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自觉休息妥当,时候差不多了,大臣们也被晾得差不多了,正欲出门,便接到了来自尚书令的求见。
“何事?”
召进来的尚书令一进来就面对始皇帝的威压,尚书令自然也明白气氛为何这般可怖,自己是被陛下当成了出头鸟。好在当他递上上郡刚至的文书后,偏殿内的空气好似才重新通畅。
尚书令见竹简递了上去,便欲离开,但却被始皇帝叫住了。
“怎的是你送来,不是中车府令送来?”
始皇帝将目光从摊开的竹简上移开,聚焦在尚书令身上。
尚书令伸手摸过额角不存在的虚汗,如实回道:“本来中车府令大人就想呈送而来,但上卿蒙毅不许,以为越职,故命其转交于少府。而臣遵少府命,向上通禀。”
“朕知道了,爱卿回去吧。”
始皇帝语气一松。
随着尚书令的离去,始皇帝重新将视线移回竹简,“......臣愿举赵铭为中书谒者令。”
一般来说,少府掌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算是皇帝的私臣,几乎没有人会贸然推举他人任职少府属官。
这是来自长子的试探么?
始皇帝眉头紧皱,不觉地将手伸上去抚摸,想要借此摸清楚扶苏的心思。
咦?
始皇帝眼神一凝,指尖传来的触感有些粘,收回指尖一看。果不其然,上面留下了淡淡的墨渍。
这是今日新书之作,不是出自长子之手!
那会是何人伪作?
事情越来越复杂了呢。
始皇帝再度阖上双眼,闭目养神,他倒要看看这些人还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惊喜。
一刻之后,始皇帝起身,面露一抹失望,他并没有如愿等来后续。
你们不来,那就由朕来会会诸位爱卿了。
随着始皇帝重回正殿上位,新一轮的廷议便开始了。这次始皇帝决定主动出击,“朕之少府,缺官久矣,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良人推选?”
这......
殿内诸位大臣们纷纷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左丞相,你可有良人推举呐?”见许久无人应声,始皇帝亲自下场,点了李斯,聊起了家常,“朕听闻爱卿幼子还有几日便及冠了,何不举他进宫,从少府诸丞做起。”
面对陛下略带笑意的脸庞,李斯只感到深深的寒意。
“陛下宠信,臣倍感荣幸。可幼子顽劣,难担陛下美意。”
始皇帝虽在跟李斯讲话,但视线却停留在冯去疾、冯劫二人身上。见二人并未有出言相助的倾向,于是稍稍消除了心头的怀疑。即便是缓和了语声,但依旧让李斯冷汗直冒。
“常言道,养不教,父之过。不过,常言亦有其无理之处。爱卿常年忙于公事,无暇顾及家中,倒也是情有可原。”
好在始皇帝将话停住了,不然李斯还真怕陛下让其卸权归家。
“陛下此言,令臣动容。”
李斯赶紧俯身拜谢。
话毕,始皇帝颔首,目光扫过大臣,又问了一遍,“诸位爱卿可有良人推选呐?”
这才有人出来推举,不过推举的官缺是将作少府的属官校令。校令主掌营建,所属多为刑徒,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营建骊山陵和阿旁宫。校令其职倒也不算过于敏感,所以才有人愿意斗胆举荐,同时试探一下始皇帝的态度。
见始皇帝并未露出不满之色,其余诸位大臣都纷纷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上推举人才。
对此,始皇帝只是默默记下名字,并未作出相应的回应,因此不少人已经发现了事有蹊跷,选择了闭嘴保身。本就稀稀拉拉的举荐声再度匿入了寂静。
但这期间少府的神色还是被始皇帝看在眼里,于是出声点道。
“少府。”
被始皇帝呼名的少府应声而出,“爱卿,朕想问问你的意见。这些大臣所推之人你可满意?”
“陛下满意,臣便满意。”少府不敢直言回答。
始皇帝笑笑,转而说起了其他事,“朕甄选的三十位开田中尉中,要么了无音讯,要么便是诉苦之书。唯有出自少府的章邯连报喜讯,朕甚是欣慰啊。”
少府不知陛下何出此言,只得应道,“章邯连跳三级,全赖陛下拔擢。陛下慧眼,臣远不及也。”
始皇帝笑而不语,片刻后才说道:“爱卿的眼光也未必差到哪里去,朕听闻爱卿可是将自家小女许给了章邯。”
接着话锋一转,切入正题,“自章邯出任开田中尉,这中书谒者令一职便空缺了下来,不知少府可有人选?”
闻言,少府视线下移,盯着自己的脚尖,不敢有丝毫的偏移。
此时的少府了然,陛下就是专门冲着自己来的。心中不由地埋怨起了赵高,自作聪明什么?还不是被陛下发现了。
“陛下,臣以为上郡郡守赵寿之子赵铭可担其责。”
赵高出列,为其解了围。
李斯诧异地回过头,一瞬间他便明白了陛下为何一反常态,先是逼问自己,再是逼问少府。
冯去疾也隐隐猜出了赵高是方才闹剧的始作俑者,与李斯对视一眼。
蒙毅从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急忙上前反驳,“臣反对。禁中之事,岂容外人插足。还请陛下从内侍中挑选。”
不过蒙毅的理由也是站不大住脚跟的,毕竟宫中也养了不少来自六国王室的宦人,他们也很难说是自己人。
不需要赵高出声,赵婴便出列反驳道:“陛下,这上郡赵氏可算不得外人。”
这时,冯去疾出来打个哈哈,“陛下,恕臣寡闻,不知赵铭其人。还请陛下让中车府令为臣等介绍一番,臣等也好有所参考。”
始皇帝眯着眼,不知目光飘向了何处,殿内的大臣们顿时倍感压力。
“少府,你觉得赵铭如何啊?”
始皇帝的视线随着声音一同向少府而去,如果卷起的骇浪狠狠得拍打着岸岩。
可少府并不像岸岩那般坚磐,一瞬之间他就被压弯了腰杆,介于半躬半立之间。
“臣不知。”
一句不知显然道出了不少东西。
始皇帝了然,这才转向赵高,“那就由朕来给诸爱卿介绍。赵铭乃赵寿独子,师从其父,颇有才干。只是赵寿老来得子,对其甚是喜爱,故一直养在身边,未许其出仕。公子闻之,怜其才华,故而荐之。
中车府令,可是如此啊?”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一惊,顿感风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