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感情这就是你的树挪死人挪活
李想这么一说,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
移民到边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朝代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事情真有那么简单的话,草原上的事情早就解决了。
“干爹,如果只是赏赐给功臣数万亩,他们自然不会有兴趣,毕竟云中都督府是一片草原,完全是胡人的地盘,一般人去了,恐怕连命都保不住。收益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建议?难不成你以为朕也像你一样,成天无所事事?”
李世民看着李想,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投入与产出是不成正比的,所以之前的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疆的稳定问题。但是,如果边关的物产比长安城多得多,无论是勋贵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享受到巨大的利益,那还会是现在的局面吗?”
见李世民依旧面无表情,李想只好继续说道。
“这些年来,长安城之中,有不少权贵开了作坊,赚了一大笔钱。”
“这人啊,只要有五成利,他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十成利,什么法律都可以不管,要是有三十成利,哪怕是杀头也在所不惜。”
“想要勋贵和富商把这些年赚来的钱投到边关,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这样能让他们能赚到更多的钱就行了。”
李世民虽然不喜欢李想的这些歪门邪说,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李想的说法。
“以往云中都督府的土地,都是用来放牧的,但唐人并不擅长放牧,而且他们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所以即便是赏赐给别人,也不会有人愿意将这些土地交给自己的家人去管理,更不要说平民了。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至少,河东道以北,暂时是安全的。”
李世民补充了一句:“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投入到边境。”
“当然了,没有好处,谁也不会去的。但是,如果我们在那里种一亩地,能够比在关中多出十倍的收入,那还会有人愿意去吗?”
“十倍?”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这怎么可能?难不成你还想在边境种甘蔗不成?”
这一年多来,李想一直在研究南洋水稻、棉花、甘蔗等农作物。
很显然,云中都督府肯定是种不了水稻的,就算种出来,一年也种不出两茬来,赚的钱也不会超过十倍。
剩下的就是棉花和甘蔗了。
“干爹,甘蔗喜热,长江以北根本种不出来,儿臣只会将蔗种推广到岭南一带。”
“所以,你的意思就是让所有人都去河东道北边种棉花?这棉花真能带来十倍的利润?”
李世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建议,要放宽关内的棉花种植。
别说十倍,就算是五倍,甚至三倍,都能让无数人换成棉花。
“我敢保证,第一年能有十倍的利润。长安城里种着棉花的人家很多,稍微一打听,便能知道今年棉花的收入。”
“现在长安城里已经有了一条直通朔州的水泥路,从河东道到云中都很方便。这些地方,基本都是平地,只要放火烧了,清理出一大片地来,稍微整理一下,就能变成棉花地了。”
“头一年能赚十倍,那未来呢?”
“以后肯定没那么高了。目前是棉花产量偏低,因此棉花产品价格将较高。等棉花种植面积大了,价格就会降下来,但如果朝廷限制了棉花的种植面积,那么,这些地方的收入,绝对是种农作物的两到三倍。”
这个时代,不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的。
如果朝廷将棉花的种植范围限定在哪个州,这样既能保证产量,又不会影响到大唐的粮食生产,所以李想提出这个建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虽然利润很诱人,但想要让普通人自愿迁移,还是很难的。”
李世民对李想的话表示赞同,但他也认为,大规模移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仅仅是赏赐给功臣、勋贵,那就毫无意义了。”
“平民迁移,最大的问题就是路途遥远,这一点,朝廷可以考虑给予帮助,当然,让更多人知道移民带来的好处,明白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还是有人愿意冒这个险的。”
听到李想的话,李世民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大唐日报》上的那篇文章,说道:
“难道你弄出《大唐日报》,就是想骗老百姓种棉花吗?”
“朕说呢,最近报纸上怎么全是讲江南道、山南道移民的幸福生活的文章,原来你早有安排。”
“这份《大唐日报》上的内容,绝对是真的,绝对不是胡编乱造。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政策是多么的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你说要推广棉花,朕倒是有些理解了。但是,这片草原的长治久安,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并不在意李想的辩解,直接把话题拉回到正题上。
如果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生活在一起,或许还能和平相处。
但是,一旦有了边境,游牧民族就成了农耕民族的天敌,这是自然规律。
游牧带来的粮食不像农耕那么稳定,一旦遭遇天灾,粮食很快就会枯竭。
在这种情况下,掠夺是必然的。
这一规律,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秦汉、隋唐。
如果没有李想,这场战争,将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
“干爹,草原无法长治久安,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这些地方并不属于大唐。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争和征服,但是大唐的官员们,却始终无法将这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想要维持草原的长久和平,就必须改变现在的局面!”
“你是说,推广棉花,会改变这一点?”
“光靠推广棉花,肯定不行。但是云中都督府,以及河东道北边的棉花种植,只要规模上去了,这些地方就会遍布唐人村镇,慢慢的,这些地方也会变成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关中一样。”
“如果所有的牧场都变成了农田,那么大唐的军队就会一直驻扎在那里,那自然就不用担心草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