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竟是公子扶苏

第70章 阴谋图现

  “哼!”

  赵寿冷哼一声,将徙泾县县令的上书拍在案上,楠木制成的案台竟然炸响出铜鼓之声,惊得一旁侍立的小吏们侧目。

  “郡守,发生何事了?”

  居右而坐郡丞很是诧异,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引起喜怒不形于色的郡守这般置气。

  “喏。”

  赵寿将竹简往右边一摔,“历郡丞,你看看,真是太过分了!”说罢,愈想愈气,起身来到窗前朝凭栏狠狠地按下去。

  历阳皱着眉头来到了郡守的案前,捧起了徙泾县县令的上书:“......昨夜开田中尉至,而驿站被人用污血泼染,似行巫坏之。其谋尚不可知,故告之郡守,望郡守教之......”

  “这......”历阳放下竹简,来到郡守身旁,看了看身旁的几位小吏,在其耳边说道,“这恐怕是那些人的警告。阳请郡守告之公子,使兵卒护之,以免......”

  “哼!”

  赵寿再度冷哼,打断了郡丞的后续,转身怒喝,“他们敢!”

  这开田中尉乃始皇帝亲授,代表的是朝廷。若真被那群豪强害死,那不正好落了口舌,以始皇帝的性格必然会选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的双败俱伤的策略。这于朝廷和地方都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确实不敢,但或可效苏秦......若是如此,岂不是两难。”历阳说到关键处,故意隐去了声音,以意会之。他这里暗示的便是苏秦借刀杀人之计。

  经过历阳这么一说,赵寿却想得更远了,或许徙泾县的豪强意不在此。因为郡丞的反应和处置倒也算是中规中矩,并无纰漏。但往往这样才令他不得不多想,或许这就是他们所想要的呢?

  “开田中尉现在何地?”

  赵寿转身朝郡丞问道。

  “上书未明,阳不知。”

  历阳跟着郡守,来到了他的座位旁,侍立在其左右。

  “你若是开田中尉,会如何?”

  “唔......”

  历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留,则查清真相,将肇事之人依律惩处。不过其中耗时就无法得知,这或许正遂了徙泾县豪强的意,用小事而绊住了开田中尉,使其无法专于一事。走,则此事大概率无疾而终,显出懦弱之象,以后的开田之事更加艰巨,更易被其拿捏。

  这是试探!

  “还请郡守定夺。”历阳想到了一些,但不敢保证就是郡守所想。

  赵寿此时已经恢复了古波不惊的模样,方才他之所以勃然大怒就是因为他没想到徙泾县的豪强竟会使得这般下作的手段。

  “事必专,则可成矣。历郡丞觉得此事如何处理啊?”

  开田中尉显然不能被此事绊住,所以必须得有人专人专事调查巫术之事。目前来说,徙泾县县令不可轻信,所以得另派外人处之,而历阳就是赵寿心中的人选。

  “阳不才,愿一试。”

  历阳听出了郡守的意思,果断接下了任务,引得旁人侧目。

  在其他官吏看来,这件事干系颇大,很难厘清,反而容易招致仇恨,影响自己未来的仕途。不过在历阳看来,这很简单,根本不用查出究竟是谁干的,只需要大张旗鼓地去查,吸引住徙泾县豪强甚至是上郡地方豪强的注意力,使得开田中尉能够脱身,且能安心专事那便即可。

  而且,郡守已与公子交好,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升入朝廷。现在打好关系,甘做苦力,将来郡守高升,多半会举荐自己弥补空缺。

  “历郡丞,你想怎么查。”

  赵寿还是得考教一番,以免出了什么差池。

  “阳暂无头绪,只能尽力而为。不过驿站为官所,或可从此处入手。”历阳被问起,自然不能说出自己心中的小九九,还是规规矩矩地回答。

  “不错。”

  赵寿点点头后又问道,“若是无果,又当如何?”

  “唔......”历阳大抵是知道了郡守的意思,与自己不谋而合,但是自己不能暴露出来,不然就显得很是刻意了。于是拱手,作倾耳聆听状,“还请郡守教我。”

  “呵呵呵~”

  赵寿抚须而笑,“你过来。”

  历阳上前,躬身近乎与地平直,将耳伸向郡守,“查便有果,岂会无果?”赵寿拍了拍他的肩膀,耳提面命,“你可要切记。”

  历阳这才“恍然”,“阳明白了。”

  嘱咐好下属,赵寿收拾收拾,就乘车往公子居处赶去,他要将此事报于公子。而正堂的一个卒史也借着出恭的理由离开了郡府......

  “历郡丞居然自告奋勇地揽下了这个活?”

  一处豪邸内,一位富态的中年人有些吃惊。他们当中不少人都猜到了赵寿会派专人前去处置,但没想到是历阳。

  在中年人的预估中,赵寿或许会选择他们安插在郡府的那几个官吏,毕竟郡守想要支走他们很久了,一直都未找到合理的藉口,而当下不就是一个好机会吗?

  棋差半子!

  中年人虽然懊悔,但很快就收敛了心神,凡事都会意外,更何况赵寿的庙算之能他是领教过的。

  “你可与历阳相熟?”

  中年人沉吟片刻后,便对历阳的想法有所猜测。

  那位卒史轻轻摇头,告密之事尚可在他灵活的底线之内,而暴露在外使人得知,则就在他的底线之外了,更何况郡守和郡丞本就对他有所猜疑。

  “唉~”

  中年人表露出失望的神色,然后取出串好一贯铜钱,“有劳了。”

  “多谢乐官大夫。”卒史眼睛一下就被吸引,忙不迭地将一贯铜钱掂在手中,“那我就告退了。”

  “嗯。”

  乐官大夫冷淡地从鼻腔里发声回了一句,每次他都会被卒史喜财的丑态所恶,但每次又只能无奈与他做交易。

  卒史走后,乐官大夫才张开微阖的双眼,吐出一口郁结在胸口的浊气。

  乐官大夫名为乐缮,官大夫是他的爵位,其祖可追溯到魏文侯手下名将乐羊。不同于后来的灵寿乐氏,燕国名将乐毅那一支,乐缮这一支一直深耕在魏国西河之地,直到被秦国所并。

  “乐氏宅地皆为先祖所辟,我岂能拱手让于他人?”乐缮及其一些旧魏豪强大多看出了扶苏的意图,而开田中尉的设立更是证实了。

  “六世秦王都未曾动摇我等,公子你能吗?”

  乐缮自言自语,幽幽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狠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