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风华状元郎

第16章 秦记面摊

红楼风华状元郎 久久时光 2782 2024-11-15 07:04

  之后,苏尘模拟了年忠,知晓了第一天生意不错,买了一百多碗,总收入三两七百银子,刨去各种成本,勉强有二两银子收入,这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紧接着,苏尘照列模拟了秦业,贾珍,知县刘宗成等人,开阔了情报消息。

  最后模拟了秦可卿,她的处境仍然与往常一样,不过,或许秦可卿听进去了苏尘的劝言,不再独自生闷气,人振作起来,态度强硬了不少。……。

  周边人模拟完毕,苏尘收了天书,他起来洗漱,去院内跑步。

  前院,中院,后院,偌大的院子,也只有他和余媳妇两人。

  苏尘总觉得以秦业的正五品官员,家中仆人只有年家一家人,以及从老家跟随而来的四名轿夫,这有些不对劲!

  秦业可是工部营缮郎,掌握着皇家宫廷,陵寝,坛庙,宫府,城垣,仓库,廨宇,营房事物。

  官小权利大,就拿金陵薛家来说,其不过是内务府皇商之一,就有如此滔天财富,那掌握着营缮司秦业呢?

  难道秦钟老爹真的是清廉官员?

  看情况还真像这回事!

  只是,……以景康帝眼下施政情况,朝堂官员风气很坏,大家上下其手,无所不及。

  整个吏治败坏,朝崩溃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土壤下,……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员?

  如果是,这简直是所有官员们的敌人啊!

  岂能容他?

  难道……秦业走的是孤臣这条道路?

  是了!如果不是孤臣身份,就凭秦业身份,他焉能坐在营缮郎这个位子上?

  这一定是因为景康帝清楚秦业的情况。……。

  坏了!

  如果是真的,等景康帝退位,新帝登基,秦家就要被各方清算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啊!

  认真细想,这话简直是来形容孤臣的!

  形容秦业这种人的!

  作为名义上的秦业儿子,苏尘不出意外的话,必然受到牵连了。

  妈耶!

  这又是一个巨坑!

  比贾珍这老淫贼还要麻烦!……。

  “钟哥儿,热水烧好了!你要洗澡吗?”

  忽然,余媳妇声音从前方传来,苏尘抬头望去,发现她提着一桶热水入了院中,正望着他询问。

  苏尘跑步不停,“余嫂子,你放入房间便可。”

  “是!”余媳妇答应下来了,提着热水去房间去了。

  之后,她告退去了前院。

  苏尘跑了几圈,身上有了热汗,这才停下来入屋内冲洗。

  洗漱过后,余媳妇端来早食,苏尘吃了之后,便去书房看书。

  眼下,他开始背诵《八大家文抄》,琢磨其中文风。……。

  傍晚,年忠赶着马车回来了。

  他来不及卸马,径直朝后院来找苏尘报喜。

  “钟哥儿!好生意!好生意!一天卖了一百多碗,赚了三两七百银子!可把老奴累坏了!”老仆年忠满脸喜悦,额头仍然残留着丝丝热汗,说话的时候,年忠忍不住去手掌擦去。

  苏尘放下手中书,笑道:“让你收钱吆喝便是,剩下的交给小黑风,至于碗筷,拉回来再洗便是了。不用在面摊洗,否则,人家见了反而绕道而走了。”

  “哦?……。钟哥儿,你……你真神机妙算!那些穿长袍的老爷们看到小黑风洗碗,掩鼻而去了。”年忠恍然大悟,面露一丝沮丧。

  “吸取教训便是!明日,你再买来一百个碗,请一人帮忙,工钱与小黑风一样。至于人选,你做主便是。”

  “哎呦!这能行吗?我……。”

  “年爷爷,我相信你!去吧!早点休息。”

  “好!好!我找浑家说说,她一直想让兄弟儿子过来帮忙呢!等明天,我领来见钟哥儿和老爷。”

  “好!没问题!”

  “老奴替浑家兄弟多谢钟哥儿了!”……。

  年忠兴高采烈离去了。……。

  第二天下午,王氏果然领了一名壮汉来见苏尘。

  这人二十岁,生的身材魁梧,双臂虬龙有力。

  听王氏解释,这家伙一直跟在她兄弟身边在运河岸边做背夫,从十五岁开始,已经有五年时间了。

  苏尘笑着与对方拉了家常一会儿,让王氏带到前院休息了。……。

  城隍庙大街。

  秦记面摊,前来购买芝麻酱面的食客们开始排队了。

  这一幕落在过路的行人和游客眼中,都满脸的惊讶。

  有人好奇过来询问,得知是神京新出来的一种美味面食,味道独特,神京只有此处一家,众人愈发好奇了,很多人开始加入排队行列。

  这一日,知县刘宗成带领女眷们来城隍庙上香。

  路遇这一幕,他微微惊讶,立即打发心腹过去查勘。

  等来到城隍庙大门口,刘宗成下了轿子,心腹已经回来了,他朝凑近刘宗成耳边私语一番。

  “芝麻酱面?……新出的面食?三十文一碗!这……!”刘宗成倒吸一口凉气,感觉这面的价格有些昂贵。

  更加惊叹对方生意的兴隆!

  酒楼的五香面,八珍面才不过二十文左右,一个小小面摊竟然要价三十文!

  岂有此理?

  难道真的是美味?

  刘宗成眼睛一转,朝心腹吩咐一番,心腹急忙答应去了,刘宗成继续前行,携带女眷进庙上香。

  在庙内转了一圈,与庙祝商讨了三月三庙会准备情况,刘宗成这才离开城隍庙,他特意吩咐队伍原路返回。

  路过秦记面摊的时候,刘宗成掀开窗帘,认真打量着。

  这前来购买面食的队伍愈加多了,排成了一条长龙,一直延伸到小巷深处。

  刘宗成甚至看到了眼熟的小厮,那是附近官员家中的仆人。

  见有人朝这里望来,刘宗成急忙放下了帘子。

  他捋着胡须,双眼微眯,暗自琢磨起来了。

  回到县衙,等了一阵子,心腹回来了。

  “老爷!小人打探到了,秦记面摊是工部营缮郎秦业大人的家生子摆的,那老者叫年忠,那黑脸少年外号小黑风,那壮汉叫王有财,说起来,秦家与老爷有些关系呢!”心腹小声回禀。

  “哦?秦业?……咦!案首秦钟!”刘宗成微微惊愕,片刻过后,眉头紧皱起来了。

  良久,他长叹一声道:“罢了!既然是秦业,就无需多管了!对了,你为何没带面食回来?”刘宗成瞪着心腹,面露不满。

  “哎呦!小人再去时候,人家已经收摊了。听四周人说,人家生意极好,去晚了都没地方买!”

  “哦?……你记得早点去,老爷我也要尝尝这面食是什么味道!为何如此吸引百姓!”

  “是!老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