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乌桓的数万骑兵,曹操麾下不少人将领都有些畏惧,纷纷劝说曹操,率军据守山顶,等待主力大军到来之后,再与之正面对战。然而,唯独张辽却力劝曹操,应趁着敌军刚刚集结,还未做好迎战准备,主动出击。
对此,曹操也有些犹豫,因为此战与其说是遭遇战,不如说是决战。据守山顶,等待援军,固然是较为稳妥的计策,但等自军主力到来之后,乌桓的援军也就离此不远了。
这也就意味着,辛辛苦苦折腾了几个月的奇袭战术完全落空,两军又变成大规模的正面对战了。先不说双方兵力上的差距有多大,也不说这样会造成多么惨重的伤亡。
要知道,面临持久战,深入敌后的曹军,首先要克服的,便是他们难以适应的恶劣天气。如今还不到九月份,这里却已经非常寒冷了,若是再耗上三两个月,根本不用打了,冻也要冻死了。
而且,曹军还要面临粮草补给的困难。因为进军路线的改变,之前辛辛苦苦开辟的海上运粮道,如今已起不到半点作用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曹军一个都占不到,想要获胜,几乎不可能。
“主公,敌军已快到白狼山下了,请主公发号军令,末将愿率军与之决一死战,定亲手斩下蹋顿首级,献于主公。”眼见曹操犹豫不决,张辽有些着急了,跪在地上再三恳求曹操出兵。
看着一脸战意的张辽,再看看躺在不远处,脸色蜡黄,昏迷不醒的郭嘉。曹操豁然起身,来到山顶一块巨石上,看着来势汹汹,但却毫无阵型可言的乌桓大军,曹操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
“张辽听令!”片刻之后,曹操忽然转身,对着张辽一声大喝。张辽闻言,立刻应声道:“某将在!”曹操将手中所持麾旗递给张辽道:“此战全权交由你来指挥,包括我在内,凡有不从军令者,斩!”
听闻曹操此言,张辽立刻感觉,全身上下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曹操此举,无异于将全部身家都压在了自己身上,在感觉到压力的同时,张辽心中,更是升出一股前所未有的豪迈之气。
“多谢主公,此战,末将虽死犹荣。”说完,张辽站起身来,郑重接过曹操递来的麾旗,转身对众将士道:“诸位,随我下山。”之前众将还有些惧怕,但看到曹操和张辽这副豪气万丈的样子,也都被其感染,纷纷拿起兵器,跟随张辽下山迎战了。
张辽除了个人武艺高强之外,统御骑兵的能力,在曹操麾下所有将领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主要归功于他之前的主公吕布。虽然吕布的为人不怎么样,但不可否认,其个人武力值和统领骑兵作战的能力,不说冠绝天下,也是名列前茅。
当年跟在吕布麾下,由于张辽年轻好学,又作战勇猛,吕布很是喜欢他。经常教导他一些统御骑兵作战的经验,且每次出征,都将他带在身边。等吕布诛杀董卓,割据一方后,高顺负责统领步兵,张辽主要统领骑兵,各自独当一面。
当张辽率领全军,抵达半山腰较为平缓的地带后,再次观察了乌桓大军的阵型后,底气更足。立刻下令,全军摆开鹤翼阵型,将长枪步兵一分为二,分别由徐晃和李典率领,从两侧夹击乌桓大军。
而他则和剩余将领,率领骑兵自上而下,利用速度优势,直接奔着乌桓大军的中阵而去。待张辽一声令下,众将士便一路高喊着,向山下的乌桓军冲杀而去。
面对突然冲杀而来的曹军,乌桓军顿时有些慌乱。但想到己方人多势众,便也不再畏惧,开始迎着曹军冲去,双方正式开始了一场血战。以张辽为首的几员猛将,率领最精锐的虎豹骑,完全不顾两翼左右的敌军,一路向着正前方冲杀。
乌桓的骑兵迫于曹军骑兵自上而下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不敢与之正面对抗,纷纷向两翼躲避。而从两侧包抄而来的曹军长枪兵,并不与之直接对抗,而是直接摆好枪阵,缓慢收缩围拢。
本来在平原上,即便长枪兵对骑兵有所克制,但如果凭借乌桓骑兵高效的机动性,还是能以迂回战术,对其产生一定冲击力的。然而此时,乌桓军自下而上,本就速度慢,再被张辽所率领的骑兵一冲击,纷纷向两侧躲避,速度就更为缓慢。
没有了速度的优势,乌桓骑兵在曹军长枪兵紧密严实的阵型推进下,根本无从进攻。许多乌桓骑兵,还没走到曹军阵前,就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一根根一丈多长的长枪刺下马来。
初战不利,乌桓军便开始有些慌了,但由于乌桓各部建制并不统一,号令自然也不统一,一时有些乱了阵脚。曹军则依旧沉稳推进,中军骑兵直指乌桓各部首领所在的核心阵中,两翼步兵继续向中间围拢。
站在山顶观望山下战场形势的曹操,此刻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虽然战事才刚刚开始,但曹操已经看到了结局,此战基本已无悬念。当下走到依旧陷入昏迷中的郭嘉面前,喃喃道:“奉孝,我们成功了,你一定要坚持住,回到邺城,我们好好庆贺一番。”
果然如曹操所料,此战进行了仅仅半个时辰不到,战场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反转。在张辽等人的奋勇冲杀下,乌桓大军很快被击溃,开始毫无纪律的四处逃窜。
一万多人追着四五万人打,这个场面着实壮观。眼见大势已去,乌桓各部单于也只能随着大军东逃。而之前与曹操打过交道的袁氏兄弟,早在一开始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就领着自军人马悄然后退。
面临全面溃败的敌人,张辽率兵紧追不舍,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兑现向曹操许下的承诺,一定要斩下蹋顿的首级。由于乌桓骑兵逃窜时横冲直撞,张辽的人马也被冲散不少。
眼下跟在他身边的,只有曹纯、鲜于辅,然后就是百余名虎豹骑。张郃已经被他安排在后面整顿部队,继续围杀乌桓败兵。眼看距离蹋顿已不足两百余步,一旁的曹纯忽然扭头对张辽道:“张将军,要不要比一下,看究竟谁能砍下蹋顿的首级?”
