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268章 展望新生活

  

  

  

  

  

  

  

  

  第268章 展望新生活

  前脚刚刚解决掉了李芳远,后脚就收到了来自朱元璋的圣旨。

  让朱启去草原上,负责指导那边的经济工作。

  这可让朱启老大难了,本来还以为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可以休息休息了。

  却没想到还要继续往草上奔波,好在草原离的辽阳也并不是很远.

  到不用像从应天府去草原,那么远的距离了。

  估摸着也就几天的时间就能到草原上了。

  朱启自然不可能深入草原,指导什么经济工作的。

  那边一片荒芜,有什么可指导的呢。

  而且现在草原上经济建设做得最有成效的,那自然就是靠近在长城外面的亦乃集了。

  说起这亦乃集,原先还是自己的好岳父,阿札失里的地盘。

  这阿札失里原先是想靠着大明来扩张自己的力量,至于以后是在草原称王,还是说怎么着,那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那都是以前了。

  现在阿札失里可是半点想法也没有了,看看北元,现在悲惨的景象、

  还有高丽半岛,李成桂父子的下场,阿札失里哪里还不明白。

  这一切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而自己这个落魄的北元贵族,如果不是依靠大明的话,现在恐怕依然是纳哈出,底下的一条狗吧。

  而现在他能够成为亦乃集的城主,自然也全是靠了辽王朱启,靠了大明的力量。

  而现在他可万万没有任何的反心了,更加没有二心。

  而相比较起阿札失里来说,纳哈出那边,可就要惨多了,纳哈出自从北元皇帝被打败之后,就没有任何反抗的心思了。

  甚至直接写信给大明,想要投靠大明,内附到大明做一个附庸国,当个诸侯也好。

  而朱元璋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

  他本来就是为了全盘继承北边的领土,自然不会允许一个北元的贵族继续在草原上当他的辽王的。

  所以,朱元璋很快就呵斥了一番纳哈出,并且让纳哈出早日投降,免得受皮肉之苦。

  这纳哈出自然是不想投降的,好不容易在他的草原当了一个王,这个时候如果把草原让出去,那他可就没有任何的资本了。

  不过想想,对于大明也没有任何的胜算。

  纳哈出现在可以说是左右为难,进退两难了。

  还是没有投降,恐怕也是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觉得大明不可能这么快来攻打自己。

  能爽几天就爽几天吧,当然这也是朱启自己的猜测,具体纳哈出怎么想的?

  朱启就不是很清楚了,反正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

  他收到了要改善草原经济的任务之后,马不停蹄的就到了亦乃集来了。

  而前段时间,来亦乃集的时候,这亦乃集还是一个小镇子。

  虽然分单着南北贸易往来的中枢纽的责任,但亦乃集毕竟还是规模太小了。

  再加上大明前段时间开放了好几个边境贸易点,这亦乃集的作用更小了。

  不过经过了大明的大力发展,还有最近的重点培养之后,亦乃集的规模已经不是前两年可以比的了。

  整个城池番了两倍的面积,还不止而成内的人员,自然是不用多提了。

  本地人口比较往来的商人,甚至都还不足一半呢。

  而本地越来越多的汉人,和牧民都出现在这座小城里面,他们都是在这里生活做生意。

  并且有些不少的汉人,都还想着在亦乃集定居下来。

  毕竟现在草原,已经被大明给打下来了,这草原自然也就是安全的地方。

  而在亦乃集,这个地方也最能够看草原民族和汉人之间相互融合的情况如何。

  一开始自然是有不少冲突的,不过,在大明捕快的努力之下,这些冲突也都不算什么了。

  不过大家不要误会,这可不是说大明不快在搞什么种族压制,或者种族歧视什么的。

  要知道在朱启看来这些草原民族和汉人其实都是我华夏民族。

  大家都是自己人,虽然现在有一些冲突,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真正的罪过还是在北元皇帝那边,现在北元皇帝都给抓住了,老百姓自然是可以好好的,做我大明子民的。

  那些主动挑事的,自然是杀无赦了。

  而那些愿意好好过日子,当顺民的自然是一视同仁。

  不可能像北元那样出现四等民族,杀一个元人就只需要陪一头牛,这种事情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

  明法也是摆在那边,如果有谁敢执法,或者是滥用职权的话,说不得就得立马处理了。

  大明的吏治在这个时候还是非常清明的,也是很高效的。

  再加上这些亦乃集的官员,很多都是跟着辽王朱启出来的,这方面的思想觉悟也还是有的。

  不过他们虽然在思想觉悟上是非常高的,但在经济上却还是有点粗糙。

  尤其是草原这种环境下,如何发展经济,却是让他们头疼的事情了。

  也只能请辽王朱启亲自出山来,整顿一下草原上的经济了。

  毕竟理论说的再好,但如果时间不行的话,也是白搭的。

  朱启对此也是非常知晓的,所以到了亦乃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户籍,以及附近开荒农田的情况。

  不少的官员,都已经被聚集过来了。

  他们自然不是亦乃集本地的官员,很多都是马上要派往草原深处去当地方官的人。

  而他们来看的目的,自然也是学习辽王殿下的经济理论,到了草原深处,也好开荒带着那些民们一起发家致富啊。

  毕竟辽王朱启早就说过了,真正要让草原归附的话,还得要让草原上的老百姓们富有起来。

  让他们有衣服穿,有饭吃不需要打仗也可以活得下去。

  这样草原才不会出那么多的枭雄,不会出那么多的反贼。

  道理大家当然都是懂得,听辽王殿下这么说也是非常支持的。

  必须吃饱了饭,谁还想着造反呢?

  谁还想着去干杀头的事情呢?

