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境小贤王

第305章 当年义气郎!

北境小贤王 陆吾 3084 2024-11-15 07:36

  咕噜噜的马车,滚滚向西。

  高亢起伏的朗诵之声,从当中那架华丽的马车上传了出来。

  “欲试人间烟火,怎料世事沧桑。”

  “万卷诗书无一用,半老雄心剩疏狂,当年义气郎。”

  “醉后不知滋味,醒来方晓彷徨。”

  “几点凄凉愁绝意,百种相思枉断肠,此情酒里藏。”

  ……

  这是宋民的声音。

  抑扬婉转,直入肺腑!

  这词据说是一位现代人所做,出处宋民一直没搞清楚。

  但词写的是真的棒。

  这架马车的周围,李伯、宋九、秦羽三人分守要害。

  听着这动人的词句,三个人的眼中皆是错愕。

  马头调转,三人凑到了一起。

  “殿下这是怎么了?”秦羽好奇的问道。

  他虽识字不多,但也能听懂这辞藻之间的凄苦之意。

  郁郁不得志,雄心壮志只剩半点疏狂。

  宋九板着脸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伯摸索着点上了旱烟锅子,吧嗒了两口那呛人的味道,悠悠开口,“你们以为殿下孤身入京是为何?”

  “你的意思是,殿下想要一展抱负?”秦羽问道。

  宋九瞥了一眼,摇头道:“话虽然是没错,但你想的太单纯了。殿下心中所惦记的,一直是天下百姓。这一次殿下没有带兵入京,而是孤身一人,肯定也是想要找到一条拯救天下百姓之路。”

  “可很显然,殿下……受挫了。”

  李伯颔首,“小九说的倒是没错,殿下的心中,百姓大于一切,他见不得百姓受苦。肃州的百姓虽然现在有了好日子,可是我们这一路行来,饥民遍地,饿殍盈野,殿下这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

  “而且,殿下自备钱粮兴兵北上,拒匈奴于塞外,挽社稷之将倾。这,可是泼天大功啊!看看朝廷又是如何对待殿下的?处处勾心斗角,处处皆是陷阱,那赏赐,还不如不赏赐呢!”

  “殿下在京城待了才几天,功劳没捞到分毫,反倒是迎来了两拨刺杀。这让殿下心中如何能不愁闷,如何能不感到难受?”

  宋九和秦羽分外诧异的看着这个糟老头子。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老头子竟然有出口成章的潜力。

  “李伯,你说这话就不怕朝廷怪罪?”秦羽惊讶的问道。

  对于李伯的来历,他们这些人现在也基本上都清楚了。

  他是王府的老人,早先从宫里出来的。

  按道理这样的人,可不会在如此场合下,明目张胆的说朝廷的不是。

  可李伯不但说了,而且说的还挺严重。

  李伯轻哼,“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他们敢做,我就敢说!别忘了,老头子我现在可是肃王府的人,跟朝廷,跟宫里有什么关系?”

  宋九颔首,“总管高义,只是殿下如此下去也不是事,李伯可有什么好办法,开解开解殿下?”

  李伯顿了一下,摇了摇头,“殿下还是心慈手软了。他是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可对自家人,即便是对他心怀不轨的自家人,下手还是犹豫了。这事谁也没办法,希望殿下慢慢看开吧。”

  宋九、秦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们也想不出好办法!

  打仗他们在行,可安慰人,这事他们没一个擅长的。

  宋民闲来无事喝酒吟词打发时间,却没想到,他这一词竟还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不止宋九等人感觉他受挫了。

  这词如风一般传进京城,大家也都以为他受挫了。

  宣室殿。

  老皇帝随意的坐在榻上,那满头华发,竟渐渐的黑了起来。

  他手捧着抄录而来的诗词,连连点头,“欲试人间烟火,怎料世事沧桑,好词。朕这个儿子,朕一直没料到他竟然还有如此才华。”

  “陛下,您忘了肃王殿下之前可就有这诗才呢!”乔忠谄媚的笑着,躬身说道。

  老皇帝哈哈一笑,“是啊!他确实是有才华的。可他竟能做出这样一首词,倒是令朕感到分外意外,他可不像是这般人呢!以词舒心中郁结,懦夫所为!”

