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低调
思来想去,我可能是“死”于高调。我不止一次困惑过,我为什么不能低调地活着,难道是高调带给我的满足感?难道是我生来高调?不,不可能的。也许,我不是“死”于自杀。
幼儿园时,我只是想快速地完成作业,却成了同学们的眼中钉,因为老师每次都让我先出去玩。现在想来,孤立原来那么早就开始了。那时的我常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的秋千上,其实,也挺快乐的,因为我这一生最喜欢的事可能就是独处了吧。
寻常一日,秋千依旧,而我依旧孑然一身。忽然,我听到了呼救声,格外刺耳。我很害怕,但我能确保除了我,只有办公室里可以听到,因为这声音就是从那边传过来的。我屏息向那边靠近,直愣愣地望着那扇雕花木门,仿佛神游天外,但最终也没有敲开门。听见门内传出的尖叫声逐渐变成了谈话声,我默默回到我的秋千上,我实在对别人的事不感兴趣。放学后,虽然在一些同学的堵截之下几乎是最晚出来的,但校长仍然在校门口与家长闲聊着,似乎下午的尖叫声不是她发出的。我像寻常一样与她说了句再见,然后落荒而逃。这件事,我一直埋藏在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
上了小学,我似乎变得阳光了,至少有了许多朋友,但在学习上,我懈怠了,可能是不想再因为优秀而被孤立,可能是小孩的叛逆。我似乎变成了一个叛逆的孩子,每天在桌子上画画,每天在小卖部挥霍家长给的钱,当然,这些我的家长并不知道。在这镇上的小学,竞争并不激烈,课程水分比较大,所以我的成绩也还算过得去,甚至还因为我的文章捞了个语文课代表当当,至于我在文章上的出色,倒不是刻意为之,不过是书读得多,加上比同龄人稍稍成熟的思想。我最好的朋友与我不同,成绩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也因为可爱的性格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与喜爱,但在另一方面,她也受到一些人的排挤,即使是不刻意的高调也能让一些人红了眼,现在看来真是可笑。
到了初中,班主任与我父母相熟,但我很明确自己对她的讨厌,因为她的自以为是,因为她无知的好强,因为她没有资格的高调,所以,我不想任她差遣,但在初中,想与老师有对抗的底气,必须要有好的成绩。但这并不是我开始认真学习的主要原因,我本身热爱学习,只是不喜有人催促,而且要想从这小镇走出去,学习是一条明智的道路。总之,我放弃了低调,但绝非虚妄的高调,而是凭实力高调。所幸,少年们没有那么幼稚了,不再孤立成绩好的学生。也许是看我气势太甚,也许是感受到了我的讨厌,班主任经常找我茬。我多数时间都在隐忍着,毕竟她是我的老师,而且我知道,数年之后,她必然是我的的手下败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仍然稚气未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