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不良人

第六十六章 一年

大唐不良人 庚新 8333 2024-04-03 17:50

  

  

  

  

  

  

  

  

  “苏都督!苏都督何在?就说刘仁轨求见!”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春风似剪刀。

  大唐自从龙朔元年攻下百济,建立熊津都督府,转眼已过去一年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大唐龙朔二年三月。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除了还有些倒春寒,比之前的寒冬,已经要好上不少。

  驻守泗沘城的唐军,也总算能喘一口气。

  这一年的时光里,发生了许多事。

  先是百济叛乱,叛军声势浩大,一度令唐军只能困守泗沘城。

  后来幸得苏大为与刘仁愿、刘仁轨等将浴血奋战。

  特别是苏大为指挥黑齿常之和金仁泰攻下周留城。

  他与刘仁轨又于白江港击败倭国水师。

  百济的局面才大体安定下来。

  后来纵有骚乱,也只是局部零星叛乱,无伤大局。

  百济这边是稳住了。

  不过听说高句丽那边战事却颇不顺利。

  集合大唐全部力量,以战神苏定方为首,五路大军,居然没能创造速胜的奇迹。

  大唐在苏定方的指挥下,已经创造过太多的军事奇迹了。

  几乎忘了,像现在这样鏖战,才是战争本有的模样。

  要灭人国,绝人宗庙,哪有那么容易。

  大家都是修炼千年的狐狸了,真正弱的早就淘汰了,也撑不到现在。

  怪只怪,泉盖苏文这老贼还有一口气撑着。

  他在一天,大唐只怕都拿高句丽没什么好办法。

  好在泉盖苏文也应该撑不久了。

  高句丽的战事,还轮不到苏大为操心。

  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镇抚百济,和搞事情上。

  没错,就是在搞事情。

  新罗双龙夺嫡的事,正是苏大为一手导演的好戏。

  历史上,金法敏上位后,可没少给大唐上眼药。

  甚至和金庾信两人合谋,暗中鼓动百济与高句丽复国叛军,暗中予以支持。

  逼得大唐不得不放弃到手的百济土地。

  最后新罗几乎是“躺赢”,吞并了大唐将士浴血奋战,辛辛苦苦打下的疆土。

  无数唐军在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甚至长眠于此。

  最终,这片国土却被新罗人拿下。

  这简直是不可接受的。

  苏大为,自然不会让这一切发生。

  他虽然不是考据党,但也大体知道历史走向,算是开了点上帝视角。

  清楚新罗人骨子里想的是什么。

  做为大唐熊津都督,或明或暗表点态度,或阴或阳煽风点火,实在太容易了。

  后世大波波国还能在推特上口头捐款,口头支持人建国。

  何况此时苏大为乃是大唐在百济的实权都督。

  论影响力,他就是直接架在新罗人头上的刀,威慑力比后世波波国可强大太多了。

  百济的尸体还没凉透。

  苏大为之前一系列操作,打了高句丽,平了扶余丰,收了沙吒相如。

  又一战打垮了倭人的水师。

  据说还掳了一个倭国的什么王。

  这一切,新罗人都是真真切切的看在眼里。

  连对大唐一向强势的金庾信,眼下见到苏大为,都不得不收起骄傲,低头叫一声苏都督。

  实力,实力就是一切。

  狗敢冲主人吠,那是觉得主人不会真的拿它怎么样。

  在苏大为的手下,先后躺着百济复国军,还有倭人的“尸体”,也算是杀鸡骇猴了。

  新罗人此时反倒是老实了。

  至少在苏大为面前,不敢再有任何不敬。

  甚至在苏定方征高句丽的途中,还出现一件奇事。

  他这位大总管对新罗人下令,新罗人能找出各种理由推托。

  什么大雪封了路,道阻不能行。

  粮草被叛军给劫了。

  哪里又生乱了。

  总之援军和粮草,就是不能及时到位。

  但是苏大为开口后,新罗人就是被抽了一鞭子,路也通了,盗匪和叛军也都平定了。

  粮草援军,硬是在约定之期,乖乖交到了唐军前线。

  这都哪去说理去。

  苏定方得知这一切后,也是愣了半天,铁青着张脸,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后来只在苏庆节面前,说新罗人是真小人,畏威而不怀德。

  而苏大为,并没有因为新罗人对自己的敬重,而对新罗人有多好。

  相反,他在后面扇风点火,做得更起劲了。

  光是一个金仁泰和金法敏争王位,还嫌不够,甚至还考虑再物色一个王子,支持争夺新罗王位。

  毕竟,玩三国这种战略,中国人才是祖宗嘛。

  暗中支持归支持,但明面上,苏大为绝对是三缄其口,绝不会吐露任何倾向,也绝不会让新罗人抓到把柄。

  反正就是一条,分化你,让你们不能形成合力。

  绝不让一家独大。

  这正是大唐以一贯之,后来到大明朝又发扬光大的,羁縻之策。

  越是这样,新罗人越惧,越有求于苏大为。

  这大半年的分化瓦解过程里,苏大为对百济和新罗之事,手腕越发娴熟。

  ……

  刘仁轨推开挡在面前的卫兵,怒道:“我有要事求见苏都督,这半个月苏都督一直深居简出,外面的事也不理,你们还敢拦我,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刘仁轨虽是文官出身,但后来弃笔从戎,一身武艺着实不差。

