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匕首,分别刺向其小腹与后腰。
招式已经用老,即便鳌英两人想要临时变招收刃却也不能。
“笃笃”两声接连响起。
不似刺入血肉的声音,而是有种撞击劈砍木柴的闷钝音。
两人只觉有股极大阻力传来,难以寸进。
然而身子,却因为惯性依旧向前冲去。
眼看指掌就要被刀锋割开,钟隐适时出手。
在两人肩膀上轻轻一搭。
不见如何发力,就已将其斜着推出战圈。
孟宁两个急急用力,止住倒退身形。
却见钟隐身上那件草藤编织的对襟马甲上,已是多出来两个破口,显然是刚才匕首所刺。
只是裂痕浅淡,连其皮肤都未擦破哪怕一点儿。
反而自家手中精钢打造的匕首,刃尖已经弯曲,像是撞上了坚硬重物。
“钟师兄你这身藤甲,比江湖上传说的乌蚕衣也毫不逊色啊。”
孟宁舔舔嘴唇,有些眼热道。
虽说凡间灵气稀薄,但也不至于说是绝灵之地。
还有许多散修久居,而各大王朝与附近门派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干脆就是其血脉。
故而凡间亦是不时可见到些灵物。
这所谓的乌蚕就是比较多见的一类,品阶类似扶风花、金穗草这些牧草。
算不上真正灵物,不入品阶,但确实蕴含部分灵气。
是修界中的青丝蚕,因为久居灵气稀薄之地,外加与其它蚕种杂交而成的一种蚕虫。
其所吐蚕丝,乃是制作甲衣的上好材料。
既轻且韧,除去不耐火烧外,几乎没有缺点。
“拿出全部本事,好好陪我练。
能过几个月,你们每人都有一件。”
钟隐哈哈笑着,示意两人重新攻上来。
这倒不是其胡乱许诺。
他身上这件马甲,所用藤条来自于那条嫁接到藤根上的捆石龙。
生长可比真正的铁线藤快上许多,有自己施放灵植术,基本上一两个月就能长成。
之后就和草场牧草一样,随割随生就行。
他们好歹跟了自己几个月,给些好处维护关系也不为过。
当然,主要是自己本来习练“藤甲术”,就会有多余的产品。
闲着也是浪费,不如拿来笼络下人心。
钟隐其实还另外有些想法。
就像制造饵食一样,等自己技艺水平上去了。
这些藤甲能不能帮着赚一两块灵石,起码弄回几两灵砂,也算对得起自己施放的法力了。
那些散修穷鬼们买不起防御法器,只能用高性价比的藤甲代替,道院的这些道生学徒们不也一样。
不过,道院作为二公派学徒培养基地,禁止私斗伤人,还是颇为安全的。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
看样子,只能是囤起来,等分配去向下来后,再分配给需要的人。
外派出去后,可就不像道生时期那么安全了。
其他人听了还没什么,曹斌却是真正心动了。
展雄飞好歹有些底蕴,计划着加入二公派就是学习特色的灵植牧兽术。
等什么时候修为到达瓶颈,难以突破的话,就带着技术回家乡。
繁衍血脉,开辟家族。
曹斌资质、背景皆不如他,几个月下来,发现在种地等事上也无多少天分。
思来想去,琢磨了几个月,最合适的也只有入门后转职力士体修,然后申请成为戍卫。
专门负责清除猎捕妖兽,防备外敌等差事。
虽然危险些,但是宗门给出的待遇,比灵植夫等要来得丰厚,亦不时能弄到些外快。
力士一途,也相对不怎么吃天分。
或者说根骨资质好的,没必要走这条路。
不过如此一来,藤甲对其重要性就大大提高了,说不得就决定着自家性命。
他的水平,自是比其余几人高出许多。
尤其决定将来走这条路后,在武学上重下本源工夫。
外加以灵力日夜游走周身,洗练体魄。
虽说才不过数月,但明显又有精进。
几乎快要将“莽牛劲”、“象甲功”两门武功彻底精熟吃透了。
只是比起钟隐推陈出新的“混元七十二手”来,终究还是差了两等。
尤其曹斌不用兵刃,只以拳脚,威力虽强,但锋利上终究有缺。
最近这段日子,钟隐多半将心思放在修为及法术上,少与他们切磋武功。
此时以一敌三,又仗着身着甲衣,根本不去躲许多攻伐来的招数。
酣畅淋漓。
虚虚斗过百十来招,曹斌还不显得,鳌英两人都有些气喘吁吁,钟隐却是越发精神。
其也不再使那些变幻无方的各式手法,仅以双手握拳,招式质朴简单。
忽地……
他念头一起,连续踏出六步,鼓气硬接了一拳两刀三掌。
然后顺势挥出四拳。
前面三拳,分别锤向三人。
无论曹斌,亦或者孟宁、鳌英。
只觉有股沛然巨力汹涌覆压而来,身子如断线风筝不自觉倒飞出去。
至于最后一拳,则是收回身前,抚在头顶。
似要以锤砸在自身。
但是气势却反而浓烈到极点,压迫得三人不愿再上前来。
整条脊梁,后知后觉地爆出一连串黄豆崩裂闷响。
无声无息将拳放下,五指松开,恢复掌形。
钟隐轻轻吐出口浊气。
不用去看方寸宝鉴上的面板信息,他也知晓自家的“金刚捶”定是已经“通灵”。
说实话,钟隐有些意外。
除去那两门轻功身法外,“金刚捶”可以说是他最后才开始习练的武学了。
平时演练的也不算频繁,不知怎么,却是后来者居上,成为第二门突破到此层次境界的武学。
莫非,自己本性其实更适合这门武学?
武学修到“通灵”层次而已,又不是头次,原也不值得多么惊喜。
不过此时,钟隐却是不由联想起其它东西琢磨起来。
依着道院中教习上课所传,以及康婷同自己说的。
筑基一关,最紧要的是领悟真意。
筑基丹不过是佐助修士窥得真意,同时方便巩固化为道基的辅药而已,主要还是看自身资质悟性。
而钟隐又大致推测得到,所谓窥得真意,应是对应着宝鉴中“通灵”这一层次。
那么问题来了。
《长春诀》等功法修至通灵,与“燧皇诀”等术法,以及“混元手”、“金刚捶”等武学。
同为通灵,之间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