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三清山记

第37章 王大善人

三清山记 全国打工仔 2718 2024-11-14 11:31

  吴芾一诗作完,五人就盯着王霖,王霖急忙说道:“我不会作诗。”

  五人失望透顶。

  吴芾之诗,于其余四人都不一样。

  字少句少,只用了四句,就将玉山的境况写了出来。

  杨万里道:“吴兄,写诗,你还是比我们高一筹啊。言简意赅。”

  范成大点头道:“的确,只是这胡兄之诗,不知是否故意为之,我们都在其中描述雪景,为何胡兄之诗,会有一个‘春’字?”

  胡致隆笑道:“冬雪消融,春天不就来了吗?”

  只见一个雪球打在胡致隆脸上。

  王大受赶紧跑开道:“我看你是早有预谋,在我们提议以冬雪为题之时,你就想到了春。为了遮蔽自己,才说以‘玉山道中’为题。”

  胡致隆抓起一坨雪,在手中胡乱揉了揉,也向着王大受丢去,大喊道:“就你聪明,就不许我聪明是吧。”

  五人在玉山上,打着雪仗。

  王霖越发觉得这五人像是自家柴犬。

  王霖只得摇摇头,不想,这时一个雪球打到了王霖脸上。

  于是,王霖也加入了战局。

  于是,玉山山,就像是六条柴犬在戏雪。

  六人就这样打打闹闹下了山。

  当夜,王宅之内,六人围着火炉,吃着火锅,喝着小酒,吹着牛皮。好不快活。

  只是这五人,没由来的又要作诗,这可愁死了不会作诗的王霖,只觉得自己完全听不懂这五人诗中都写了什么。

  翌日,五人就要离开。

  王霖极力挽留五人。

  吴芾说要回京述职。

  其余四人也说要上京赴读赶考。

  王霖当然知道他们说的是临安。

  杨万里骑着马,看着面前的雪景,诗兴大发,大声吟道: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吴芾叫道:“好诗。”

  杨万里说道:“胡兄,我这诗中也有春。”

  胡致隆笑道:“却不知杨兄这东山是哪座山啊?”

  杨万里道:“自然是三清山。”

  看着这骑马离开的五人,王霖笑道:“我辈男儿当如此。”

  王夫人问道:“如何?”

  王霖道:“鲜衣怒马作豪诗。”

  王夫人噗嗤一声笑道:“作诗?怎么?夫君也要考取功名吗?”

  王霖仰头道:“有何不可?”

  从那以后,王霖每日都会带着一本书上山和白衣人修道。一有空就会拿出那本书来看。

  白衣人好奇的看着王霖手中的书,说道:“相比《论语》,我更喜欢《尚书》。”

  白衣人也从身后拿出一本书来,赫然正是《尚书》。

  王霖笑问道:“道长也要考取功名?”

  白衣人道:“这有些事情想不通,看看书就全想通了。”

  两人相视一笑。

  赵宋偏安江南,就像是一个富家翁,走到哪里富哪里。

  赵宋将北方的富庶繁荣带到了南方。

  就在赵宋百姓好日子过了很久之后。

  天降大旱。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州、常州、秀州大饥。

  乾道四年春,蜀中、邛州、绵阳、剑州、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

  乾道五年夏,徽州大饥。

  饥荒一来五年,乾道最难。

  看着一批批从外地而来的灾民,饥荒终于也像是传染一般,跟着这些灾民到了信州,到了三清山脚下。到了隐将村。

  没错,大源坞改名了,改成了隐将村。

  也是和王霖的老祖王鉴有些关系。说是王鉴为大唐大将,王鉴隐居在村子里面。那这村自然就叫隐将村了。

  这年,隐将村的农田颗粒无收,此时的王霖已经67岁,却像是中年人一般健壮。

  村里人都说是王霖修道有人,上天眷顾。

  不只是隐将村,整个三清山,整个信州,整个江西,皆是如此,大旱之下,无人幸免。

  田地颗粒无收,作为商业最为繁荣的封建王朝。赵宋王朝也控制不住疯狂上涨的粮价。整个大宋朝的粮价高到天上去。

  只有信州,粮价相对平稳。

  因为王霖开仓平粜。为了避免那些同行低进高出,奇货自居。

  王霖甚至定量定人售卖。每人一天一次最多只能买一人的量,如果家中人多的,就拿“户贴”作为凭证购买。

  这个“户贴”就是现在所谓的“户口本”。

  至于有人利用“户贴”漏洞购买多份,或者是利用“户贴”做商人的下线代购。

  王霖也有应对之法。

  一旦发现,不准狗购粮。

  发现不了,那就没有办法。

  如果被发现了,你也不是说没有地方吃饭了。

  王大善人也不会对你赶尽杀绝。

  你就只有选择第二条路了。

  去领施粥。

  没错,王霖也设置了施粥棚子,为那些没有银钱的灾民施粥。

  虽然大宋朝商业发达,可是饥荒之下,粮价奇高,钱没有用了。

  有些甚至是时代老实巴交的农民,对于银钱,根本没有概念。

  喝粥无法饱腹,只能说是续命。

  吃不饱,身体虚弱,容易招致病害。

  王大善人也会贴心的请了大夫医馆为灾民看病抓药。

  因为王家也有自己的医馆。

  如果你还是不幸饿死,或者是病死了。

  又没有钱财安葬,王大善人也会贴心的赠送棺材安葬。

  因为王家也有棺材铺。

  可以说,王霖虽然是一个道士,却也是一个商业奇才,一个大善人。

  只要你作为灾民来到隐将村,王霖一定会给你吃喝拉撒看病下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终于,五年饥荒结束了,,灾民死的死,活着的要么留下安居落户,要么都走了。

  是回老家,还是流浪到下一个地方,谁知道呢?

  王霖68岁时,经过五年的操劳,人一下子老了很多,已经许久没有上三清山了。

  这天,王霖上山,和白衣人坐着下棋喝茶。

  白衣人看着王霖道:“季深,你命不久矣。”

  王霖吓得一怔,随即将手中棋子打到白衣人脸上。

  王霖站起来大骂道:“我是凡人,我是要死了。你以为谁都跟你这仙人一样?六十年了,还像个年轻人一样。要不是留着山羊胡,谁能把你当道士?还以为是个书呆子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