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校场
“放心吧,我既答应杨府司,便一定不会推辞。”
“那便不多做打扰了,明日见。”
齐松拱手告辞。
其实不须齐松告知,徐宁也早已知晓汉军营募兵的事,毕竟告示早就贴到每个村屯了。
目前来看,加入这汉军营对自己并无坏处,能让自己多一份自保的力量,而且也能多了解这个世界。
这些天从陈青、老五爷、齐松等人那里,已经大致知晓了一些北魏的情况。
冷兵器,农耕时代,边境之地,局势动荡。
这四个词加在一起的含金量,让徐宁不得不想尽快的积攒一些力量,以防万一。
“哇,这次还有糕点诶,以前都没吃过的。”
赵姨娘对吃食很感兴趣,此刻不停地在筐里的食盒里翻着,时不时的拿出一个没见过的给徐宁看,或是自己尝尝,好不热闹。
看着眼前的女人,徐宁才会感到一丝心安和放松。
“你怎么了,最近总是发呆?”
赵姨娘担忧的看着徐宁,女人的直觉是极敏锐的。
“没什么,明天汉军营募兵,杨府司有意让我去。”
“那你怎么想的?”
“去看看吧,现在的吃食都是府衙在送,总得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价值吧。”
赵姨娘能感觉到徐宁不是在担忧这件事。此刻见徐宁不说,便不再多问,只是轻声安慰。
与此同时,不止徐宁,太多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这次募兵,其中就包括党长赵忠尧。
赵忠尧此刻看着瘫在床上的儿子,心里无比愤怒。
“父亲,你要为我做主啊!呜呜呜。”
赵大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着。
“真给我赵家丢脸!”
“父亲,我是真没想到才几天时间,那个小鳏妇就傍上男人了。而且那个王八蛋力气特别大,我根本哎呦呦,别打我,我错了父亲!”
赵忠尧听到儿子求饶,才放下手中拐杖,质问道:“说说你错哪了?”
“我,我”赵大勇颤抖着,小声试答:“我不该去奸淫鳏妇?”
“放屁!”
赵忠尧眼看儿子不开窍,生气的大骂。
“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蠢笨的儿子来?”
赵大勇眼含泪水,委屈的小声嘟囔:“我是我妈生的,不是您生的啊。”
“我打死你个逆子!”
赵忠尧拿着拐杖狠狠地砸向赵大勇,此刻赵大勇瘫痪在床,无法躲避,只得疯狂的哀嚎求饶。
打了好一阵,赵忠尧终于累了,才停下手中挥舞的拐杖。
“你这个废物,连我为什么生气都不明白。”
赵忠尧摇着头,脸上写满了无奈。
“一个鳏妇你都玩不明白,你还能干什么?别说奸淫了,就是杀了又能怎样。可你!竟让人当场抓到,损了我赵家的名声!”
“儿也不想啊!可儿自幼习武,自认比一般武人都要强些。但那晚,我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都怪那个徐宁!对,就是他多管闲事!”
赵大勇这一说,突然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不禁央求起赵忠尧来。
“求父亲为儿做主,找人杀了那个徐宁!我也好和芳儿双宿双飞……哎呦,我的波棱盖啊~哎呦,我的胯骨轴啊~”
赵大勇边哎呦着,边若有其事的揉着自己的腿和胯骨。
赵忠尧彻底对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无语了,此时不再管床上哭喊的赵大勇,出门唤来了管家。
“车渠部那边怎么说?钱收了么?”
赵忠尧沉着脸问管家。
“收了,老爷。胡五车已经跟来了,不过”
管家面色有些为难,犹豫片刻继续道:“车渠部那边的意思,事成之后还要再给打造五十把铁器才行。”
“呵呵,坐地起价。”
赵忠尧冷笑着,静下心来沉思片刻,咬着牙答应了。
过了不多时,管家领着胡五车来到了客厅。
赵忠尧正坐于主座之上,看着眼前铁塔般的汉子,不由得心里发怵。
胡五车原名胡勒木斤,自儿时起便比同岁的人长的高大。到得十六岁那年,已身高将近八尺,虎背熊腰,且力大无穷。
据说有一次打赌,小伙伴们将五辆拉满货的板车栓到一起,竟被他一人拉动,从那以后便人人叫他胡五车了。
胡五车曾在武川镇短暂的流浪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被车渠部的鲜卑人带走养大,所以也会一点汉语。
此刻看着站在面前的胡五车,赵忠尧愣了半晌,才终于发话。
“胡壮士,想必需要你做的事,管家已同你说了。明天的事便拜托你了。”
“明天结束后,三日内备齐一辆马车,五十把铁器。到时我若见不到,杀你全家。”
胡五车嗓音浑厚,此时说着蹩脚的汉语,显得十分滑稽。可听在赵忠尧耳朵里,却如丧钟。
“那,那是自然。”
管家连忙应承下来。
直到胡五车点点头离开,赵忠尧才长呼一口气,放松下来。
“老爷,我有一事不明。为何非要等到明天募兵比试时再动手,而不是今晚就让胡五车去杀了徐宁呢?”
“呵呵,徐宁现在可是杨均府司眼前的红人,今晚去杀他,不是明着和杨府司过不去?可明天就不同了,比试比试,难免出事嘛!”
看着管家恍然大悟的样子,赵忠尧脸上终于露出阴险的笑容来,端起桌上的茶,一饮而尽。
熙平六年四月十七
清晨,武川镇城西校场,无数人已经在等待了。
这片校场曾经辉煌过,那是孝文帝及更早远的时期,无数鲜卑贵族在这里挥洒青春,成就荣光。
后来,制度发生改变,戍边不再光荣。更多的是犯了错的贵族,和被判流放的平民,被迫来到这里戍边。
近十年,随着贺拔度拔在镇戍军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强,逐渐将军营迁去了城外的部屯后,城西校场便彻底荒废了。
到今日,这片破落的校场终于再度被启用,是多少人不曾想到的事。
无数汉人在这里云集,充斥在城西校场的每一片土地上,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命运。
这些汉人中,以边民和府户为主,还有不少军户。毕竟免除力役和部分地租、户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的很有诱惑力。
更何况边民和府户的身份本来就低下,若能参军成为军户,也不会再被人看不起了。
而本来就是军户的汉人里,一些人由于抵触镇戍军中鲜卑人明里暗里的歧视,也更愿意加入汉军营。
一杆写着“武威”二字的黑底红字旗矗立在校场中央,无数看向它的汉人眼中,有期待,有激动,有紧张。
随着一阵密集的锣声炸响,在众人的期待中,武威军这支汉军营的募兵比试,终于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