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是大楚帝京还是边陲小镇。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湖委实有些太大了,大到哪怕有人往江湖中砸下一座大山,溅起巨大水花,但涟漪散去之后,江湖又会重归平静。
所以江湖中人,大多都比较健忘,三十年的时间都足够武道榜换上几个轮回了,江湖中人更新换代地自然也快,一代人有一代人崇拜的高手。
但自从十年前武道榜颁定以来,中间虽然也经过两三次更改,但前三甲的人物却是永远不变,甚至连位置名次都没有发生变化。
柳不归,剑十三,顾羽。
这三位除了柳不归之外,剑十三和顾羽都是那剑道大宗师。
江湖更迭,剑士永远是江湖上最多的那部分群体,而剑十三和顾羽几乎是如今江湖剑客心目中唯二的两座高峰。
只不过剑十三还时常有传说在江湖上传来,相比之下,那位鬼谷掌门顾羽却是显得有些逊色,终年在云梦山闭关,等闲人也见不着这位天下第三。
所以剑十三慢慢地在名头上压过了顾羽一头,毕竟剑十三自诩剑术杀人天下无双,这份手段对于风里来雨里去遇事不平便拔刀的江湖人来说,最是对味。
相传剑十三身负天下第二的名剑易水寒,从不轻易示人,只是以紫檀木匣中的六柄袖珍小剑杀人取头颅,那六柄小剑十分通灵,就好似活物一般,根本不需要气机驾驭,便可以飞剑取人性命。
可惜这等出神入化的御剑手笔,江湖人只能在说书人的传说中听到过,从未亲眼目睹。
但今天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帝京中的所有习武之人可能是上辈子积了大德,天下第二的剑十三居然就这么出现在帝京之中,并且还是在与人交战!
交战的对象,竟然还是刚刚被陆小公爷击败了的黑衣剑客!
两人不知道怎么就打了起来,从皇城附近各自施展神通,一路直奔帝京郊外。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直到两人出城,不管是城内百姓还是外地游侠,全都像是疯了一样一股脑地向城外奔去,谁都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比斗场面。
要是有人能够身处半空向下望去,就能看到整座帝京四道城门,分别有一道人群洪流向外奔去。
甚至一些性子急躁且武功不俗的江湖侠客,顾不得帝京城防威严,直接就来了一出飞檐走壁,直接跃向帝京城墙,而后朝着剑十三与宫辰消失的方向跃去。
这种壮观场景,可谓是极为罕见。
才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原本繁华无比的帝京便变得十分冷清,原本人群熙攘的街巷出奇地冷清安静,可见哪怕是平民百姓,也不想错过围观如此可遇不可求的战斗场面。
这动静自然也惊动了身处皇宫的楚帝。
楚帝放下刚刚批阅好的奏折,起身来到麟德殿前,抬眼看向远方。
在楚帝身边,早有两人恭候。
“当真是剑十三?”
高大老人颔首道:“陛下明鉴,老夫已经亲眼看到,与宫辰交手之人正是剑十三。”
“哦?柳先生居然能够按捺住没有出手,还真是让朕觉得意外。”
剑十三与宫辰比斗让本来繁华的帝京瞬间冷冷清清,看着安静至极的市井街巷,楚帝却丝毫没有动怒的意思,整个人反倒是显得有些轻松,竟是对着高大老人开起了玩笑。
被称作柳先生的高大老人对楚帝躬了躬身,道:“陛下说笑了,老夫就算是想要与剑十三比试一番,也得人家愿意才行,况且剑十三自东海访仙归来之后,剑术大成,几乎近道,老夫已经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楚帝淡淡一笑,道:“朕记得柳先生自晋升道命之后,又悟出一新剑阵名雷池,难道也困不住这剑十三?”
柳先生想了想,最后说道:“若是生死相向,最多能够与剑十三同归于尽。”
听到柳先生这话,楚帝身形似乎凝滞了些许,道:“那,对上那人呢?”
“三成胜算已是侥天之幸,若是他真的跻身陆地神仙,或许与当年无甚区别。”
柳先生面上流露出一抹苦涩之意,在皇帝面前需以实情相告,但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实在是有些难堪。
楚帝缩在袖中的拳头紧了紧,旋即又缓缓松开,眯了眯眼,说道:“看来那人真的是一直留在云梦山……司天监可能算到那人行踪?”
显然,虽然楚帝对于顾羽不是给陆昭借出那最后一剑之人已经信了八分,但心中仍旧有些放心不下。
柳先生没有说话,因为皇帝问的是他身边的那位佝偻老人。
司天监监正。
“启禀陛下,自从那人晋升道命境界,司天监星图之上就没有他的存在了。”
佝偻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
“鬼谷神通,当真玄妙,就算是武当山上那位修天道的老掌教,恐怕也做不到这一点。”柳先生喟然叹道。
楚帝这是再次出声问道:“那你们说,那日陆昭的最后一剑,到底是不是真的由剑十三借出的。”
柳先生看了一眼身边的司天监监正,慎重考虑了片刻,道:“十有八九。”
“理由?”
“那一剑,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正如剑十三所追求的杀人剑术,出剑即见血。”
“老夫也暗中观察过那陆昭的伤势,没有丝毫作假,毕竟剑十三以术问道,哪怕几近于道,与那位之间还有不小差距,这借剑之举很容易伤到陆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况且那宫辰作为那接剑之人,心中对借剑之人应当早有论断,此次亲往定国公府逼出剑十三,可见剑十三的确是那借剑之人无疑。”
听到柳先生的论断,楚帝微微颔首,他心中也是如此想的。
然而就在这时,身形佝偻的司天监监正沙哑着嗓子说道:“陛下,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陆昭的二品小宗师境界,到底是怎样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