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从戎说到这里对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个人笑着说历史发展就是这样的,很难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是无法抗拒社会向前走的。我是学道之人,也就此和你们所写真心话。比如人的命运,则是由命和运两部分组成的。其实我和你们说这些已然是在泄露天机了,你们切不可听完后去外边胡说。我告诉你们这些,也是为了你们今后在朝廷官场上能够很好趋避厉害,更好造福于民。你们若在外不检点而招惹出是非来,到时候我可真是爱莫能助啊!田千秋、鲁吉阳、籍兴三人闻言连忙站起对他拱手讲谨遵定国公教诲了,我们守口如瓶,小心行事。三个人坐下后,田千秋有些不解地问您为何说人的命运是由命和运两部分组成的?他晓得田千秋毕竟是读书人出身,遇事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便又笑着对田千秋说道今天正好时间还早,那我就给你们再多说几句。说着话他用手一指田千秋讲道你就是饱读诗书走入仕做官这条路的人,这就是你的命。而你凭此生活吃饭。但你后世十几年后件飞黄腾达,最终做到大汉朝的丞相,这是你的运。人不可与命争但可以改变运的,这其中的关系是辩证的,十分有意思。你的运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依靠自身的实力来营造的,而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牢牢去抓住这种运,让它变得尽可能长一些。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咱们就说田玢。田玢也是个读书人,且巧于文辞。当初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还只是个郎官。他经常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的时候经常时跪时起,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样。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由于姐姐王娡被册封为了皇后,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书籍,王娡认为他有才能。
汉景帝后三年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王娡称制。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则被封为武安侯。田蚡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
建元元年咱们现如今这位皇帝陛下登基后,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拜太尉,可谓平步青云一时间在朝堂之上风光无限,令满朝文武和王公贵族争相前去攀附。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因病免职,汉武帝酝酿安排丞相和太尉。籍福劝田蚡说:“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归附他。现在您刚刚发迹,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让给魏其侯。魏其侯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的,您还有让相位给贤者的好名声。”田蚡于是就委婉地告诉王太后暗示汉武帝,于是汉武帝便任命窦婴当丞相,田蚡当太尉。籍福去向窦婴道贺,提醒他说:“您的天性是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当今好人称赞您,所以您当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坏人,坏人相当多,他们也会毁谤您的。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坏人,那么您丞相的职位就可以保持长久。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马上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窦婴不听从他的话。窦婴和田蚡都爱好儒家学说,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把鲁国人申培迎到长安来,准备设立明堂,命令列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废除关禁,按照礼法来规定吉凶的服饰和制度,以此来表明太平的气象。同时检举谴责窦氏家族和皇族成员中品德不好的人,开除他们的族籍。这时诸外戚中的列侯,大多娶公主为妻,因此也都以此作为借口挡箭牌,各自滞留长安都不想回到各自的封地中去。
因为这个缘故,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窦婴、田蚡、赵绾、王臧等人则努力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的学说,因此窦太后更加不喜欢窦婴等人。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汉武帝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窦太后大怒,罢免并驱逐了赵绾、王臧等人,还解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职务,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窦婴、田蚡从此以列侯的身份闲居家中。田蚡虽然不担任官职,但因为王太后的缘故,仍然受到汉武帝的宠信,多次议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天下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窦婴而归附了田蚡,田蚡日益骄横起来。
建元六年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于是任用田蚡担任丞相,任用大司农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天下的士人有郡守和诸侯王,就更加依附田蚡了。田蚡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是刚一出生就很尊贵。他又认为当时的诸侯王都年纪大了,汉武帝刚刚即位,年纪很轻,自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担任朝廷的丞相,如果不狠狠地整顿一番,用礼法来使他们屈服,天下人就不会服服贴贴的。在那时候,田蚡入朝廷奏事,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所说的话汉武帝都听,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一下子提拨到二千石级,把汉武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上。汉武帝于是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朕也想任命几个官呢。”田蚡曾经要求把考工官署的地盘划给自己扩建住宅,汉武帝生气地说:“你何不把武器库也取走。”从这以后才收敛一些。有一次,他请客人宴饮,让他的兄长盖侯南向坐,自己却东向坐,认为丞相尊贵,不可以因为是兄长就私下委曲自己。田蚡从此更加骄纵,他修建住宅,其规模、豪华超过了所有的贵族的府第。田地庄园都极其肥沃,他派到各郡县去购买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络绎不绝。前堂摆投着钟鼓,竖立着曲柄长幡,在后房的美女数以百计。诸侯奉送给他的珍宝金玉、狗马和玩好器物,数也数不清。元光三年,黄河改道南流,十六郡遭严重水灾,他因封邑鄃(今山东平原)在旧河道以北,没有受到水灾,力阻治理,使治河工作停止二十年之久。窦婴自从窦太后去世后,被汉武帝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夫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窦婴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夫格外厚待。