  但是道理是道理,怎么做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起码他们是不知道草原这么贫瘠的土地,到底该怎么让他种出粮食来。

  而其实这些人都是想多了,草原的土地,可一点都不贫瘠啊。

  除了一些常年无水的地方之外,其实草原很多的地方,除了沙漠,都是可以大规模进行农田种植的。

  至于水源的话,地下水是非常丰富的,而朱启要做的只是把那些,适合种植的地方,画出来。

  然后让大家去开垦土地,紧跟着,种植玉米土豆番薯这些,新世界的农作物就可以了,

  尤其是玉米,连西伯利亚那些半永久冻土的地方都可以,大规模的种植玉米。

  更别说草原这地方了对比西伯利亚那些地方,简直就如同天堂一般的沃土啊。

  所以朱启,很快就安排人去开荒种田。

  然后去种植玉米了,但接下来就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人手非常的不足。

  如果放别人的,或许是个大问题,但是放朱启,那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人手不足,牲畜来凑啊!

  种田平常老百姓都是有一头牛来耕地的,不过朱启这边可是非常大方的,那些牧民们放牧牛直接拿过来种田来了。

  顺带还有移民什么的,都可以安排。

  不过大家种田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优惠的,比如说牧民放养牛的时候还是要交税的。

  但是如果你种田的话,不仅不收税,还给你补贴工具种子,还教你如何种田等等。

  这些东西为了能够解决农民的问题,朱启还特意成立了一个农村合作社。

  这个农村合作社并不是官方的组织,而是民间的组织。

  里面的成员也并非是官僚或者官吏,而是朱启找来的一些经验丰富的农民。

  他们每日每天的工作,就是教教那些牧民们,如何种田和保养工具,以及日常维护农田等等。

  这些专业的知识为,就是让这些放牧习惯的牧民们,早日过上农耕的生活。

  朱启到了亦乃集之后,大家很快就有了主心骨了。

  并且在朱启身边开始学习起来,而朱启也是来者不拒。

  只要伱以后是要去草原干活的,都是倾囊相授。

  教他们如何组织起平民老百姓,如何和这些牧民们打交道。

  总之就是一句话,为人民服务,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就好了,千万不要跟老百姓作对,那是绝对得不偿失的事情。

  就是这一番言论下来,那些官员们学不会也得学会。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要高高在上,下到基层去,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大自然已经决定了草原这片沃土种玉米,那绝对好使,只要胆子大,明年亩产八万八!

  辽王朱启在亦乃集呆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基本上把整个亦乃集农村合作社的事情给完全敲定了。

  并且那些老百姓们,也开始有条不紊地拿起了锄头和斧头和斧头。

  开始开垦荒地,种起地来了。

  而那些牧民们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在朝廷如此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自然也是纷纷拿起干劲。

  只要敢拼敢搏,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辽王朱启的效率非常的高,而他的老岳丈阿札失里在边上看的则是冷汗连连。

  原本就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本事很高,却没想到高到这种地步,以前只是听着他的传说。

  如今看到他三两下的就把民生问题给解决了,也是非常的佩服。

  不过他也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自己的女儿了,此时自然问题情况来而,辽王朱启也是不多说什么。

  原先是打算让王敏在草原上带着医疗班搞搞护士队的,但是王敏后来怀孕了,没办法,也只能跟着她去了应天府。

  暂时保养孩子去了,这时候自然和老岳丈说起了王敏的孩子来了。

  王敏去年的时候就已经生产了,是个男孩子,非常的健康活泼。

  而阿札失里听说之后也是点了点头,心里宽慰了不少。

  这些也是勉励了一下自己的老岳丈,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出去毕竟是辽王。

  在官职上比阿札失里肯定是要高不少的,这时候勉励一下他也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醒一下他,这时候可千万别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待会大明就要去搞定纳哈出了,我已经向皇帝建议让你为先锋大将。

  朱启这也是给自己的老岳丈,一个合适的出路。

  毕竟他也知道自己的老岳丈,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但他肯定不能像对待李方圆一样来对待阿扎失里啊。

  毕竟是自己的岳父,更何况阿札失里在历史上,虽然有野心。

  但从来都没有反叛过大明,只是在草原上横冲直撞,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后来朵颜三卫,反叛大明也是,阿札失里孙子的事情了,不过那都是后话了。

  不过在阿札失里听来倒是冷汗直冒,他还真的想过有朝一日要不要反抗大明呢。

  不过现在听自己女婿辽王朱启的话,看来朝廷这边早就有所准备了,如果不是辽王帮忙说这话,他这个亦乃集的城主,能不能干下去都另外一回事了。

  毕竟朱元璋除了自己的儿子之外,是绝对不允许有古代诸侯一般的存在的。

  所以现在让阿札失里准备好去打纳哈出,也是为他未来生活做一个铺垫了。

  草原王什么的,还是别想着当了,当一个大明将军不好吗?

  当将军的话,虽然没有领地,也没有税负和自己的兵马,但是有朝廷一样这样安享晚年还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朱启这也算是为阿札失里未来指明了一个方向了,不过这也只是他来这里的目的之一。

  在处理完了草原上的事情之后,朱启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好好的去干一下。

  那当然就是去好好的休息一下呀,好家伙,从洪武12年开始,到现在,洪武18年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自己真的是一年到头忙到尾啊,根本就没得休息。

  现在好不容易把高原搞定了,把云南搞定了,把这北元和高丽全都搞定了。

  大明四面八方的威胁,除了在岛上的倭国之外,也就只剩下纳哈出了。

  不过除了倭国,纳哈出压根就不够看的。

  所以朱启决定这次之后一定要好好的给自己放放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