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红颜录

第91章 拒送人质

汉末红颜录 响箭孤狼 5455 2024-11-15 08:19

  转过身来,看到孙权和周瑜,吴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但很快便被欢心和喜悦所代替,笑道:“权儿和公瑾来了,快进屋坐。”桥颖也赶忙低下头,略带羞涩地对两人回了一礼。

  来到屋里坐下,吴氏问道:“权儿今日来找为娘,所谓何事啊?”吴氏也是个聪明人,孙权一大早就带着周瑜来到她这里,绝非简单的看望自己。况且,看着周瑜脸上隐隐露出的一丝愁意,她知道,孙权一定是有正事要找她商量。

  自孙策去世后,孙权继承父兄旧业。由于当时孙权年龄尚小,吴氏担心他的能力,不足以担此重任。于是,身为女子的她,却不得不参与东吴的政权决策,辅佐孙权处理军国大事。并与张昭、董袭等文臣武将关系都处得很好,只为拜托他们尽心辅佐孙权。

  听完吴氏的问话,孙权脸上的笑意也逐渐消失,轻叹一声,道:“回禀母亲大人,昨日,孩儿接到陛下的诏书,让孩儿派遣族中兄弟,到许都为官。”吴氏听完,一脸了然的点了点头,然后盯着他的眼睛问道:“权儿的意思呢?”

  吴氏此言一出,周瑜也立刻将目光投向了孙权。就连端着茶壶正要倒茶的桥颖,也忍不住顿了一下,抬头看了孙权一眼,随后便又继续开始为他们沏茶了。

  见吴氏和周瑜都看着自己,孙权苦笑一声,道:“孩儿自然知道,这定是曹操的意思,他是怕我孙家在江东坐大。此番让陛下下诏,名为照顾我孙家族人,实际却是让我送族人前往许都为人质,日后好制约我孙家。”

  周瑜听完,脸上露出一抹欣慰,在他看来,起码孙权看透了此事的本质。吴氏也微笑着点点头,道:“既然我儿什么都明白,为何还要为娘帮你抉择呢?”孙权面露难色道:“孩儿自不愿送人质到许都去,可昨日张长史等一众文臣,却劝谏孩儿,眼下江东还未完全稳定下来,不宜直接与曹操决裂。”

  听完孙权此言,吴氏还未说什么,周瑜便按耐不住了,急道:“主公可知,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的边上时,地方不足百里。但他的后辈贤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域,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其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

  孙权也读过不少古籍,自然知道此事,便微微点了点头。周瑜见状,又道:“主公继承父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披靡,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听周瑜说完这些,孙权内心那股不甘之意更盛,却还是有些犹豫道:“虽我军实力强大,但与曹操相比,还是相差不少,若真如张长史他们所言,惹怒了曹操,他挥兵南下,我等可有把握与之相抗?”

  周瑜闻言,立刻反驳他道:“若我们送了人质,就能保全安稳了吗?曹操是什么人,就算我们给他送了人质,得到的也不过是一方侯印,几个奴仆,几辆马车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顿了一下,周瑜继续道:“况且,一旦我们送去人质,必处处受制于曹操,还不得不与他相呼应。若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百姓倒也罢了,可若他骄纵自大,图谋不轨,我等岂不要与他共同背负骂名。所以,无论曹操将来如何作为,主公只需静待天命即可,何必要送质于人呢?”

  “至于张长史他们所担心的,曹操若真敢挥师南下,末将不才,愿亲率大军与之对战,定教他有来无回。”周瑜此番慷慨之言,算是说到孙权的心坎儿里了。忍不住拉住周瑜的手,道:“公瑾兄,我明白了。”

  对于送人质一事,孙权本就心有抵触。只是碍于张昭等人的劝谏,再加上考虑到自身实力,确实与曹操相差不少,这才有所犹豫。今日单独带着周瑜来见吴氏,就是想听听吴氏的想法,好让自己能下定决心。

  只是他没想到,吴氏还没发表意见,周瑜就忍不住了。而他这一番详细的分析,更是直接将孙权说动了。吴氏看着孙权的样子,欣慰地点点头道:“看来权儿已经有了决断,那为娘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想提醒你一句。”

  孙权闻言,忙道:“母亲大人请讲。”吴氏轻叹一声,道:“公瑾比你兄长只小一个月,为娘一向把他当作亲儿一样看待,你也应当把他当作亲兄长一样,凡事多与他商议,他定不会害你。”

  周瑜闻言,大为感动,忙道:“多谢老夫人信任,公瑾定会全力辅佐主公,建立不世功业,不负孙老将军和伯符在天之灵。”孙权闻言,也重重地点点头,道:“孩儿定当谨遵母亲教诲,日后遇事,多向公瑾兄请教。”

  吴氏点点头,又道:“还有,如今你也二十岁了,该独立掌管军政大事了。为娘毕竟是一介女流之辈,日后再有什么大事,除非迫不得已,不必再找为娘商议了。有公瑾和张长史他们辅佐,为娘相信,你定可做的,比你父亲和兄长更好。”

