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满级考古大师

一百八十七章 盛开在岭南的文明之花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5129 2024-04-03 17:56

  

  

  

  

  

  

  

  

  “大宝贝?”

  “在我们眼里,这座南越王墓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宝贝!”

  广州考古所的研究员邓学良,一边往嘴里夹菜,一边满脸憧憬的说道。

  确实。

  对广州考古所来说,这座南越王墓就没有不是宝贝的东西。

  随便一件东西,都是西汉早期的文物。

  这对极度缺少秦汉文物的广州来说,就是一座价值不可估量的宝藏。

  “铜、铁、玉、玛瑙、绿松石、陶器应有尽有啊!”

  “光是玉具剑,就有十多把!”

  “各种铁制武器更是一大堆,铁戈、铁戟有几十把!”

  “原来西耳室里没有多少铁制武器,并不代表南越国没进入铁器时代。”

  “而且铁制的实用器也很多,锄头、凿、钉都有。”

  “这些铁器都有使用过的痕迹,包括武器。”

  “这说明这些铁器并不是专门制作的礼仪用器,是墓主人生前的实用器。”

  “看起来南越国的铁器普及情况,要重新判断了。”

  “西汉先进的铁器文化,应该是没有太大阻碍的就传播到了南越国的。”

  “西汉中央并没有像防备匈奴那样,严苛的防备铁器向南越国外流。”

  别小瞧古人。

  在经历过战国争霸之后,秦汉时期的人是很清楚,技术的垄断有多重要。

  匈奴人不会制作铁器,西汉人自然会严厉把控铁器的外流。

  北方和匈奴人的一些互市,大宗交易一般都是用粮食、布匹之类的东西,和匈奴人换取牲畜。

  最多就是再给匈奴人卖盐。

  铁器,特别是铁制的武器,这玩意只允许在军中使用,是绝对不可能随便卖给匈奴人的。

  至于会制作铁器的工匠,那就更加要严密保护了。

  他们只能在少府下辖的武器工坊内,为西汉军方没日没夜的制造武器。

  甚至会遭到严格的监控和限制。

  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会打造铁器的工匠,被匈奴人获得。

  匈奴人常年进攻西汉边郡,烧杀抢掠之下,也只能抢走一些人口以及部分铁制的农具而已。

  甚至汉文帝、汉武帝的时候,铁制的农用具都还没全国普及呢,真正占据主流的还是青铜甚至木头做的农具。

  在公元前那个运行缓慢的社会,想要完成青铜到铁的换代,是需要长达百年的时间,才能做到的。

  西汉的军方,一部分精锐率先换上了铁制武器,再训练出了精锐的骑兵。

  六十年磨一剑,于是,卫青和霍去病便出塞大败匈奴,封狼居胥。

  只是没想到,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南越国,居然也能有如此精湛的铁器。

  虽然内棺出土的铁器,因为保存情况不佳的原因,已经锈蚀非常严重了,甚至都黏在了一起。

  但是能打造出制式的铁武器,已经足够说明,南越国应该是有一批专业的“铁匠”。

  或许是继承了吴、越的钢铁冶炼技术。

  也或许是从西汉中央要来的技术。

  总之,南越国的铁器水平,是不比西汉中央差的。

  这也更显得汉武帝的厉害了。

  同样拥有铁制武器的南越国,在面对南顾的汉武帝,几乎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就轻松被灭国了。

  西汉的良家子们,吃着家乡的酱,唱着刘邦的大风歌,轻轻松松就翻过了岭南,一路碾压到了番禺。

  当年汉武帝手下的军队,是真的举世无敌啊!

  “不过比起铁器,南越国的玉器工艺,才是真的顶尖啊。”

  “恐怕比同期西汉的工匠还要厉害。”

  “我们在头箱、足箱,还有你们在内棺里发现的玉器,器形有璧,璜、组玉佩饰.带钩、印玺、角形杯、盖盒、盖杯,承盘高足杯及其他玉饰。”

  “玉器雕镂的纹样,有谷纹、涡纹、蒲纹、云纹、勾连雷纹﹑蒂形纹、鳞纹、绞索纹、弦纹、龙纹、凤纹、鹦鹉纹,兽面纹等。”

  “纹样的雕刻工艺还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圆雕、双面雕等。”

  “主墓室内的玉器,简直就是公元前玉器工艺的巅峰!”

  “可以很自豪的说,不只是西汉,当时全世界所有文明和国家,恐怕都没有如此精湛和全面的玉器雕刻工艺!”

  “特别是一组由透雕的玉璧、玉璜、玉人和金、玉、玻璃珠饰等许多小件组成的组玉佩,更是精美绝伦!”

  “这组组玉佩,长约85、东西宽约50厘米。由三十二件玉器组成,其中双风涡纹壁、龙凤涡纹壁、双龙蒲纹壁,每一件单独拿出来,都是稀世之宝。”

  “之前所有的西汉贵族墓葬中,都没有出土过如此精美的玉璧。”

  “还有那件承盘高足玉杯,也是稀世之宝,在全国所有出土的玉杯之中,都是最为精致和漂亮的。”

  “南越国的玉器制造工艺,确实是非常的厉害。”

  “这绝对不是一个建国只有几十年的国家能掌握的。”

  “南越国绝对是继承了一批吴、越、楚国的工匠,并且继续悉心培养他们,才能有这么多精美的玉器。”

  工匠这玩意吧,不是说培养就能培养的。

  就像现代人搞艺术,也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这玩意要天赋的。

  并且还要悠久的传承支撑。

  南越国作为秦国南征军团的后裔建立的国家,他们在出征的时候,肯定是没带什么玉器工匠的。

  不过南征军团里,有大量的六国移民。

  一开始,秦始皇是让南征军团带着几十万六国移民一起前往岭南征讨百越的。

  一方面是将六国移民迁往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可以降低中原复叛的风险。

  另一方面南征也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援,才能在岭南站稳脚跟。

  赵佗也是靠着这些六国移民,才在岭南站稳脚跟,最后趁着中原忙着楚汉争霸的时候,一统岭南,建立国家。

  南越国并不是真的从一穷二白建立起来的。

  是有几十万来自中原的六国移民,再加上十几万秦军这个基本盘的。

  所以在艺术、工艺、文化上,都是有脉络可承,且有六国的底蕴。

  来自楚、越、吴的移民,能够为南越国提供冶铁工艺、玉器制造工艺。

  来自齐国、燕国的移民,能够为南越国承担打造海船,建立水师的任务。

  来自秦国的军人,则承担庇护大家,并且拓土开疆的职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南越国,就是一个六国百姓+秦国军队组成的殖民集团。

  他们来岭南是来殖民的,不是岭南的原生民族,自带了先进的工艺和文化!

  这才有了南越国这朵盛开在岭南的“文明之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