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从天启开始当明君

第4章 我 孤 朕!

  “殿下,到文华殿了。”见朱由校一时间愣住了,而没有动。

  英国公张维贤不由地提醒道。

  “孤知道了。”朱由校回过神来。

  只要迈入这个独属于储君使用的宫殿,就意味着,即刻起,他就要从储君的身份,转变为君主了。

  今夜,注定是一个腥风血雨的不眠夜。

  无数人都心怀各自的思想,有忠君者、有谋利者、有随波逐流者......

  可不管怎么说。

  这些人都过来到了文华殿旁。

  ——注视着朱由校的群臣,除开一同跟随他自乾清宫来到文华殿的那一部分外,还有早就等候在这里的这一部分。

  他们全部在等待朱由校进入文华殿!

  “众将听令!”张维贤一声怒吼。

  “围绕文华殿进行护卫!”

  “殿内的众位大臣和皇太孙殿下,万万不能被闲杂人等给惊扰到!”

  “听到了吗?!”

  “是!”京营将士们回答到。

  “我等必将以身家性命,助皇太孙殿下,荣登大位!”张维贤又是一声怒吼。

  “我等必将以身家性命,助皇太孙殿下,荣登大位!”

  “我等必将以身家性命,助皇太孙殿下,荣登大位!”

  ......

  京营的将士们,随之紧随着呐喊道。

  声音,直接冲出文华殿所在的大院!

  豪气,直接闯入企图阻拦朱由校登基的人之内心!

  ------

  朱由校进入文华殿内的时候,群臣已经站立好了各自的位置。

  颇有一股上早朝的感觉。

  ——群臣们分列两旁。

  朱由校则顺着众人在中间留出来的那条宽阔小道,走向了自己常坐的那把龙椅!

  ——真龙天子所坐的椅子,就是龙椅!

  “微臣参见太孙殿下!”

  “太孙万福金安!”

  百官先是拱手、再是稽首、最后四拜成礼。

  这就算问候结束了。

  拜见储君,当用此礼!

  至于说问候语一事......当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而是皇位的继承。

  所以,说得差球不多就行了、差球不多就行了。

  “殿下,臣有本奏!”登基一事,多为文臣处理。

  因此,出列的,即是文臣第一、内阁首辅、楚党党魁,方从哲!

  “奏!”朱由校同意道。

  “先帝有言,太孙殿下,深肖朕躬、贤德纯良、人品贵重,并在处理朝政一事上,游刃有余。”

  方从哲这是在通过夸赞朱由校来给后续定个基调。

  “可克承大统!”

  “应即皇帝位!”

  此即方从哲的后续!

  “然也!”又有一位重臣出列。

  “殿下,臣以为,国家大事,唯赖君主。”

  “今先帝驾崩,殿下身为皇太孙、先帝长子,理应择一良辰吉日,即皇帝位!”

  “殿下理应择一良辰吉日,即皇帝位!”此人话音刚落,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就起来了。

  此刻的文华殿内,没有一丝反对的声音了。

  从龙之功太大了。

  或者说,这块蛋糕太大了。

  完全够所有人去吃。

  所以,没必要在制造蛋糕的前提上,去搞东搞西。

  而等到将蛋糕制造结束之后,如何去分的时候呢......等到了之后再看呗!

  当下且先排排坐,一起干活!

  而非分果果,互相攻讦(jie,二声)!

  几日后,诸君再东拉西扯!

  “先帝猝然驾崩,孤未能承受住这一苦难。”朱由校眉头一皱,眼角一撇。

  泪水落下了!

  ——常言道,最好的演员都是治政家,这不,朱由校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明明才刚穿越过来,就会了演习这一招。

  果真是天生皇帝啊!

  直教群臣大赞!

  ——比方从哲这个内阁首辅强!

  “恍惚之下,未能及时作出应有的对策。”

  “一时之间竟差点让别有用心之辈扰乱了朝纲!”杂碎的西李选侍,竟然谋夺孤的帝位。

  真当朕是好欺负的吗?

  且行且珍惜吧你!

  “今孤幸得诸位国家栋梁相助,才是重回文华殿,稳坐此位置!”

  “而孤年岁十六,于国家大事上恐做出不得规矩的事情,不如就听从一下诸位大臣的意见吧。”

  文华殿内这么多人,可都瞧好了、挺好了啊。

  我可没说过登基的事情。

  是你们非要让孤登基的。

  朕年纪这么小,又不懂得什么事情,也就只好听你们的话语了。

  黄袍加身一事,全都怪尔等!

  朕只是善于纳谏罢了!

  “西李选侍,狼子野心,竟敢软禁国之长君于乾清宫内书房!”

  “并且擅自加封皇太后。”

  “其人断然不可信也!”

  “今我等肝胆臣子,万幸能够陪伴殿下左右、护佑殿下。”

  “由此,我等必将抛头颅、洒热血,以拳拳赤子之心,助殿下登基!”

  方从哲代表群臣对着朱由校回话到。

  娘的。

  太不要脸了。

  对、对、对。

  这个皇位不是你要登基的。

  而是我等非得让你登基的。

  和你无关。

  称帝非你意、但愿天下平!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

  这都是要记载在史书上的啊。

  虽说事态紧急的前提下,三辞三让不大现实。

  可一辞一让,总得来一下吧。

  否则,后人如何看得我等?

  大家都不怎么要脸?

  大家都十分要脸!

  “我等必助太孙殿下登基!”

  “我等必助太孙殿下登基!”

  ......

  群臣的应和声,又起来了。

  “众位爱卿。”朱由校伸出手来,压了压文华殿内此起彼伏的声音。

  “既然如此,就劳烦各位商议一下登基大典的事宜了。”

  “臣以为。”朱由校的话音刚落,方从哲就马上接了上去。

  “依据规章制度来处理,最为妥当。”

  好家伙,你们就这么急?

  比朕还急?

  朕还没问具体怎么登基呢,你们就主动给出了登基的战略方针?

  不过朱由校转念一想。

  也对,从龙之功嘛,怎能不急?

  “何为规章制度?”朱由校直指问题核心。

  “臣等以为。”方从哲回话道。

  “自内阁和吏部商讨来看,十月初六日,最为大吉大利。”

  “不若择定此日,殿下可否?”

  朱由校听之,暗自算了一下。

  今天是九月二十六日,然后登基为十月初六日。

  十天?

  也就刚够礼部和朕完成整个登基流程?

  急、急、急!

  太急了!

  “可!”朱由校同意了。

  后宫中的西李选侍,亦或者李康妃,势力太大,还容易作乱!

  他也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