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当官赚钱
“读书人拼命读书为的也是当官赚钱,你们拼命干活赚钱,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都是一样的。”
嬴封见大家听得很自信,便引出了自己真正想要说的内容。
“今天请你们吃饭,其实还有一个目的。”
嬴封拍拍手,一旁的伙计便抬出了二个木箱。
“大家毕竟是帮我干了活,我怎能真不给工钱,但直接给却又不合初衷。
所以这里面的东西,每人一件,你们自己挑一个合身喜欢的样式吧。”
嬴封让伙计把两个木箱打开。
“从近到远,大家按饭桌的座次,一个一个上来拿吧。”
嬴封挥挥手,示意大家不必拘谨。
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绒线厚针织外套。
就是淘宝上那种很常见的,六七十元钱一件的,加厚款针织大外套。
里面无论穿几件衣服,外面只需要套一件这针织大外套,暖和还带了松紧。
这些人一看到衣服,眼睛都直了。
这些黑色的灰色的深墨绿色的厚针织外套,带毛的衣服手感,是大梁朝人从未体验过的触感。
“这...这衣服真的给我们穿?这这这得多少钱?”
有的人惊得都不敢多砰,生怕碰着摸着坏了赔不起。
“这些衣服的原料,想来你们肯定见过,羊绒,把羊绒搓成丝线,便能制作出这样的衣服。”
“我这次就希望你们能帮我走一趟西北,买羊绒回来给我。”
嬴封仔细说明道,
“只有冬天时分羊身上才会长出绒毛,一直持续到明年清明时分。我要的,就是这阶段长出的毛。你们有谁愿意去?”
其实路途倒是好走,就是太远。
嬴封早先也就和西北那边的罐头行脚商打过招呼,帮自己收集。
而眼前这些人充当的角色,就类似运货人,需要往返两地之间。
嬴封需要胆大心细,但又舍得为钱卖大力的人。
这些人,便是天然筛选出的最佳人选。
场面很安静。
“这钱赚得多不?”
沉默之后,便有人如此开口。
“每天每人十八文钱,甚至还包吃用,你说多不多?”
嬴封笑着反问。
众人听说之后,瞬间就轰动起来。
就算是最好的力气活,一天累死累活下来,也不过五六文钱,如今这只是走一趟远门,并且还是沿途走大路。
就有四倍,这如何不让人心动!
“多!当然多,这活算我一个。”
有些人当场就表了态度,他们将身上的脏兮兮的麻布外套脱了,重新穿上嬴封给的厚毛衣外套。
“这衣服真暖和!这样子的好衣服要是拿到集市上卖,真不知得多少钱!”
有人激动不已。
“嗯既然你们愿意,这衣服正好就能让你们一路免遭风寒之苦。”
嬴封见绝大部分人都点头当场表示同意。
挺高兴。
不错,运货队伍倒是找齐了。
这个冬天他打算售卖针织毛衣的计划,便可成了。
不过,还少了一个队长。
嬴封对这些人其实还是有些戒备的。
但是人手还没确定,嬴封这车队便没法出发。
而且他现在手头还有一些别的更紧要事。
一来可以留出缓冲时间找人。
二来正好也让这些学了盘炕手艺的人,多在长安赚几日钱。
和众人告别并约定了下一次碰头详谈的时间。
嬴封便与这些人分开了。
眼下宫筵近在眼前,嬴封这几天需要忙的重头,便是这件事了。
不过,在忙之前,嬴封还要去趟县衙请一天假。
虽说是陛下诏令,但真到了筵席那天,嬴封入宫而不在衙门当差。
要是不提前请假,最近那可是容易被人穿小鞋的。
毕竟最近衙门情况略有特别。
第二天一早,嬴封穿戴整齐刚迈出家门。
一封来自景鸾公主的密信,便送到嬴封手上了。
那名送信青年的外貌普通到嬴封每次见了他不久,就能忘掉的程度。
看来古代对于密探间谍类的选拔也很有一手...
确认了将信送到,那名密探对嬴封行完礼,便转身消失在人群里了。
嬴封掂量了一下手上的信,觉得这次的信,竟比以前要厚。
想到太平公主景鸾那一副冷淡话又少的样子...
嬴封觉得她可不像是能在信里写无关小事的人。
但..究竟什么事,才会值得让公主写一封长信给自己?
嬴封抬头看天色,现在他顾不上回家细细看信。
每天无论如何,按时去衙门点卯才是正经。
最近衙门里有些个人火气比较大,嬴封和许多别的人一样,尽量不给那些人抓住什么小瑕疵,给自己找不痛快。
因为今年的缴税方式不同于往年,负责收税的差事,大部分都被银行代替。
衙门只是作为辅助核对人员信息的存在。
国家收到的税收比往年多很多。
相应的,那些习惯盘剥百姓的官吏,收入当然就没了。
这断人财路,自然就会心生仇恨。
而且这还不是一个县、一个州的现状。
这可是是断了整个大梁朝的贪官污吏的财路。
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人...如何能忍?
况且那些人也都是背靠各大士族高.官家族,有丝连不断的各种关系。
比如长安县衙里,就有这么几个。
连纪县令都不好多说什么。
因此,当嬴封总算提前一点,在卯时之前到县衙时。
早有特地站在衙门口附近想使坏的人。
此时见了准时到的嬴封,也不好说些什么,只是背地里瞪着他一眼,算是作罢。
嬴封与纪县令见面并请假说明自己情况。
得到上官首肯之后,他又快速处理了几份文书,便离开衙门,赶往二娘食肆。
今天他要监督宫筵食材食具等相关准备。
不过,到了食肆之后,嬴封与二娘打了声招呼,并未直接进厨房,而是找了个无人的房间。
拿出那封景鸾送到的密信,仔细看了起来。
...
情况不太妙。
嬴封越往下看,眉头就皱得越紧。
这次来信,主要是关于皇子景贤的消息。
自从上次女皇陛下吃海鲜过敏事件暴露出他的急切想上位心思后。
女皇陛下隔了不久,就派他前往东北一带去历练去了。
大梁朝传统以军事期家,要求继任者不仅要学治国理政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