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王冠与红颜

第52章 拉开战幕

王冠与红颜 尘惜雪 3367 2024-11-15 07:49

  咸阳秦宫

  风烛残年的昭襄王端坐于王座之上,一众王公大臣在下面分两列站班,原来是秦国的朝议之时。

  “启禀大王,我大秦与楚国战事一触即发,然而我秦军战神,武安君白起却不知因为何故,被弃之不用。司马错将军虽也是当世良将,然其历来统兵不过十万之巨,如今将国家半数军队悉数交予他手,一旦有所闪失,追悔莫及也。”老迈的左相姜不韦道。

  “左相真是年纪大了,就连这记忆力也衰退了。关于弃用武安君一事,之前便有过议论。此次对楚国征战,事关重大,各位文臣武将均须倾尽全力,以保成功。父王令我全权负责此事,我便让武安君安排押运粮草,他一口回绝;我让其检阅军队以鼓舞军心,他又一口回绝;我又让其去赵国边境检查防御工事,他还一口回绝。武安君还对我说他只会领兵在战场冲锋,不会它事。武安君此举,不仅是不将我放在眼里,也是目无父王!”秦太子一阵慷慨激昂道。

  “武安君此人,一贯如此,还望太子殿下不要计较。何况武安君虽有点恃才傲物,然其却为我大秦立下汗马功劳,大王也是爱惜武安君之才,所以除却军事指挥,其他一应事等,皆不曾交予他做,长久以来他已形成习惯,恐怕这才会惹怒太子吧。”右相甘罗缓缓道。

  “这么说来,是本太子的不是了?还是父王的不是?武安君如此大搞特殊,于我秦军其他有功将军而言,实乃不公平之事。长此以往,定会让其他将领寒心,还望父王明鉴。”秦太子继续说着。

  “咳咳咳,好了,太子和诸卿不要争论了。太子为国家储君,又得孤命令,全权负责对楚国征战一事,所以包括武安君在内的诸卿须得听其指挥,服从安排,不然政令自乱,何以灭楚?而诸卿包括武安君,有很多已襄助本王多年,一向忠心体国,对他们的任用,太子也应当慎之又慎。就武安君而言,其为大秦已征战多年,让他休息一阵也好,万一前线战事稍有不利,再派他亲临前线,相信以他只能,必会扭转乾坤。况且不日之前孤已传令司马错,让其大举进攻了。”秦国说完这一大段话,已是气喘吁吁,疲惫不已。

  “谨遵大王旨意!”太子及一干大臣齐声道。

  “退朝吧。”秦王说罢,被人搀扶下去休息了,一众王公大臣也都退去。

  秦楚前线

  秦楚两国大军已在这漫长的边境线上全面交战了,上十万人绞杀在一起,场面极为震撼。厮杀声,呐喊声响彻天地,鲜血填满了大地上的沟沟壑壑。到了日落时分,双方鸣金收兵,各自打扫战场,收集尸体。战场虽然已经寂静了下来,空气中的浓烈血腥味却经久不散。

  秦军大营内,元帅司马错正在听取手下将领的汇报。一将领说道:“启禀元帅,经过清点,我军阵亡士卒将近一万,受轻伤者也有两万之多。”

  “知道了,对面楚军伤亡情况怎样?”司马错问道。

  “楚军战力相比我军,大大不如。虽然楚军详细伤亡情况不得而知,不过经过我等粗略估计,至少是我军双倍之数。”这名将领答道。

  “本帅知晓了。明日再多投入一些人马,对楚军发动更猛烈的进攻。”司马错吩咐道。

  之后的两天,秦军仿佛得了失心疯般,不断增加一线兵力,丝毫不顾伤亡。对面楚军迫于无奈,也只得增兵应对,秦楚边境仿佛成了一座绞肉场,每天都在大肆收割着普通军士的性命。