张辽闻言,扭头看了他一眼,满是血污的脸上,露出一抹好胜之意,道:“好,就赌十坛美酒!驾~”言罢,猛地一夹马腹,瞬间领先曹纯一个身位。曹纯见状,也不甘示弱,立刻打马追赶。
而此时的蹋顿在其亲卫的保护下,也正在撤退,却觉得身后莫名感到一阵寒意。下意识地扭头一看,却见一队百余人的曹军,正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疾驰而来。
蹋顿也不是无能之辈,其骁勇善战,才略过人,被族中长老誉为,可以比肩冒顿之人。眼见自己手下有几百人,数倍于追击自己的曹军,自然不愿被他们追着跑,当即下令,迎击前来追赶的曹军。
然而,蹋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遇上的对手,是曹操麾下数一数二的猛将张辽,且其所带百余骑,都是曹军最为精锐的虎豹骑。此时曹军士气正式高昂,张辽和曹纯又牟足了劲要争着取他的人头,他此时逞英雄,当真是失于算计。
正在全速追击的张辽等人,见蹋顿忽然停了下来,心中也是一惊,反倒不敢再冒然前行。放慢速度后,却发现其大军依旧呈溃败之势逃窜,只是其亲卫队,在他的率领下停止了后撤,似乎想要将自己这百余人留下。
明白了蹋顿的意图,张辽冷笑一声,再次打马前行,曹纯见状,也立刻跟了上去。鲜于辅见他二人这副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挥手,带着那百余名虎豹骑战士,紧跟了上去。
张辽手中是一柄钩镰长刀,跟关羽那柄偃月刀差不多,只是轻了少许。曹纯手中则是一杆长枪,两人几乎并驾齐驱,毫无惧色地冲向了,已距离他们不足百步的蹋顿。
眼见两人身上无半片盔甲,还有不少正在流血的伤口,满是血污的脸上根本看不清原本的样貌,远远看去,就仿佛两个来自地狱的杀神一般。围在蹋顿身边的士卒,看到越来越近的张辽等人,心中均是升起一股畏惧之意。
蹋顿见此场景,也是有些莫名地紧张,但还是握紧手中的大刀,喊道:“给我杀了他们。”在蹋顿的鼓舞下,其亲卫士卒也只好咬紧牙关,挥刀迎向了冲来的曹军。
“蹋顿小儿,拿命来!”冲到阵前的张辽,长刀一挥,借助战马的冲击力,瞬间便将最前面的三名乌桓士兵扫翻下马。同时身子从马上一跃而起,借助惯性之力,又向前冲了丈许。
在即将落地之际,张辽飞起一脚,将一名乌桓士兵踢下战马,脚尖在马背上用力一踏,身子便再次向前冲去。如此这般,转眼间,已经快要来到位于阵中的蹋顿跟前。
而曹纯见状,也不甘示弱。虽然他武艺不及张辽,但骑术精湛,身子在马背上左移右挪,手中长枪所到之处,必有一名乌桓士卒被其刺翻下马,也很快向着蹋顿逼近。
眼见张辽已经距离自己不足二十余步,此时的蹋顿已然看出,张辽的武力定然在自己之上。但他此刻已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举起手中的宽刃胡刀,准备迎接张辽的挑战。
当张辽再次将一名乌桓士卒踢下马后,他没有继续借力飞跃,而是顺势骑于马上,然后挥舞着钩镰长刀,冲向了蹋顿。面对张辽快速砍下的长刀,蹋顿并未与之硬抗,而是巧妙地往旁边一拨,刀刃便贴着其左腿劈下落空。
即便如此,蹋顿仍感觉握刀的右手虎口处,被震得微微发麻,足以见得,张辽这一刀的力度有多强。一刀落空,张辽也微微有些惊讶,心中暗道:“看来这蹋顿也非等闲之辈。”
于是,张辽便收起轻视之心,开始认真与之对战。一连过了十余招,张辽凭借武器的长度和高昂的斗志,死死压制着蹋顿,让其只能费力抵挡,毫无反击之力。
不过,张辽想要斩杀蹋顿,却也一时无法做到。两人又过了十几招,尽管蹋顿处于绝对的下风,却并未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已经激战多时的张辽,开始有些力竭,手上的攻势,明显缓了下来。
这时,张辽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大喝:“张将军,我来助你。”张辽不用回头,听声音也知道是曹纯赶到了。虽然觉得二打一有些欺负人,但为了能尽快结束战斗,他也顾不得这些了。
蹋顿本就一直勉力抵挡张辽的猛攻,此时见又来一个曹纯,心中暗自苦叫:“我命休矣!”稍一失神,手下便露出了破绽,张辽见状,立刻抓住机会,翻转刀刃,用另一侧的钩状小枝,刺在蹋顿手腕上。