  孙权闻言,再次点点头道:“孩儿明白了,回去后,孩儿便召集众人,向他们表明孩儿的态度,绝不向曹操示弱。”周瑜闻言,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一扭头,当看到坐在吴氏身边的桥颖时,忍不住微微一愣。

  此时,三人这才注意到,一直在旁边默默帮他们沏茶的桥颖,竟早已泪流满面。“嫂嫂,你怎么了?”孙权也发觉到桥颖的异常,忙关心问道。桥颖闻言,忙伸手去擦脸上的泪水,哽咽道:“没事,就是见仲谋这般英明果断,替你高兴。”

  吴氏却是知道,方才他们的对话,让桥颖又想起了孙策,故悲从中来。便对孙权和周瑜道:“好了,既然权儿已经有了决断,那便回去吧!为娘方才修剪花枝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孙权闻言,看了一眼还在低头默默流泪的桥颖,心中也猜到一些。便起身道:“如此,母亲大人便好好休息吧!孩儿告退。”周瑜心中自然更是明白,却也没说什么,同样立刻起身对吴氏行了一礼,便和孙权一起离开了。

  见他二人离开,吴氏这才一脸慈爱地对桥颖道:“伯符在天之灵,若是看到权儿,如今愈发的成熟沉稳,定也会很高兴的。只是苦了颖儿你了,为娘真的觉得对不起你。”说完,抬手在她满是泪水的脸上轻抚起来。

  “颖儿说过了,颖儿不苦,母亲不必觉得亏欠颖儿。”桥颖努力想止住不断落下的眼泪,可她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原本她以为,已经过去快两年了,自己对孙策的思念会稍淡一些。却没想到,只要提到孙策的名字,她还是会忍不住崩溃。

  虽然两人成婚才不到半年,但孙策俊朗潇洒的样子,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他人意见,又善于用人,非常具有个人魅力。桥颖虽是在他攻破皖城后,被半强娶而来的。但孙策对她却是极为宠爱,而她对孙策,也是倾心相爱。

  然而,天意弄人。这个短短数年,就平定了江东六郡,为日后东吴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霸王孙策。没有像当年的楚霸王一样,在沙场上战到力竭,壮烈自刎。却是惨遭暗杀,含恨而亡,当真是可悲可泣。

  而身为孙策的新婚妻子,不到二十岁,成亲半年就做了寡妇。换做一般人家的女子,基本都会改嫁,但桥颖却没有。为了孙策临终前的嘱托,这个不到二十岁的柔弱女子,硬是将自己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孙家,当真值得敬佩。

  回到自己府院,正在擦拭一架古琴的桥婉,见到周瑜回来,忙站起身来道:“夫君回来了。”周瑜对其微微一笑,道:“夫人又再为为夫擦琴呢!”桥婉娇羞道:“虽然夫君因国事繁重,已有多日不曾抚琴,但妾身还是想要让它时刻保持干净,以防夫君某日想要抚琴,却沾满灰尘。”

  周瑜闻言,微微一笑,道:“夫人有心了,今日为夫正好有些闲暇时间,就为夫人献上一曲如何?”桥婉闻言大喜,忙道:“妾身深感荣幸。”周瑜笑着来到她身边,将已经被擦拭干净的古琴置于身前。

  简单试了几下音,修长的手指,便开始在琴弦上游走起来。同时,一阵令人沉醉的悠扬旋律,便自周瑜的府邸飘出。桥婉则坐在周瑜身旁,侧着头,一脸陶醉地望着他,心中满是欢喜。

  一曲奏罢!桥婉意犹未尽地说道:“夫君的琴艺,还是如此高超,妾身都沉醉其中了。”周瑜轻声一笑,伸手将她揽入怀中,道:“自伯符兄遇害之后,这一年多来,为夫忙于正事,对夫人的关心多有疏忽,让夫人受委屈了。”

  桥婉闻言,心中很是感动,却道:“妾身不委屈,夫君辅佐孙将军建功立业,妾身自然全力支持。”周瑜亦是感动地点点头道:“当初感觉主公尚还年幼,许多事为夫都必亲力亲为。如今发现,主公已经变得愈发成熟稳重,为夫也可省心些了,日后定多挤出些时间来陪陪夫人。”

  听完周瑜此言,桥婉甚是开心,将头靠在他胸膛道:“只要夫君心里能想着妾身,就够了,比起姐姐来,妾身已经很幸福了。”提起桥颖,周瑜忍不住又想起了孙策。不过,不知为何,萧筱的身影,也不自觉地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见他不说话,桥婉不由抬头看向了周瑜,见他正皱着眉头,一脸的凝重。忙道:“对不起夫君,又让你想起姐夫了。”桥婉猜的没错,周瑜确实是想起了孙策。不过,她却不知,此时周瑜心中想的,却是萧筱。