  第三天晚上,楚军大营里,令尹子常召集了楚军所有的军事将领前来议事,一众将领,皆是面色凝重。首先是左司马汇报这三日来的战斗情况。

  “启禀令尹大人,自秦军发动全面攻击以来,已达三天,我军阵亡者总计已达八万之巨,重伤一万余,轻伤士卒也有七万。”左司马道。

  “也就是说,算上轻伤士卒,我军还能保持战力的也就三十万。这该死的秦国人,杀了我大楚这么多的儿郎。哎,那你再说说秦军伤亡情况吧。”令尹子常问道。

  “回大人的话,据我军观察,连日以来,秦军阵亡者总计应不到五万,尚有战力者应有二十五万之数,兵力已与我军较为接近。”左司马继续说道。

  “诸位将军,都且说说吧,谈谈这秦军为何突然大举进攻,是不是一直会维持这么高强度的攻击,我军能不能撑得住,都谈谈你们的看法吧。”子常环顾一圈,对着一众将领说道。

  “大人,末将以为,秦军这般大举进攻,定是秦国国内有突然状况,所以准备一举击溃我军,然后再快速推进,妄图一举灭亡我大楚。”一景姓将领不经考虑的说道。

  “景将军所言,末将不以为然。两国交战,不仅仅是士卒之事,更关乎粮草军需。我军自汉江逆流而上,运粮十分迅捷,而秦国转运粮草须越过秦岭,往来十分费时。所以末将以为,秦军定是粮草不济,所以图谋速战速决。只要我军拖至其粮草用尽,秦军必然会不战自溃。”一昭姓将领说道。

  “不然,秦国力鼎盛,此次对我大楚征战,粮草军需,必是筹备多时,前线不可能短缺粮草。秦军正想误导我等做此想,扰乱视听,让我们放松警惕,好一举击溃我军。”右司马道。

  “右司马所言,有一定道理。况且秦军这三天能够给我军以如此大的伤亡,主要是凭借精良弩箭。不过以我军现有兵力,若秦军还像这三天般这么猛烈攻击,我军也是难以招架,全军将士可能会士气低落。为保边境万全,还得向大王请求增派援军。”左司马道。

  “左司马言之有理,契合我意。我已派人向大王告急,请求急派援军前来驰援。不然万一我军所筑这千里防线被秦军突破,秦国骑兵长驱直入,那我大楚将遭遇浩劫,我等也万死难辞其咎。所以,各位将军下去后,还要约束部属,鼓舞精神,坚定信心,我等一定能抵挡住秦人的攻击,大王也定会派兵前来支援我们。”令尹子常一副信心满满的神情说道。

  “是,令尹大人!我大楚必胜!”一群将领齐声高呼道。

  郢都楚宫

  楚王已将接到了令尹子常送来的军报和告急文书。在王宫正殿内,楚王来回踱步,暗叹道:“秦国愈来愈强,军队战力已远非我楚国可比。好在吴国被南越蛮夷牵制,只在东线派了二十万大军攻我,以春申君之才干,必能挡住吴军。而且此次这些南方世家大族们也知道事态的严重,又从各家领地凑齐了五万大军,已经快到郢都了。为了能抵挡住秦人铁蹄,北线必须增兵。哎!也不知道齐军到了哪里。”说完,又是一阵摇头叹息。

  过了一会,楚王高声道:“来人,召莫敖屈建和熊盖将军入宫。”

  一内侍答道:“是,大王。”

  一个时辰后,莫敖屈建和亲军统领熊盖先后抵达王宫大殿。

  “臣屈建(熊盖)参见大王!”两人齐声说道,向楚王行礼。

  “不必多礼了,孤找两位卿家来此,是有要事。”楚王有点急促的说道。

  “请大王直言,我等定会竭尽全力为大王解难。”莫敖屈建说道。

  “嗯。就在不久前,孤王已接到令尹子常的军报,秦军这三天来,白昼一刻不停强攻我军,我军损失极大,失去战力之士卒已有十万。故令尹便随军报递送了告急文书,请求孤王加派援军给他。孤王也恐其兵少不是秦军对手,故已决定由熊盖将军率领王宫亲卫、南方前来的援军和郢都及云梦两城的守军,齐集十万大军前往前线增援。”楚王恢复了威严神色。

  “是,大王。只是末将带走大军后,郢都防备空虚,臣怕万一——”熊盖统领说道。

  “这就是孤召莫敖来的原因。屈建,齐国援军到了哪里?”楚王转头看向莫敖屈建,问道。

  “回禀大王,齐国所派援军本已沿大江西进,抵达黄石,正欲继续向我郢都而来。后在我国催促求援下,齐王已命二万骑兵先行,步军还在黄石,齐王已命他们先助春申君击退吴国,再随春申君一起回援郢都。”莫敖屈建小声答道。

  “这个齐王,越来越离谱了,随意更改决定,也不知会下本王。好在他已派了两万骑兵先赶路郢都了。至于剩下的步兵,若真能早日打败吴军,合春申君之兵,赶回救援北线,击退秦军也非难事。莫敖定要派人关注齐军动向,望其早日赶到郢都。”楚王说道。

  “是,大王!”莫敖屈建亦答道。

  “好了,你两依令行事吧。”楚王也不再多说,叫他俩个退下了。

  第二日,熊盖将军便领着十万大军向北进发,这一消息很快也传向了各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