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惨淡一笑
“但这不可能。不可能。”
乐巧巧听了嬴封给他描述的美好未来,却是惨淡一笑。
“你不知道我们这一行的竞争,想要红,可不是长的好看,或者会弹琴会跳舞会画画就能行的。”
乐巧巧不停的摇头。
“你舞跳得挺好看的。”嬴封看了她跳一夜的舞,其实真的满不错,不然嬴封也不会真就整整看了一夜。
“还有墙上的字画,你这水平也不错。”
嬴封也早就留意到她房间墙壁上挂的字画了。
“不错,是不错,可是比我还不错的人,更多。最关键的是,人家有大才子给她们写诗传唱,这是旁人不可能有的。”
乐巧巧擦了擦眼角。
嬴封一时间默然。
经过这几天在青楼里耳濡目染再加各种了解。
嬴封知道这青楼文化中,有一个很流行很吸引眼球的事,就是增诗作诗传唱。
有大才华的人,甚至有姑娘花费万贯求诗。
一旦求得,稍一传唱,就可红遍长安。
反过来,一旦有人作的诗,被最当红的头牌相中传唱。
那就不仅是诗红,连带着作诗的人,身价也会水涨船高。
“我现在想成为当红的红牌,就要请大才子作诗,但那些人的润笔费,高达百金不止。”
“且就算我真能拿出来那些钱,人家也根本瞧不上我这样子的。”
乐巧巧笑得凄然。
嬴封认真的想了一会,开口道,“那这样吧,我给你写一首,包你红。咋样。”
“你红了之后,肯定就有好多人慕名来找你,到那时,你的资财多了,这安乐坊小小一个地契,你肯定就看不上了。”
嬴封总算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然而。
乐巧巧却是盯了嬴封好一会,然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笑的根本停不下来。
甚至笑到眼泪都流出来,止不住的程度。
“小郎君,就你?你可知什么叫好诗?你以为好诗说写就能写得出来的?”
“有的姐妹,花了辛苦积攒的所有钱,请大才子写,都未必次次能火能红。大才子尚且如此,就你?敢问小郎君你尊姓大名?”
嬴封站起身,面色郑重。
“我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免费赠你一首,可让你名留史书的诗,就足够了。”
“当真?”
“当真的。我从来不骗女孩子的。”
“好,我备好纸笔,你说我写。”
乐巧巧见嬴封如此神情。
便敛去轻浮神色,朝嬴封深深鞠了一躬。
从旁边桌上拿起纸笔,静待嬴封。
嬴封还用想么。
那首大名鼎鼎的《金缕衣》,正好就适合眼前这位姑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论是人物背景人物心情,和这乐巧巧。
完美契合。
嬴封之前在四门学时候,也曾对大梁朝的古诗作过一番调研。
架空的时代,自然是没有嬴封熟悉的诗人,耳熟能详的经典。
尽管嬴封很不喜欢窃取他人的东西。
但眼下没得办法,他也只能如此了。
乐巧巧以震惊到无以加复的表情,将嬴封所说,写在纸上。
随后就像是陷入梦呓一般。
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首诗。
嬴封也不去打扰她。
这个时代的青楼女子,文学素养自然是要有的。
她们是能读的懂这首诗的深刻寓意。
嬴封继续找昨天那处地方睡觉去了。
剩下的,他只需要等待,当个旁观者就可以了。
天亮之后,嬴封与乐巧巧说好,隔几日之后,他再来。
随后的几天,嬴封便和往常一样,继续着每天三.点一线的平淡生活。
三天后,到了四门学下学时候。
有几个平时和嬴封关系不错的学子,找到嬴封。
“嬴封今天有空没?晚上跟我们一起去青翠楼啊!”
青翠楼!
嬴封心里一动,笑问道,“何事?”
“哈哈,你还不知道啊?你也不能天天老是看书本,也要了解了解咱长安的风尚流行啊嬴封。”
年轻的学子拍拍嬴封肩膀,神秘道,
“最近突然传出了一首非常妙的诗,一听就让人难以忘怀。听说还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所为。”
“我们就想去看看,现在这青翠楼,可是一座难求,我们准备现在就去,要是晚了,恐怕连位子都找不到,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吧。”
嬴封还有大官署的兼职,没法与同学一起,便借口家中还有急事要处理。
与同学约定忙完午时,再去与他们汇合。
当下午嬴封赶到青翠楼时,便发现眼前景象与往日果然大不相同。
上次嬴封来时,青翠楼门前没啥人。
而眼下,门口招呼的小厮都有好几个。
不时有结伴的年轻人走进楼内,都在说要赶紧挑个好位置。
嬴封踏入青翠楼大厅,才发现大厅内竟比三天前来时,摆放的桌子添加一倍不止,都快要把大厅挤满。
就在嬴封四处探望时,才注意到某个角落里,正围坐在桌边那几个四门学子,正在朝自己挥手,“这里这里~”
嬴封挤过人群,落坐在桌边。
这个位置,靠正前方的那个高台也挺近。
“位置挺前的,离高台也近,就是太偏了点,这都在角落了,待会怕是看不清人脸啊。”嬴封笑道。
“能抢到这么前的位置,就不错啦。”
同桌的同伴给嬴封指着别处。
“比我们还前的那些人,听说他们上午就来占座了,这是何必。”
一个同伴摇摇头道。
“不何必?今天是公开演出的最后一天了,要是错过今天,以后再想听啊,就得花上一大笔钱,去人家姑娘屋里听,那钱有几个人能出得起。”
另一个同伴解释道。
嬴封和同伴们小酌聊天等待,天色逐渐黯淡,大厅里的人也开始满的都要坐不下了。
此时在二楼那一圈过道边的木栏,也早都被人占了空位。
大厅里人声鼎沸。
突然,周围的烛光黯淡下来,人声便也逐渐小了。
一道人影缓缓走上台。
烛光黯淡,一时间也看不清那人的脸。
但只看轮廓也知是位倩丽佳人。
一阵琴萧声缓缓响起。
随后,便是伴着乐曲的歌唱声。
一首金缕衣,声调婉转悠扬。
让人只顾得追随歌声所唱所传达的情感,无瑕顾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