  自从知道萧筱是郭嘉的夫人后,周瑜便对她有了异样的看法。甚至一度怀疑,萧筱其实就是曹操安排在江东的细作。毕竟派女人来当细作,极不容易被人怀疑。当初第一次在庐江碰到她时,虽然周瑜还未正式投效孙策,但也完全没有往她是个细作这方面想。

  而且,对于孙策被暗杀一事,周瑜始终怀疑是曹操蓄谋设计的。因为暗杀孙策之人,虽然确实都是许贡的门客,但当时距离孙策杀害许贡,已经过去近三年了。

  三年的时间里,许贡的门客都没找到机会刺杀孙策。为何三年后,偏偏就在孙策打算趁着曹操与袁绍决战官渡,率兵偷袭许都之时,就被刺客抓住机会暗杀了呢?这未免也太过于巧合了吧!

  况且,孙策想要偷袭许都的消息,虽然做了保密工作,但依然被泄漏出去了,曹操也不可能不知道此事。然而,曹操之后的反应如何呢?居然完全不为所动,没有调一兵一卒回许都,好似完全不担心许都会被偷袭一般。

  再加上孙策遇刺后,他又在回吴郡的途中碰到了萧筱。种种事件的巧合,都不得不让周瑜怀疑,是曹操安排萧筱来江东,并雇人暗杀孙策的。所以,现在周瑜心中很是郁闷,这已然成为了他的一块儿心病。

  他不敢相信,自己当初诚心帮助的女子,竟会是敌军的细作,更是杀害他义兄的凶手。他恨不得现在立刻就出现在萧筱身边,当面质问她,是否真的是曹操的细作,而孙策,究竟是不是她害死的。

  胡思乱想了半天,周瑜终于受不了了,推开怀中的桥婉,沉声道:“我要亲自去趟许都。”“什么?夫君要去许都,有何要紧事,必须要夫君亲自去呢?”桥婉闻言,大为惊慌,一脸紧张地看着周瑜。

  见桥婉如此紧张,周瑜扶着她的肩膀,安慰她道:“夫人不必担心,为夫只是想找某人当面问清楚一些事情,不然为夫心中抑郁,始终无法释怀。”桥婉听完,忙道:“那妾身陪你一起去。”

  周瑜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却是摇摇头道:“此行路途遥远,且很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夫人还是在家等着为夫回来吧!”桥婉急道:“既是如此,那妾身便更要陪着夫君一同前往了。”

  看着桥婉焦急且坚定的目光,周瑜沉思了片刻,终于点点头道:“好吧!那夫人今日便收拾一下,为夫先去主公那里汇报一声。若无意外,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争取早去早回。”说完,便立刻起身,出了府邸。

  “什么?公瑾兄要只身前往许都?”刚刚将自己拒绝送人质给曹操的事,宣布给众人知道后。待众人散去,孙权还未来得及坐下喝口茶,就被匆匆寻他而来的周瑜的一句话给惊到了,不由满脸疑惑地望着他。

  周瑜郑重地点点头道:“眼下军中正好没什么大事,我此去尽量速去速回,争取两个月内赶回来。”孙权依旧不解道:“何事非要公瑾兄亲自跑去许都一趟呢?”周瑜沉声道:“事关你兄长伯符的死因,我必须当面找一个人问清楚,否则,无论如何,我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虽然孙策已经去世两年,但孙权却知道,在周瑜心中,一直都对孙策的死耿耿于怀。除了因为孙策与周瑜的关系,甚至比跟他这个亲弟弟的感情都好。还有一点就是,他始终怀疑,孙策的死,另有阴谋。

  见周瑜铁了心要去许都,孙权明白,不让他把心事了了,日后恐也会受此事影响。当下轻叹一声道:“既然公瑾兄主意已决,那我便不再阻拦,我会派一队精兵,暗中保护公瑾兄。”

  周瑜闻言忙道:“多谢主公好意,只是此行不宜张扬,我与夫人乔装而行便可。”孙权见状,只得道:“如此,公瑾兄一路小心。”顿了一下又道:“若查不出什么来,不必勉强,我已失去亲兄,不想公瑾兄再遇到什么不测。”

  听闻孙权此言,周瑜也郑重点了点头道:“主公请放心,我自有分寸。”既已如此,孙权便不再多劝,又叮嘱了他几句,便让他离开了。看着周瑜离去的背影,孙权发出一声长叹,道:“兄长,希望你在天之灵,保佑公瑾兄能平安归来。”

  从孙权的府邸出来后,周瑜并未直接回自己府邸,而是去了军营。离开之前,他要将一些军中事宜安排一下,顺便去拜访一下程普等老将。让他们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协助孙权处理好军中各项事宜。

  虽然知道时间长了,人们早晚会发现。但周瑜在离开之前,还是又特意跑去孙权还有个别人那里交代了一下,尽量隐瞒自己离开吴郡的消息。待确定一切后续事宜,都安排妥当之后,翌日清早,周瑜便带着乔装打扮过的桥婉,悄然离开了吴郡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