蹋顿痛叫一声,手劲一松,胡刀便掉落在地。就在这时,一刀寒光闪过,蹋顿随即发出一声闷哼。缓缓低下头,看着穿胸而过的长枪,刚一开口,却是喷出一口鲜血,身子一歪,便重重摔下马去。
张辽看着倒在地上抽搐的蹋顿,深吸了一口气,手中长刀一挥,蹋顿的人头便滚落在地。曹纯也从他身体抽出长枪,顺势将其人头挑起移至张辽面前道:“张将军,你赢了。”
张辽却是微微一笑道:“是我们赢了。”说完,看了一眼周围的战况,对曹纯道:“曹将军可还有力气随我一起追杀败军?”曹纯也是微微一笑道:“本将军才刚刚热身而已。”
“那就走吧!”说完,张辽便纵马继续向前冲去,曹纯则将蹋顿的首级交给身边的一个虎豹骑道:“收好了,这是所有虎豹骑兄弟的功劳。”言罢,挥舞着长枪,前去追赶张辽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底,曹操率领前锋大军,绕道偷袭乌桓大本营柳城。在距离柳城不到二百里的地方被乌桓军发觉,双方在白狼山发起了一场遭遇战。
由于曹操的英明果决,再加上张辽等将士的奋勇拼杀,曹军在逆境中绝地反击,最后一举击溃乌桓联军,并阵斩蹋顿单于。之后,曹操下令进屠柳城,收降胡、汉二十多万人。
侥幸逃走的袁氏兄弟和楼班、乌延等其他部落单于,只带着几千人,逃到了辽东,前去投奔当地的土皇帝公孙康。九月,曹操主力大军已经到来,众将纷纷劝说曹操,应当趁着士气正盛,一举将辽东的公孙康消灭,彻底解决东北的隐患。
然而,曹操却是没有听从众人的建议,而是坚决地下令:还师邺城。曹操考虑地是,如果对公孙康用兵,他势必会和袁氏兄弟联合起来抵抗自己,即便能攻下辽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他倒是没事,郭嘉却是耗不起了。
在曹操看来,郭嘉一人,足矣抵得上千军万马。而且,他毕竟年事已高,还想指望郭嘉将来辅佐其后代。所以,辽东不灭,对于曹操而言,其实构不成什么太大的威胁。
回去的时候,曹操自然不用原路返回,而是走了原本预定的进攻路线。可即便如此,归途中,依旧有近二百里的路程没有水源。此时天寒地冻,军中乏粮,曹军补给又都在无终。
在此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曹操只能忍痛下令,杀了数千匹战马用以充饥。为了解决饮水,大军被迫在坚硬的地上,挖掘了足足三十余丈深,方才得到淡水,解决饮水问题。
一路自东北向西南而下,曹操大军终于在十月份,抵达了距离无终县不远的碣石。曹操策马上山,遥望渤海,忽然有感而发,出口成章,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观沧海》。
等曹操抵达无终后,得到了粮草补给,便下令先在此休整几日。一是因为众将士确实都太辛苦了,二是因为如今的郭嘉,已经奄奄一息了,三是曹操自己,由于过度操劳,头痛病又发作了。
这日,曹操正躺在榻上休息,守在院外的许褚忽然走了进来。曹操见状,忙坐起身来道:“可是奉孝的病情有所好转?”许褚摇摇头道:“辽东公孙康派来使者,求见主公。”
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失落,随后淡然道:“让他进来吧!”许褚应了一声,便又转身出去了。曹操微皱着眉头,一边等着来使,一边用手在自己的额头和太阳穴上,轻轻揉了起来。
很快,许褚便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其身后,还跟着四五个侍卫,那些侍卫手中,均是捧着一个方形木盒。来使见了曹操躬身一拜,道:“拜见司空大人。”
曹擦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道:“里面可是袁氏兄弟和乌桓余孽的人头?”来使闻言一惊,他没想到,曹操竟然早就猜到了自己的来意,正要开口,却听曹操又道:“回去告诉公孙康,我会封他为襄平侯,再授予他‘左将军’一职,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