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第535章 公元前57年之大汉王朝(六)

  对于刘据的众门客,汉武帝的态度则极为严厉。

  这些门客因曾经出入宫门,与刘据关系密切,

  被认为有谋反嫌疑,一律被处死。

  凡是跟随刘据发兵谋反的,无论身份高低,一律按谋反罪灭族。

  汉武帝的这一决定,体现了他对此次叛乱的零容忍态度,也彰显了他维护皇权的决心。

  不过,汉武帝也并非一味地严厉。

  对于那些各级官吏和兵卒,若非出于本心,

  而是被刘据挟迫参与叛乱的,汉武帝下令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敦煌郡地处边疆,条件艰苦,

  但对于这些被迫参与叛乱的人来说,放逐总比死罪要好得多。

  这一举措既体现了汉武帝的仁慈,

  也表明了他区分主从、区别对待的原则。

  由于刘据逃亡在外,汉武帝担心其再次引发变故,

  于是开始在长安各城门设置屯守军队,加强城防。

  这一措施不仅是为了防止刘据再次潜入长安,

  更是为了稳定局势,防止类似的叛乱再次发生。

  长安城内,一时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汉武帝的果断与严厉,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这场风波。

  他通过赏罚分明的方式,既奖励了忠诚,

  又惩罚了背叛,维护了朝廷的权威和稳定。

  这场父子之间的悲剧,却在汉武帝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也为他的晚年蒙上了一层阴影。

  汉武帝因巫蛊之祸和太子刘据的起兵事件愤怒异常,

  朝堂之上群臣无不感到忧虑和恐惧,

  面对皇帝的震怒,众人噤若寒蝉,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壶关三老令狐茂挺身而出,

  冒着极大的风险上书汉武帝,

  试图以理性和温情化解这场父子之间的误会与冲突。

  令狐茂在奏章中言辞恳切,他以天地万物为喻,说道:

  “我听说:父亲就好比是天,母亲就好比是地,儿子就好比是天地间的万物。

  只有上天平静,大地安然,万物才能茂盛;

  只有父慈,母爱,儿子才能孝顺。

  如今皇太子本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将承继万世大业,

  执行祖宗的重托,论关系又是皇上的嫡长子。

  江充不过是一介平民,市井中的奴才罢了,

  陛下却对他尊显重用,让他挟至尊之命来迫害皇太子。

  江充纠集一批奸邪小人,对皇太子进行欺诈栽赃、逼迫陷害,

  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

  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的陷害困扰,

  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的心情,

  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

  令狐茂进一步为太子辩解道:

  “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

  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

  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

  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

  “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

  否则谗言无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乱。”

  以此提醒汉武帝,谗言如苍蝇般无孔不入,

  若不加以明辨,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他还提到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之事,

  天下人无不知晓,暗示汉武帝不应重蹈覆辙。

  令狐茂在奏章的最后,恳切地请求汉武帝:

  “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

  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

  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

  这番言辞真挚而感人,既表达了对汉武帝的忠诚,也饱含对太子刘据的同情与关怀。

  汉武帝见到令狐茂的奏章后,深受感动,内心开始有所醒悟。

  他意识到自己对太子的追讨可能过于严厉,

  父子之间的误会或许可以通过沟通化解。

  尽管心中有所触动,汉武帝并未立即公开颁布赦免太子的命令。

  他仍在权衡利弊,思考如何处理这场由巫蛊之祸引发的政治危机。

  令狐茂的上书虽然未能立即改变局势,

  但却为汉武帝提供了一个反思的契机,

  也为太子刘据的命运带来了一丝转机。

  刘据在逃亡途中,一路向东,最终来到湖县,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贫寒人家中。

  这户人家的主人虽然生活困苦,却对刘据极为敬重,

  每日辛勤织卖草鞋,用微薄的收入供养刘据,尽力为他提供庇护。

  刘据心中感激,却也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不敢轻易暴露行踪。

  然而,刘据在湖县有一位旧识,听说此人如今家境富裕,

  刘据便派人前去联系,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不料,这一举动却意外泄露了他的藏身之处。

  消息很快传到了地方官员耳中,他们立即调集官兵,

  迅速包围了泉鸠里,准备捉拿刘据。

  八月辛亥(初八),官兵如潮水般涌向刘据藏身的小屋,将周围团团围住。

  刘据在屋内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心知大事不妙,自己已无路可逃。

  他长叹一声,回到屋中,紧闭房门,决定以死明志,不愿落入敌手受辱。

  他取出一条白绫,悬于梁上,毅然自缢而死。

  就在此时,官兵们已经冲入院中,开始搜查。

  其中一名来自山阳的男子名叫张富昌,

  他率先冲到屋前,见房门紧闭,

  便毫不犹豫地用脚猛力踹开房门。

  门板应声而倒,张富昌冲进屋内,发现刘据已经悬于梁上。

  紧随其后的新安县令史李寿见状,急忙跑上前去,

  抱住刘据的身体,将他从梁上解下。

  然而,刘据已经气绝身亡,再也无法醒来。

  与此同时,屋外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刘据的藏身之处的主人为了保护他,与前来搜捕的官兵展开了殊死搏斗。

  主人虽然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最终倒在血泊之中,壮烈牺牲。

  更令人痛心的是,刘据的两位年幼的皇孙也未能幸免,

  在混乱中被官兵杀害,无辜的生命就此终结。

  汉武帝得知刘据的死讯后,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既为太子的死感到悲痛,又为自己的严厉追捕感到懊悔。

  为了表达对刘据的哀悼,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

  汉武帝下令封赏在围捕中立功的李寿和张富昌。

  李寿被封为邘侯,张富昌被封为题侯,以示对他们的嘉奖。

  然而,这些封赏并不能掩盖这场悲剧的沉重。

  刘据的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更是汉武帝晚年统治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巫蛊之祸的阴影,父子之间的误会与隔阂,

  最终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画上了句号,

  成为西汉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