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小民女
几人又回到烧烤吃肉的地方,这次也没用火炉,直接用石头堆个圈儿,中间放上木炭和捡的干树枝干草什么的,打火石一点,哄哄的往上窜火苗!
刚才玩的时候不显得冷,这会儿小风儿一吹,真是冻的想打哆嗦!
还好火够旺,几人前后左右的转着圈,薄薄一层的粗布棉衫,几个男子能脱的都脱了,所以先烤好了!
“你们仨再烤烤,我们去套车!”
等三个男子走后,文玉歌三人又解开外衫,把里面小衬衣露出来对着火又烘了烘,这下才算里里外外彻底干透!
碳火燃烬,彻底熄灭,三人又倒上水,用石头压一压灰烬才走,防止死灰复燃,引起火灾!
回城的路比来时慢。
大家斜的斜、瘫的瘫,任由两匹马儿在路上时快时慢的踢踏跑,只偶尔拉一拉缰绳,示意它俩不要跑偏!
反正就这么一条直路,集市早就散去,这个点儿,村儿里也该做晚饭,路上早就没人了,马儿自己跑着也不怕撞到行人车辆。
文玉歌懒散的倚靠在马车上,看着落日的余晖。
那云淡风轻的晴空,本来是幽蓝色的,像明镜的湖水,现在也慢慢加重了颜色,越来越蓝,简直像画师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着颜色!
太阳西斜,阳光也不再像早晨的明亮,晌午的炙热刺眼,而是如蛋黄半橙中透黄,而它周围的天空却呈现出美丽而又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
这是,镶嵌在天边的连绵起伏的树林,蜿蜒的河流,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闪闪的金光,显得格外美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田野远处那一座座房屋,在夕阳中披着色彩柔和而绚丽的薄纱,真令人心旷神怡!
“哈哈,今天玩得可真畅快呀!”小喇叭瘫坐在马车里,懒懒的说道。
“今日这没吃完的肉和菜,你们谁拿走?”泰闵哥问道。
“我不要我不要!”文玉歌先摆手“我在家不开火,你们拿吧!”
“那给小娟儿吧!小娟儿你拿走!”
“行!你们不要,那我就都拿走了!”讲真,小喇叭这人不小气,但是也特别爱占便宜!
回到汴梁城,太阳已经落山。
只余下丝丝蓝紫色和黄白色交织的光线,倔强而神秘的要留照这多彩的世间。
泰闵哥把小喇叭和表妹以及文玉歌,挨个送回家门口,才又驾着马车离去。
文玉歌让把自己送到父母那边的仓库附近,过去报个到,以示自己安全回来,连跟猫猫狗狗玩的力气都没了,直接摆手回家!
回到家,烧个热水,放澡盆子泡个热水澡,瘫在床上拿棉布慢慢搅干头发。
文玉歌的头发又黑又多又硬。
难洗难梳难盘。
坠在头上还特别沉!
真真是,每一根发丝都有自己的脾气…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看起来乌发如云般的好看了!
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想想陈亚宗,想想今日的郊游,间或想一想吴枫瑾。
好像,想起吴枫瑾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以前是每时每刻都在想,后来是不忙的时候就会想,现在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会想起来。
比如,遇到以前共同做过的事。
比如,听到以前说过的话。
大概所有的事情,都会像风吹云散一般,最后都了无踪迹了吧?
想着想着,文玉歌也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只一睁眼,已经天光大亮。
还好今日是下午上工,不然非得迟到不可!
文玉歌又窝在床上翻腾一会儿,昨日玩的实在是累,又泡了水吹了风,今日这胳膊腿动一动都是疼的!
所幸没有风寒,不然真真是难过!
“好像今日陈亚宗要走了啊?”文玉歌自语道。
“一去这么多天,也没一起吃个饭告个别!”
又躺了躺,腰酸背痛的按着一打弯就疼的不会走的腿,慢慢从床上起身。
刷牙洗脸盘发。
文玉歌的头发硬,自己不好操作,平头百姓家的,也没个侍女什么的,只能自己动手。
还好文玉歌心灵手巧,从小喜欢梳个头缝个衣服绣个花什么的,虽然不甚精湛,但也算是有模有样了。
今日胳膊沉,不能像平日里那样,编一把小发辫弯绕了,就随便拢一下,用一根头带坠珠的乌木长簪斜斜的挽在头顶,插两个简单的粉蓝色小珠花完事!
“今日疲乏,练武什么的是做不了了,这么累,估计也做不了什么大活计,穿个……”文玉歌看着衣柜里不多的衣服。
实在是银钱有限,又被父母影响,大部分花在吃食上了,这留给衣料上的,就没多少结余了。
“…今日也不冷…就穿这套纱绸衣裙吧…”文玉歌挑了一身浅蓝色外罩白纱的秋季衣裙。
这身衣裙还是在京城时买的,对,虽然文玉歌专门学过女红,也会裁衣缝裙,但是费劲不说,还没人京城的款式好,也没人师傅做的好不是?
“嗯…跟今日的珠花耳坠儿也挺配!”
对着水银琉璃镜,美美的转个圈。
“穿这个白底儿绣兰花的鞋子吧!”
再来两个小巧的银镶滴水琉璃珠耳坠,配着文玉歌的圆圆脸,俏皮可爱。
“今日真是要做美淑女的一天了~”
又对着琉璃镜左看右看的臭美一会儿,才拿着绣花小布包出去。
这么怄怄几几的下来,出去到父母那边,就该吃午饭了。
果然,一到父母那边,文玉歌父亲正在切菜准备做饭!
“哎呀,我家玉歌真是,高高瘦瘦,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文玉歌母亲瞅见她就夸赞道。
“你看着我啊,怎么着都好看!”
“那可不,我家女儿本来就是衣服架子,怎样都好看嘛!”
“啧啧啧,你这叫啥知道吗?”
“啥?”
“屎壳郎说自己的孩子香,老鸹说自己的孩子光!”
“去去去!你个小鳖羔儿孙吧!”
文玉歌和母亲说笑了几句,就进屋子看书去了。
现如今大梁朝官办书局印发很多小话本,朝廷大事等。
百姓也可在邮局书局买,大家的精神文化食粮也挺充足,读书习文,认字算数,再也不是上层阶级固有的特权了!
“嗯~真香…老文今儿做的麻辣豆腐吧?……”文玉歌边看书边自己嘀咕。
今日文玉歌父亲炒的麻辣豆腐,蒜蓉青菜,焖的米饭,全是文玉歌爱吃的。
文家三口虽然食量大、吃得多,对菜品的丰富度却要求不高。
只要好吃,两个菜也行,四个菜也行。
也因为文玉歌父亲做菜量实在大,多了根本吃不完!
以前文家祖父母还在,姑姑们没出嫁,文玉歌父亲都是大锅多炒,而现在就仨人,吃不多啊吃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