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游仙镜

初到大唐 第一百九十五章 这回是真的一觉醒来整个世界都变了

游仙镜 小盗非道1 4197 2024-04-03 18:24

  

  

  

  

  

  

  

  

  “蝈蝈儿,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紫阳他考上皇家学院了,你这当哥哥的可不能”老妈还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声音传来,将张玄清从失神中惊醒。

  张玄清现在可没心思注意老妈是不是失心疯了,因为真正失心疯的,很可能是他自己。说了句:“妈,我知道了,我还有事,就先挂了。”立即关掉手机。

  在电脑屏幕的两排图标中找了半晌,终于找到类似浏览器的软件。打开网页,默认搜索工具很不给面子的从百度变成了千百度,张玄清心里不好的感觉越发强烈了。

  忽地他视线一顿,看到千百度及搜索框下的一个新闻推荐栏里一个个新闻标题,他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

  只见那些标题依次是:

  神龙九号划过美利坚夜空吓坏民众,以为是

  日本首相小泉次郎将改组内阁,不会接受自民党各派推荐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不悲含笑辞世,各地粉丝沉重悼念

  天王张铁锤下月将于京城举行万人演唱会

  卧槽!逗我呢吧?张玄清内心一阵凌乱。

  神龙九号是什么鬼?跟长江七号有关系不?

  还有那什么日本首相,不应该是晋三么?小泉次郎又是哪蹦出来的?还小泉次郎、特么小编这是片看多了吧,咋不滋你一脸呢!

  至于什么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不悲麻蛋,我怎么没听过?这个锅我不背我不背吗?

  最可恨的还是那天王张铁锤,丫你家天王叫有叫铁锤的?

  张玄清几乎都以为自己电脑中毒了,如果不是还记着之前老妈嘴里边一直念叨的皇家学院,他差点就把电脑砸了!

  不再看那些扯淡的新闻标题,在搜索框里输入皇家学院四个字,本以为出来的应该是“英国皇家学院”,没想到

  皇家学院新生再创新高,院方:我们不要人杰,我们只培养人杰

  著名诗人周守信宣布退出文坛,曾为皇家学院副院长

  最美华服:皇家学院的汉服复兴之路

  天王张铁锤下月于京城举行万人演唱会,皇家学院:欢迎校友回京

  “”

  麻蛋,又有这个张铁锤!

  尽管心里很不愿意相信,张玄清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似乎又穿越了或者如今的现实世界被某种力量所影响而发生改变了?

  其实他早该注意到这点的,只因房间里的家具,虽与他“上一世”的家具相仿,但也仅仅是相仿,厂家根本不是一个。但由于这房子不是他的,是人家柳萍的,家具等等房间里的东西也没有一个是他买的,而他又只在这里住了不到半年时间,根本不熟悉。所以,即便他看着这房间又熟悉又陌生,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也没能往别的方面想。直到今天,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为什么会产生那种熟悉的陌生感。

  废话,一屋子“山寨货”,能不又熟悉又陌生嘛!

  可是又为何形成如今这种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是自己真的穿越了?还是某种历史的偏移致使现在的改变?

  想到自从被雷劈后在大唐倒霉的遭遇,张玄清觉得自己似乎已猜到了答案。

  果然,点开浏览器继续搜索,发现大唐之前,秦、汉、两晋、十六国,该有的都有,并且没有半分偏差而大唐之后,却没了宋、元、明、清,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起源于贞观!

  这个“时空”的史书记载,李世民活了八十九岁,长孙无垢也比原本历史上少死了三五十年。还有李承乾没有造反、李泰没有谋嫡、李治没有当皇上,但皇上也不是李承乾。最后登上皇位的,是李承乾的嫡长子李象!

  李象其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多少记载,只知道他是李承乾的儿子。但在这个被扭曲的时空,其人的历史评价竟只比李世民低半筹,接过爷爷李世民贞观之治的棒子,创造了“永兴盛世”,一点也不比创造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差,甚至更强,为大唐六百年江山奠定深厚的基础。

  没错,就是六百年!

  野史记载,贞观四年癸巳月辛酉日,唐太宗李世民于太极宫接见虚靖帝君张玄清,当日帝君作歌六百句,一句便是一年。后若非被李世民拦下,再让其唱下去,说不定大唐国运更加昌隆。

  确实是虚靖“帝君”,贞观年间,张玄清获封真君称号永兴五年,高宗皇帝李象为感张玄清之德,又加封为帝君,一跃成为道教神仙地位最高的一批仙人。

  这还不止,如果翻道经就会知道,唐朝之后的道教,更把张玄清奉为丹祖,论地位只在道祖老子之下。

  也就是从李世民贞观之治延长、李象登基为帝,大唐以后的历史就渐渐偏移。更由于张玄清忒缺德,剽窃了不少文学作品,道家典集,甚至连佛教都插了一脚,导致很多历史名人消失不见。

  比如佛教禅宗的神秀、惠能,两位禅宗大德,创立南禅、北禅的人,竟然就因为张玄清提前把他们那两句佛偈说了,从而在世上名声不显。

  虽然两人依旧入了佛教,在佛教内部的名声也是极高,可不被世人所知,又有甚么影响?

  在诸如被张玄清剽窃的最多的道家,什么吕洞宾、白玉蟾、王重阳、张三丰,这些个人的著作就没有张玄清没用过的。尤其吕洞宾、白玉蟾,被张玄清用过的著作最多,导致两人虽也位列丹道真人,可受知面也仅在道家“广为”流传而已。

  更甚至连八仙都被张玄清搞没了,谁叫他一开始给自己起了个名叫“张果”呢?古代对于身份地位高的,都习惯在名字后边加个老字,或者姓后边加个公字。所以,世人只知虚靖帝君“张果老”,却不知蓝采和、何仙姑等是何人。

  其余还有诸如李时珍等医道名家,他们的著作都被张玄清拿着跑大唐传授孙思邈了,自然也被归于张玄清名下。自此,历史上出现了个继华佗之后的“神医”,却少了闻名遐迩的“濒湖山人”等等。

  一个历史名人的缺失,就会影响一大部分历史事件。甚至不仅是名人,就连普通人,缺一个少一个,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毕竟那个人普通,谁能证明他的后代也普通?

  举个例子,好比苏轼,牛逼吧?都知道吧?但他祖宗的祖宗没准就是个种地的!如果因为某件事转变,诸如历史上多了一场战事,不小苏轼的祖宗的祖宗参加了,更不巧苏轼的祖宗的祖宗又战死沙场,那苏轼又怎么出来纵横文坛?

  恩,事实或许真的是这样,反正这个世界没有叫苏轼的那么一个词人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一切的变化,其起源还是在张玄清他自己身上!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