  这一下含怒出手,挡在苏大为书房前的两名禁卫顿时站立不住,噔噔噔连退几步。

  呯的一声,将身后的房门撞开。

  刘仁轨冷哼一声,大步向前,正要跨过门槛,进书房去寻苏大为。

  忽见眼见裙摆一闪。

  愕然抬头,却见到一张俏面含冰的脸庞。

  这是一位年方二八的少女。

  身材窈窕,腰肢柔软,仿佛弱不禁风。

  一双似嗔非嗔的含情双眸,波光流动,有一种能吸慑人灵魂的魔力。

  刘仁轨已经六旬的老将,在这样一双含情双眸前,却不敢多看。

  忙低头抱拳道:“见过聂小娘子。”

  来者,正是苏大为的义妹,聂苏。

  虽然她的身形好似弱不禁风,但刘仁轨却不敢有任何轻视。

  他知道,当时在泗沘城的攻防战时,高句丽人曾动用一种非常厉害的车弩,对唐军造成极大的杀伤。

  后来还是这位弱不禁风的聂小娘子出手。

  当着城内数千唐军和数万叛军的面,飞至高句丽人面前,用异人之术,压制住了对方的车弩。

  才给泗沘城的唐军创造了关闭城门的时机。

  事后刘仁轨听人说起,心里还不太敢信。

  每次见到聂苏,都无法把这位柔弱如花,灵气逼人的少女,与在万军中,直入敌阵,压制高句丽人的那位联系到一起。

  对了,苏大为自身,也是为极厉害的异人。

  听说是师从丹阳郡公。

  大概聂苏也是家学渊源。

  刘仁轨没有在此事上多想。

  在聂苏面前,他不敢如先前般放肆,只是抱拳诚恳道:“聂小娘子,麻烦通传一下苏都督,就说正则有要事求见。”

  刘仁轨,字正则。

  最近百济虽然没有大的动荡,但小道消息可是禁不住。

  各种谣言满天飞。

  一会说高句丽人要打过来了。

  一会又说唐军败了。

  还有说苏定方死于阵前的。

  当真是各种话都敢说。

  刘仁轨却不是为了那些谣言,他是听到一个确实的消息。

  泗沘城内,刘仁愿部即将回转大唐。

  从去岁至今,刘仁愿麾下在百济已经征战一年多近乎两年。

  将士思归。

  眼见百济局势稳定,下面将士请求回大唐的声音,一波接一波,就没停过。

  长此以往,兵无战心,强留在百济,也只会令下面的将士怨声载道。

  战力会大辐衰减。

  按府兵正常的做法,是轮值。

  百济刘仁愿这批回大唐,稍后皇帝陛下会派其他的将领率府兵驻守百济。

  又或者,全权交给熊津苏大为?

  这个念头,当然只在刘仁轨心中一闪念。

  虽然苏大为如今已经因功,被陛下下旨从代都督封为正式的熊津都督。

  但以陛下的帝王之学,想必不会让百济这里,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些念头在脑子里只是一转,刘仁轨听到聂苏道:“你找苏都督?”

  语气似乎有些奇怪。

  刘仁轨却没有多想,点点头道:“如果不是要事,老将我也不会来打扰都督。”

  “那你进来吧。”

  聂苏挥手,示意方才被刘仁轨推进房里的两名卫兵退出去。

  等满面羞红的两兵卒出去,聂苏侧身示意刘仁轨进书房。

  刘仁轨一心想见见消失大半个月的苏大为。

  当下也不多想,忙一撩长袍,跨进书房。

  目光穿过聂苏,一眼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形,一身甲胄,一手负后,一手好似捧着一卷书,正背对着大门,面向着壁间,似在沉思。

  刘仁轨一眼之下,顿时肃然起敬。

  苏都督虽然年轻,但做事可真不含糊。

  现在百济已经安定,他在自己府里书房内,居然还着全甲。

  还在看书。

  大概,是想着百济和新罗之事。

  这样年轻有为的将领实在少有。

  若自己年轻个十岁,只怕也愿意随此人一起,建功立业。

  心里想着,刘仁轨走上去,向苏大为的背影叉手道:“刘仁轨见过苏都督。

  我听说苏总管那边就快撤兵了,百济这边刘仁愿也要回大唐休整。

  在新援军到来以前,我们的力量会十分虚弱,须得防着百济叛军死灰复燃,还有高句丽人,只怕也不会安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