  乔忠都已经走到嘴巴的夸赞之词,默默咽了下去。

  老皇帝扔掉手中的纸,微微抬头问道:“让你办的事情如何?”

  “陛下,大获丰收呢,肃王殿下那个天工坊隔三差五就出一样好东西。奴婢深挖天下匠工,已仿出了个七七八八,商队业已上路了。这京畿之地,有一半的肃州产物,是陛下您的产业。”乔忠笑着回道。

  老皇帝满意的点了下头,“这天下文章一大抄,劳资抄一抄儿子的东西,应该没有什么大错吧?”

  “陛下您说笑了,这有何错之有呢?就算是陛下下旨让肃王交出天工坊那都是应该的,更何况,陛下您只是抄一抄而已。”乔忠说道。

  老皇帝点头,“朕这个儿子确实是有才能,只是心思有些飘。肃州出产的东西,也都是好东西。这打仗是要钱的,朕也不能让老七把整个天下的财货都卷到自己的手里。”

  “陛下说的是。”乔忠很配合的说道。

  这道理自然不能算是道理,但既然是从陛下口中出来的,那没有道理,也是绝对的有道理。

  老皇帝翻了两下尚书台呈上来的折子,又放下说道:“传旨吧,让他们都之藩去,朕看了心烦。”

  “喏!”乔忠心中一凛,躬身应道。

  圣旨早就拟好了,只是皇帝一直捂着没有宣而已。

  作为皇帝身边的老人,乔忠对皇帝的心思摸得极准,腿往上一抻,他就知道皇帝要出恭了。

  而这一道圣旨一直捂着没发,显然是皇帝还没有考虑好。

  于是本着宽慰圣意的原则,乔忠试探着又问了一句,“陛下,您不打算再想想?诸位皇子之藩,这天下的动静恐怕小不了。”

  “面对一个鬼,总比面对一群鬼要强。朕最近感觉体力渐佳,也能腾出手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了。宣吧,让他们到外面自己折腾去,老七这个建议大体而言还是不错的,折腾个三五年的,也就差不多了。”老皇帝慵懒的一躺,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乔忠面露喜色,谄媚的喊道。

  老皇帝挥了挥手。

  乔忠立刻噤声,悄悄的躬身退了出去。

  ……

  之藩的旨意还未下,嘲讽宋民的声音已在京城上空盘旋。

  东宫。

  太子宋林与三皇子宋书正在下棋,大将军种师正怀中抱着一盒酸枣,咔嚓咔嚓的吃着,一面旁观下棋。

  “孤倒是未料到,老七竟也有如此伤春悲秋的一面,有趣,有趣啊!”宋林今日心情大好,不但连干了三碗干饭,还饮了一觞酒。

  宋书笑道,“大哥有所不知,老七的性子其实是有些迂腐和软弱的。您别看他整天上蹿下跳的,这儿打一下,那儿干一仗。但细细想想他做过的这些事情,归结为两个字,就是愚忠。”

  “他对父皇,应该是忠心的!”

  宋林对于这个说法,感到有些诧异,“老三,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吧?他既然愚忠,又为何敢兴兵围困三辅?左冯翔被他霍霍的可是几乎鸡犬不留啊!到如今还有不少的世家堵在河南尹的门口要交代呢!”

  三皇子摇头晃脑,笑道:“大哥不妨仔细想想,老三一直的最想干的事是女人成群。可肃州那个乱摊子,让他连个肃王都差点当不下去了,他这才舍弃了女人,在肃州东征西讨,这是为何啊?还不是为了保我大周疆土,此为其一。”

  宋连点头,“这话倒是也有些道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