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田蚡。田蚡随口说:“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现在服丧不便前往。”灌夫说:“您竟肯屈驾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田蚡答应了。灌夫详细地告诉了窦婴,就像他对田蚡所说的那样。窦婴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子,布置帷帐,准备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天刚亮,就让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候。等到中午,不见田蚡到来。窦婴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这件事?”灌夫很不高兴,说:“我灌夫不嫌丧服在身而应他之约,他应该来。”于是便驾车,亲自前往迎接田蚡。田蚡之前只不过开玩笑似地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来赴宴的意思。等到灌夫来到门前,田蚡还在睡觉。于是灌夫进门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妇备办了酒食,从早晨到现在,没敢吃一点东西。”田蚡装作惊讶地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跟你说的话。”便驾车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毕邀请田蚡,田蚡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话讽刺他。窦婴便扶灌夫离去,向田蚡表示了歉意。田蚡一直喝到天黑,尽欢才离去。田蚡曾经派籍福去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窦婴大为怨恨地说:“我虽然被废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怎么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地呢。”不答应。灌夫听说后,也生气,大骂籍福。籍福不愿两人有隔阂,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田蚡道歉说:“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还不能忍耐吗,姑且等待着吧。”不久,田蚡听说窦婴和灌夫实际是愤怒而不肯让给田地,也很生气地说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人,我救了他的命。
我服事魏其侯没有不听从他的,为什么他竟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再说灌夫为什么要干预呢?我不敢再要这块田地了。田蚡从此十分怨恨灌夫、窦婴。元光四年的春天,田蚡向汉武帝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汉武帝查办。汉武帝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田蚡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同年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王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窦婴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窦婴说:“事情已经和解了。”硬拉他一道去。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儿,窦婴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窦婴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兴。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田蚡不肯答应。敬酒敬到临汝侯灌贤,灌贤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灌贤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田蚡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宫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座客们见不妙便起身上厕所,渐渐离去。
窦婴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出去。田蚡于是发火道:“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弹劾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之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窦婴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田蚡的属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田蚡的秘事。窦婴挺身而出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魏其侯说:“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汉武帝。汉武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窦婴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赏赐窦婴一同进餐,说道:“到东朝去公开辩论这件事。”窦婴到东宫,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酗酒获罪,而田蚡却拿别的罪来诬陷灌夫。田蚡接着又竭力诋毁灌夫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窦婴思忖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便攻击田蚡的短处。田蚡说:“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
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低头在地上画,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汉武帝向在朝的大臣问道:“他们两人的话谁的对呢?”当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主爵都尉汲黯认为窦婴对。内史郑当时也认为窦婴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汉武帝。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汉武帝怒斥郑当时说:“你平日多次说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长处和短处,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将一并杀掉你们这些人。”于是起身罢朝,进入宫内侍俸王太后进餐。王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探听消息,他们把廷辩的情况详细地报告了王太后。王太后发火了,不吃饭,说:“现在我还活着,别人竟敢都作践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再说皇帝怎么能像石头人一样自己不做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信赖吗?”汉武帝道歉说:“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这时郎中令石建向汉武帝分别陈述了窦婴、田蚡两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