不错。
搞不好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其实,你按照《不死不灭》和《神墓》的关联性,好好想想,应该能得到答案的。”
“挖坑是你的最大优势,填坑同样是你的优势。”
“为什么不让这坑,持续的时间更久远,更让人恨不得给你寄子弹寄刀片呢?”
“有优势,别怕被喷被嘲讽,努力将优势做大做强。”
“都不用我给你安排上,自有资本会入局的。”
赵泰并没有把话说透。
东哥习惯性的闷声发大财。
看看之后东哥的作品。
《遮天》、《完美世界》、《圣墟》三部曲关联性非常高。
而之后的《深空彼岸》、《夜无疆》,哪怕没有前三部的关联性,可字里行间的一些小设定和细节。
要说东哥没动歪心思,谁信啊。
东哥是网文圈最早明白系列小说影响力有多大的存在。
另一个更早的,则是红爷。
只是红爷影响力最大的这几年,还不是网文影响力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所以才显得有点过气了。
但凡红爷有一部作品,被搬上了影视圈大火,红爷的影响力绝对不是任何人可以媲美的。
红爷可不是三少这种只会写小白文的存在。
作品观赏性、艺术性和完成度,都是优秀水准的。
东哥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询问。
可其他人心底痒痒的,最后还是红爷帮着问道。
“有什么话说透点,藏着掖着可不是你的性子。”
赵泰无奈的耸耸肩。
“话都说的这么透彻了,你们还没明白?”
“系列小说,才是未来网文圈的大势。”
“特别是对于你们之中有的老玩家而言!”
“网文圈淘汰率有多高,想来你们心底是清楚的。”
这话倒不是危言耸听。
一书成神,第二本书数据断崖式下跌,最终走向退圈之路的,为数众多。
现在的网文圈子,还是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封闭的圈子。
并未形成未来那种跨圈互动,保持神格的能力。
“怎么才能保证你们能持续性的吃这碗饭?”
“系列小说就是你们的护身符之一。”
“一部小说爆火,以这部小说来进行延伸拓展。”
“要么时间线向前,要么时间线向后,要么跳出之前的世界观,直接安排一个更为庞大的世界观。”
“哪怕世界观完全不一样,只要能联动成功,所带来的收益有多大,不用我细说吧?”
“这方面红爷就尝试过,吃的红利是最多的。”
“你不也这么做过吗?”
红爷撇撇嘴,懒得嘲讽赵泰这货又不当人,拿他出来顶缸。
《邪风曲》、《邪龙道》、《逆龙道》,三部小说的关联性很强。
这也是红爷对网文最早的探索。
可相较于赵泰的《盗墓笔记》、《鬼吹灯》。
红爷觉得自个儿还是太废了。
写《邪龙道》时,他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我那是中短篇,你是长篇,能一样?”
赵泰没好气的转头吐槽了句。
长篇动辄百万字以上,世界观根本不是《鬼吹灯》系列能够媲美的。
难度上面更是呈几何倍的往上叠加。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除了红爷也就是东哥了。
特别是东哥。
坑神的名号,可不是吐槽东哥挖坑忘了埋。
更是因为他的坑,一部几百万字的小说,有时候都填不满。
“小土豆,我最看好你!”
“斗破的世界观还是蛮狭小的,正适合最终幕之后,提升世界观的格局。”
“一个大世界,下辖诸多中小世界。”
“大世界以各个中小世界的信息为基调,组成一个庞大无比的体系。”
“看过漫威和DC的漫画吗?”
“你们可以好好研究研究这两家漫画公司所刻画的世界观。”
“宇宙、无限宇宙、无限多元宇宙。”
“不需要去将大世界里的方方面面刻画的那么完善。”
“只需要让中小世界里发生的故事,以去往大世界的前行者为联动基点。
足以让你们的新作品,在陷入低潮之时,能够有灵感继续创作精彩的片段,还能够保本!”
保什么本?
保在座诸位的神格!
“这么做也不怕未来江郎才尽!”
“你是这个意思吧?”
红哥果然不愧是扛把子般的存在,最先体悟到赵泰的深层次含义。
“对!要不怎么说红哥是这个呢?”
赵泰竖了竖大拇指,捧哏继续笑道。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咱们这辈人,早晚有一天会有后来者赶超。”
“桥段和套路,在未来的网文圈,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化。”
“要想维持我们的影响力,我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最有利于咱们未来的方向。”
“当然,我如此提议,也是站在电影人的立场来考虑的。”
“随着视觉特效技术的发展,特效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
“仙侠、科幻、玄幻小说中的场景,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展现在普罗大众面前。”
“西方有DC、漫威,更有托尔金创造的《魔戒》,洛夫克拉夫特开创的克鲁苏现代神话体系。”
“为什么咱们不能鼓捣出无数符合东方文化色彩的世界观呢?”
红哥眼神灼灼,试探性问道。
“就譬如《九州》那等世界观?”
赵泰点点头,又摇摇头。
“《九州》因梦想而聚,因金钱因理念而分。”
“前车之鉴摆在那里,我不可能让你们陷入江南和今何在等人那种境况。”
《九州》的世界观,确实挺宏大很耀眼。
可在00-10年,依旧是实体出版占据文学作品重头的现实状况之下。
再宏大的世界观,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营方向,最终不得不走向落寞。
江南和今何在等人的纠葛,赵泰和红爷等人是吃瓜者。
归根究底只是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庞大无比的运营财政压力。
在江南看来,作为运营的最高决策者,《九州》的话语权应该属于他。
可在今何在看来,《九州》是包括江南、今何在在内的七位作家集体的思维火花碰撞的产物。
《九州》应该属于众人,而不是由江南一人独享成果。
孰对孰错,其实不重要。
归根究底只是生不逢时而已。
江南跟今何在等人的纠葛,是一个经典例子。
锦江文学网,前几年闹出的抢服务器抢控制权的破事,则是更为经典的文学圈商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