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烽火明末

第135章 出发

烽火明末 青栀旅人 2515 2024-11-15 08:48

  侯晓祥便是这样的,在嘉靖时期,他们的家族曾出过一位县令,声望显赫。然而,世事无常,命运变幻莫测,侯家的兴旺也不免有一日凋零的时候。

  县令之后,他们的家族再出过县丞,但随后便是一连串的衰落,一代不如一代。

  在太平军未来之前,侯家仅有薄田二十余亩,勉强维持一家生计,勉强温饱而已。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成为了一种奢望。

  家族虽有些许传世的书籍,但光靠这些远远不足以培养一位有学问的人才。负担不起请先生授课的费用,侯晓祥只能望书兴叹,知识之路对他来说似乎遥不可及。

  之后太平军来到重庆,一切都变了。太平军分田地,减免了繁重的税收,侯家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也逐渐日子好过起来。

  在父亲的坚持下,侯晓祥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前往社学求读。

  毕竟社学也不需要学费,只是一些书本钱,以及吃饭钱,他父亲可是算的明白的很,现在只要读书,过二年干啥不能呢,成十倍赚回来也是轻而易举,如果能做官,那家中的辉煌便再现了。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他家思维可不像普通百姓,他们有一些为了不让家中劳动力失却,是很少支持家中子女前往社学供读。

  当然其实不少百姓是知晓读书的好处,毕竟这可是读书人啊,在这个时代是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侯晓祥翻开报纸,看到第一板块便是明军要进攻夷陵的消息,如今明军已至枝江,不出几日便到夷陵。

  身旁的百姓被吸引过来,忍不住询问:“后生,这到底写了什么?现在情况如何?”

  侯晓祥看着旁边围靠百姓,便把主要的内容读了出来。

  “八万明军已经到达枝江,大帅正在整备兵马,明天就要支援夷陵...”

  说话的语气带着少许自豪,他本以为是明军全力而来,结果显然不是,只有八万,他对太平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那外训练的太平军只在书本才能看见,而明军的他可只连饷银都不足,战斗力想来是不足,而且对于太平军的火器他也是少许了解,目前比整个大明都多,而且民心深厚,岂能是明军能撼动。

  就算夷陵攻破,后续还有一系列的关隘,特别是白帝城这样的城池,能杀到重庆几乎不可能。

  是随后大声道:

  “大帅称明军只是纸老虎罢了,这一次当天下面撕开他们!”

  “好!”

  “大帅威武!”

  声音也传遍开来,顿时整个餐铺都热闹起来。

  随着报纸的传遍,整个川地都热闹起来,眼光都看向太平军,百姓的激情也调动起来,对于此次的战斗也充满了信心。

  夜幕渐深,徐心然疲惫地回到寝室,一天的军务压力让他感到沉重。他慢慢褪下外衣,释放出一天的疲惫,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苏雪妍轻轻地走到他身后,温柔地抱住徐心然。她感受到他的疲惫,脸颊贴在他的后背上,仿佛想要分担他的压力。她的眼神充满了担忧,对徐心然说道:

  “夫君,身为大帅为何不坐镇中枢,反而前往一线!”

  徐心然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苏雪妍的温暖,转过头抱住她。他凝视着她那充满关切的眼神,轻声回答:

  “这一次是为了让全四川的百姓看到我们的决心,我必须亲自到场,而且也是提高声望的机会。从后方指挥虽然方便,但在前线指挥才能更灵活,而且莫要高估那些明军,我所说的纸老虎并不是在骗你。”

  苏雪妍仍有些不解:

  “可是那里的敌军人数众多,而且前线总是充满危险啊!”

  徐心然轻笑道:“我是前线可不是去手刃敌军,而是去夷陵坐镇指挥罢了,不参与战斗的!”

  “可是...”

  “好了,在城中有何不放心,你才来不久不知我们的实力,但你看着夷陵那城墙便知晓防御工事准备多完善。”

  “夷陵自从被我们攻破后一直在加固修缮,防御措施愈发完善。还有五十门火炮跟着我前去支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加上夷陵的相当于整个大明的火炮数量。更何况,我们还有众多其他火器的支援!”

  苏雪妍略感安心:“这么说来,我就放心了。”

  徐心然笑道:“哈哈哈!而且我们太平军还在主要官道和道路上修建了不少棱堡,加强了防线!”

  这一些棱堡便可以充分发挥火炮、火枪的优势,是第一道防御,之后还有其他堡垒城墙横断在道路、山体之间,这是第二道,全部攻破才能来到夷陵城下!

  最为关键是全都是水泥铸造而成,极为坚硬,攻破一个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需要拿不少的火炮轰炸以及巨量的人数填进去才行。

  夷陵上路众多,想绕都没得绕,只有固定的几条路线罢了,配合太平军的军纪素质,难度可想而知。

  苏雪妍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她轻声对徐心然说:“大帅,如今该就寝了,明日还需早起。”

  徐心然心领神会,不就是看着林婉儿有孩子了,而宋欣彤的肚子也逐渐凸起,苏雪妍自己也渐感着急。

  毕竟徐心然没问题,那么有问题的便是他,徐心然如今都即将有第二个孩子,肯定没问题,那么她便需要努力,免得让他人说闲话。

  徐心然二话不说把她扑倒床上,一夜无话,只有人本身的需求。

  次日清晨,徐心然早早地离开寝室。

  今天是大军开拔的日子,作为主帅岂能晚到。

  在他离开时,他温柔的把她放在一边,盖好被褥,轻手轻脚的离开寝室,来到内堂。

  这时代“室”和“房”是不一样的,有尊卑之说的。

  妻子住“室”,妾住“房”。因此,古人称妻子为“室人”,妾为“偏房”。

  房屋前一部分叫“堂”,堂后有墙隔开,后部就是卧室部分。其中,有的有一间内堂,内堂正后方的卧室叫“室”,东西两侧的卧室叫“房”。

  这样组成才是睡觉的地方,其他地方布局也是如此,都透漏古人尊卑有序。

  徐心然甚至废除了一些特别畸形的,把基本的无伤大雅的保留下来,但是一些习惯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不过也无所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