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绝顶好诗
“我倒是相信公子,万一公子真如姐姐所说呢?”
褒姒坐在秦禄的右手身侧,吃着诗会上准备的甜食,瞪大了眼睛认真的插上一句笑说道。
“那我便答应公子一件事情。”
杨贵妃听到褒姒这般说来,不服气的反驳说道。
这写诗本就是一件极难之事,天下文人墨客绞尽脑汁才流芳一两首,她又岂会相信眼前的皇上能出口成章比那些先贤还要优秀。
“行!如果我作出了比先贤们还优秀的文诗,今晚贵妃侍寝如何?”
秦禄听后大喜,立马笑嘻嘻的说道,没想到这褒姒小妮子还会当僚机。
“悉听尊便。”
说不信就是不信,杨贵妃自是有把握秦禄是做不出这些好诗出来。
听到杨贵妃这般肯定的就答应了下来,秦禄更加欣喜。
既然答应了,那贵妃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今晚迟早要办了你。
多说无益,秦禄也没在说什么,而是唤出了系统。
“系统,给我整一本唐诗三百首!”
秦禄欣喜的对系统呼唤道。
“正在载入……载入成功!”
“唐诗三百首已经引入宿主的记忆当中,可知其中任意一首唐诗。”
系统机械的声音宣示着不到片刻,这唐诗三百首的故事竟皆传导进了秦禄的记忆当中。
秦禄只觉的嗡的一声,头脑中有一道什么东西射入一般。
随后秦禄只要一想唐诗三百首,其中所有的唐诗全部浮现在自己的眼前一般。
稳了稳了!
有了系统送来的唐诗三百首的帮助,这下肯定是稳了!
要知道前世唐朝可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等人更是一群文学界璀璨的明星。
单拎出来其中任意一人,甚至任意一首诗就能吊打这些所谓的人文骚客。
待戌时一到,暮鼓之声响起,将纷闹的众人停斥下来,顿时文昌阁中雅雀无声。
迎走上来一位老者。
其白发白须白素袍,温文尔雅倒有一些文人风范。
“这老人是谁?”
秦禄好奇的对杨贵妃询问道。
“这位老者啊,他是文昌阁的阁主,名为杜文昌,外人都喜欢尊称他一声杜老,听人说他自幼便喜欢诗书,如今也算是闻名大家。”
杨贵妃细而对秦禄解释说道。
“诸位公子少爷小姐,今日即是扬州城一年一度的诗会,老朽也不多说了,规矩如往年一样,老朽出意,各位公子少爷小姐们做诗,凭各位的诗赋角逐出个状元探花榜眼。”
“首先这个第一题么,各位公子皆知扬州以琼花而闻名世间,为此慕名而来观花者络绎不绝,却不见有一首诗赋留在扬州。”
那杜老先将规则说了一遍,然后娓娓将这第一题说了出来。
无非就是要写一首扬州的诗。
众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秦禄自然是出题之后一时间就已有准备,却并不打算当这个出头鸟。
还是等他们展现展现实力再说吧。
“鄙人不才,就为各位仁兄起个头如何?”
随后,一位坐在前排的文客率先站了起来,自信的对众人拱手说道。
“李家的公子果真是才智双全,这才刚出的题目就能作出诗来,令人敬佩啊!”
看到起身之人,还没等这文客开口说念出自己的诗,一群人便立马纷纷称赞起来。
那文客终于在众人的吹捧中念出了自己的诗来。
又是一阵纷纷拍手称赞叫好。
连杨贵妃也不禁拍手叫好。
不过在秦禄听来,这诗难道不就是一首毫无意味的口水诗么?
有了这文客的领头,随后又站起来了几位文人,纷纷展示着自己刚刚写出来的诗赋。
在秦禄耳中却不甚如此。
“公子,怎么样?”
杨贵妃挑挑眉对秦禄说道。
“我不是针对他们,我只是说他们写的诗都是垃圾。”
秦禄一脸傲气的回答说道。
“我也来一首吧。”
秦禄用武学内力加持在自己的嗓间,声音如沉敲钟鼓一般响彻在众人的耳中,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向秦禄看去。
“这是谁家的公子?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不知道,我也没有见过。”
“不过看他那锦衣华服又坐在前排,定是一位锦衣公子。”
“只是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写诗,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写了一首打酒诗,闹了个笑话。”
众人看着秦禄这陌生的脸庞,无一人看好秦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秦禄饮酒一杯,随后沉沉的对众人吟唱出这首诗仙太白千古绝唱的辞别诗。
顿时全场一时间雅雀无声。
“咳咳!”
秦禄鹤立鸡群站了其中,尴尬的咳嗽两声。
“公子好诗!”
那老者率先反应过来,而后立马拍手称赞说道。
“在这首诗中,老朽感受到了一次极赋诗意的辞别,这位公子诗人用阳春三月的春景,用放舟长江的江海,用目送远影的孤帆描绘出了一首极美的画面。”
“又以琼花喻做烟花,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老朽的感觉并不只是一朵花、一片花,而是一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
“简直是一首绝顶好诗啊!”
那老者既像是对众人解释说着,又像是与自己自言自语说来。
眼中逐渐透出热切和精芒,仿若看到了一件绝世珍宝一般。
“公子,不知您唤何名?是哪个家的公子?”
杜文昌因诗而生敬,忙对秦禄询问其名号,饱读诗书的他知眼前这位小兄弟与先前那些文人墨客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所有的辞别诗与这位公子所做之诗,简直就是微微荧光与皓月争辉。
“天涯过客,何必留下名号。”
秦禄并没有回答的他的询问,而是以此回答搪塞了过去。
“行,既然公子不愿告知老朽公子的身世性命,老朽也不再过问。”
杜文昌也不是强人所难之人,听到秦禄的回答,自然是知道秦禄有意隐瞒自己的身世,只是遗憾此诗少了一位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