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良辰美景

“那孩子我看了欢喜得紧。”他看锦瑟没说话,便紧接着说,“虽说是兄长的庶子,但是兄长说,生他的李氏已经没了。”锦瑟听见他没有了亲生母亲,便有些心动,但是只是低着头不说话,毕竟女子成亲三年多还没有子嗣,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许多方法都用过了,但是依旧没有子嗣,回娘家看过大夫,大夫说自己的身子也没什么大碍,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生不出孩子。

“那孩子那精灵劲,我看了喜欢,先要过来养着,或许养着养着,便有了自己的孩子。”

“那就算日后我们有了孩子,也要一视同仁。”她似乎下定了决心般。

“那是自然。”听见她这样说了,姜六郎知道,她同意了,脸上也是高兴的,她终于想开了。

“可我明日还是要跟婆母去寺庙里面,顺便给孩子求个平安。”她作势要站起来。

“一会儿我跟娘子一起收拾,娘子昨日睡得晚,今日再多歇息片刻,我昨日喝得酒多了些,头疼得厉害。”他盖上了被褥,“爹娘那边,我都打点好了,放心睡就是。”

说着说着,她竟然真的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姜六郎正从外面端了药碗过来,“想着午时到了,该叫娘子起来用饭了,不曾想,娘子已经醒了,怕是这一桌子的吃食,馋醒了娘子。”

锦瑟喝下碗里的药,她的身子有些弱,尤其是入了冬,常常喝药去寒。

她坐到饭桌前,“我刚刚同娘说了,她也应了。”锦瑟不知道,刚刚姜六郎和姜母争吵了许久,姜母让他要么纳妾,要么休妻,他却执拗的说要过继,最后还是姜母妥协了,说让人将孩子先接过来,明日去寺庙里上香过后再过继。

第二日,锦瑟拿好上香的篮子,便与姜母上了马车,姜母看她不再和当初求取她那时的模样,而是冷冷的看着她。锦瑟什么也没说,这次上山只有她和姜母,她感觉马车上到了冰点。

她缓缓开口,“娘,我给你备了软垫子,上山的路有些陡峭,马车走不稳。”说着,拿出了软垫子,往姜母那边走去,可是马车一颠簸,她差点压到了姜母,姜母的眼神更冰冷了,她把软垫子放到一旁,又坐了回去,寻思着要说些什么,可是却开不了口。

到了寺庙里,她虔诚的跪在佛像面前,想着心中所思虑的,她也很想要孩子,她想要自己和相公儿孙满堂,她不再想要遭受姜家的排挤,她郑重的磕了三个头。

起身,往里面添了许多的香油钱,“阿弥陀佛,”里面走出来一个小和尚,“施主。”

“小师傅。”她双手合十,微微鞠躬,看着眼前这个年龄不大的小和尚。

“有些事,强求不来,有些事,不求自来。”即使是小和尚说的话,她依旧放在了心上,回府便说给了姜六郎听。

“娘子,我们明日去堂兄那里将孩子抱回来吧,兄长听说我要将他过继到我的名下,还没给他取名呢,”他拉着锦瑟的双手,“我已经想好了,给他取名为照儿,他定能给我们照亮前边儿看不清的路。”

“照儿?”她低低的呢喃。

次日,他们到了堂叔家,锦瑟看着摇篮里睡得正香的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来天大,像是梦见什么好玩的东西,睡着都乐呵着。

锦瑟小心翼翼的将他抱了起来,堂兄嫂走了过来,“听六郎说,给他取名照儿?”

“嗯,嫂嫂。”她看着怀里的孩子,从今以后,这就是自己的孩子了,寻个好日子,将他的名字放上族谱。

“照儿是个好福气的,六郎前途好,他又是嫡长子,自是比在我们这里好的。”堂嫂嫂也很开心,堂兄子嗣众多,像这种庶子,他们并不在意,可是当被锦瑟他们抱过去之后,地位就比在这里高了许多,甚至比这里的嫡长子地位都高。

他们用过饭之后,便将照儿抱了回去,“难怪相公说看着喜欢得紧,我看着也是如此,即便是眯着眼睛在睡觉的,可是那模样真是讨人喜欢。”她拿着玩具逗着摇篮里的孩子,孩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一般,乐呵呵的笑着。

“我就说娘子会喜欢吧,堂兄和嫂嫂都说,这孩子懂事得紧,很少哭闹,好带得紧。”他宽慰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孩子还没办满月酒,嫂嫂说,他是正月里十五生的,寻思着过几日便是满月的日子了,我已经发出去了帖子,给他办个满月酒。”

“要办的,姜府的嫡孙,怎么也该办个好点的,他就是我的亲儿子。”她将照儿抱了起来,孩子还是乐呵呵的笑着。

照儿讨人喜欢,姜父姜母也喜欢得紧,满月酒这日,是个好日子,来了许多宾客,也在这日,请来了大师,将他的名字写上了族谱。

“长姐!”锦秀跑了过来,锦秀今年已经八九岁的模样了,但性子和锦瑟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端庄沉稳,一个俏皮可爱。“这就是长姐的娃娃吗?长得甚是可爱。”照儿生得可爱,又喜欢笑,人人见了都欢喜得紧。

“阿秀喜欢吗?”

“喜欢,听爹娘说,他叫照儿?今日满月酒,一定是满月了吧。”

“嗯,阿秀抱抱他。”锦秀将他抱了起来,虽说只有一个月大,但是还是有些重量的,一旁的婆子接了过去。

“照儿公子胖乎,阿秀小姐怕是累了,给老奴吧,照儿公子也该吃奶了。”照儿吃奶都吃得很少,像是舍不得吃了般。

“少夫人,公子该抓周了。”抓周,是他们满月酒时的活动,照儿穿着虎头鞋,趴在红绸子上面,放了文房四宝,假刃,算盘,珍宝玩具,等着他上前去抓,可他却动都不动,一只手想碰玩具,却还是拿上了文房四宝。

“咱们照儿真棒!”姜六郎把他举起来,举得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