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万年:我是祖龙亲儿子

第175章 得寸进尺

  “这...自从我在作坊里干活,给工钱还包一日三餐,要是再住...我...”

  王维摇摇头,他觉得受到嬴封的恩惠太多,不能再得寸进尺。

  “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你收拾一下,比你住的柴房强。”

  “而且我也听陆活他们说了,多亏有你,这一批的制纸沤制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你不必客气,是应得的。”

  因为嬴封忙的事情太多,他只负责把控造纸品质的大事方面。

  至于小细节,则都是让陆活他们自己发挥。

  王维毕竟是头脑很好使的读书识字之人,来了之后,改进一些细节,工作效率自然就快了。

  王维听嬴封如此说,便不再说什么,算是默认答应了。

  毕竟都要快科考了。

  读书人严寒酷暑苦读,吃那么多苦,为的,不就是想中考得以金榜题名么。

  “你就在住在这,安心看书吧,科举三件套一会让陆活给你拿过来。”

  与王维说了些许关于科考之类的闲谈,正好提到太平公主景鸾与赵王景贤的储位之争。

  嬴封便就着如此话题,问了王维他的看法。

  “你更看好哪一位?或者说你支持哪一位?可否说说?”

  嬴封以一副轻描淡写的姿态问道。

  王维却是面色郑重,认真的思考了好一会。

  这反而让嬴封有点在意,这兄弟性格这么认真的么。

  “我从来没和人说过,其实我是公主殿下的铁杆追随者。”

  王维思考片刻,才一句一字的说道。

  “我出身贫寒,幼年时爹娘因为辛苦种地积劳成疾,没钱治病而亡。多亏姐姐日夜辛苦供养我读书。”

  “待我长到十三岁时,家里实在没法维持,我的学业又要必须去州府里找名师。姐姐便自己贱卖,凑钱供我读书。”

  “公主殿下的理念,正是我将来为官之后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嬴兄你可别笑话我。”

  王维神情有些激动的说完,朝嬴封拱了拱手。

  嬴封什么都没说,只是笑着拍拍王维的肩膀。

  “那就好,正好,我也同你一样。”

  嬴封放心了王维的立场。

  便在初二这天晚上,给王维送来了一本手抄本。

  这本策问集,就是公主殿下早些时候带给嬴封的。

  这原版手抄本,嬴封是收藏起来的。

  日常翻看用的,则是额外自己抄录的那本。

  嬴封将策问集递给王维,

  “这本书,来之极为不易,只因今日你说的这番话,甚合编篡此书的人、和我。便在临考前两日,借你。

  望你仔细翻阅,科考之时有所帮助,切记不可示与他人。你可明白?”

  王维当然懂。

  以一副比嬴封还要严肃的表情,郑重点头,“嬴兄放心,这几日我便不出门,待到初五日,你来屋子收回即可。”

  随后,王维便真如他承诺那般,两日只步不出造纸作坊,埋头苦读。

  待到初五日子时刚过,便出了房间,朝皇城内的礼部贡院而去。

  万众瞩目的大梁朝开明五年的科考试,终于开始了。

  嬴封虽不用考,但从王维那里,他得知了考试进场的时间,是分时间段的。

  毕竟这数千人考试,又是盘查极为细致的科考。

  所以必须要留足充足时间。

  考生按抓阄摸到的时间,按批次进场。

  王维进场时间是丑时。

  也就是凌晨两点,他就要赶到考场。

  这进场时间,会一直持续到天明,才会正式开始科考。

  在这深冬的天气里,穿着单面皮袄的考子们排着队伍,在火光通明照耀下,一个一个进入考场。

  王维身上穿着一件薄皮兔皮袄,是嬴封给的。

  因为平常穿的就不多,冻出来的王维,看着周围那些开始脱大厚袄子的学子,莫名就有了几分信心。

  往年都是二月科考,科考只允许穿五件单衣。

  因今年科考时间挪动,朝廷才额外下令,允许穿单面皮袄。

  王维倒觉得,哪怕就穿单衣,考三天,他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搜身完毕,王维提着考蓝。

  里面装着嬴封早已准备好的科考三件套。

  深吸了一口刺人鼻腔的寒冷空气,迈步走进考场。

  跟随兵士绕过好多一长溜的排房。

  他来到自己的考房。

  抬起横在考房正中央的木板,他便走进这间只有两平方米的小房。

  乘着周围火把的光亮,他打开考篮,拿出石炭开始生火取暖。

  接下来的三天。

  这里。

  就是他的战场。

  长安城。

  下至贩夫走卒,上至公卿朝臣,茶余饭后议论的,自然也是这次的科考。

  门下省宋侍郎结束了这一天的公务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走到某处高宅大院的后门,谨慎的进去了。

  他在院里奴仆的带领下,进到一处房间。

  “见过殿下。”宋侍郎恭敬行礼。

  “还没吃吧,过来一起吃,顺便我们来谈谈科考之后中举考子的拉拢计划。”

  景贤与另外几位在场的朝中官员,今天聚会的目的。

  便是要打算将这次新晋的人,全都拉拢到自己手下。

  与此同时。

  在长安城某处宅院,一只信鸽飞落窗边,屋里的人迅速抓住鸽子取下传递的信条,快速浏览之后,便飞身跑向另一处屋内禀报道,

  “公主有令,密切关注放榜信息,一旦放榜,便开始启动甄别招人计划!”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待到科考完毕,考生离开。

  今年的科考题目便也被人津津乐道着。

  题目其实和往年没啥区别。

  第一场诗赋要求以景物为题。

  目前各考子流传出的最好答案,分别是《终南望余雪》和《花萼楼赋》。

  第二场帖经考的是《老子》里面的内容,也没啥值得说的。

  唯独这第三场策文,一道是论如何改造山地兴修水利的,另一道是关于选拔人才,提出如何能不拘一格选用才能之士,充实国家朝堂的。

  根据从考子之间流传出的答案,有个叫上官仪的考子,回答的非常漂亮。

  不仅答案用优美的诗体格式通篇写成,解题思路也很得体。

  若说这作诗,全靠平时功夫积累,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诗赋太好,难免在时事策问方面,就要逊色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