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良辰美景
今日姜家来迎亲,门外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姜六郎的儿子,还没来吗?”一个看着约莫三十来岁的女人,身穿华服,在屋子里来来回回的走着,时不时的看一眼门外,她叫锦秀,双手揉搓着手帕,看得出来她很紧张,比当初她自己成婚时还要紧张。
“回夫人,姑爷已经在外边候着了,公子们都拦着呢。”婢女缓步上前,扶着锦秀坐下。
锦秀刚坐下,姜六郎的儿子便走进了大门,脸上挂着笑容,就好像和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姜六郎重合起来了,曾经姜六郎也是这般,娶走了她的长姐。
那时她还年幼,“母亲,今日府里这般热闹,是有什么喜事吗?”锦秀窝在锦母的怀里,奶声奶气的问着。
“今日别家哥哥的父亲母亲来我们家里做客,你莫要去捣乱才是。”
锦母将她抱在怀里,她的长姐,名叫锦瑟,比她年长了十岁,今日府里这般热闹,也是因为她的长姐。
锦瑟今日的穿着也是相当的郑重,穿着齐胸襦裙,封着银枝蜀锦千金针法的晕染长摆,细细褶了三百六十道,脸上是尚未褪去的姑娘家的笑容,有着每一个富贵人家中长大的矜持。
锦瑟十五岁,锦秀才五岁,身材圆润,穿着鹅黄色绸缎窄袖小衫,下身着茶色的绫袍,站在门口探着脑袋偷偷的往厅里瞧。
“二姑娘。”婢女看见了她,行了个礼,可这声二姑娘也惹来了屋子里众人的目光。
姜父看到了她,“那是?”他探究性的看着锦父。
“那是我家的小女儿,锦秀,也是锦瑟的嫡亲妹妹。”锦父礼貌的笑着,看着锦秀的脸却还是有些责备。
“阿秀,快进来,这是姜伯父,姜伯母。”锦母朝着她招招手,她便欢快的跑了进去。
“阿秀若是学着你姐姐那般知书达礼便好了。”锦父不赞同的看着锦母。
“姐姐幼时只有爹爹每日凶,如今阿秀有姐姐疼,自是这般自在。”阿秀一点都不怕锦父,虽说年龄小,可说起东西来还是一套一套的。
“哈哈哈哈……”姜父爽朗的笑声在一旁响起,锦秀也跟着乐了起来。
“姜伯父好,姜伯母好。”锦秀这才摇晃着身子行了个礼,又窝到了锦母的怀中。
虽说都在上京,但是姜父姜母对锦家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只是锦瑟的好名声在外,自从前些日子过了及笄的年龄,锦家的门槛便被说媒的人踏破了。
姜家二老请了七八个媒人来,都被锦父锦母打发了出去,前些日子他们亲自来了,姜家又是官宦人家,姜六郎在外的名声也甚好,锦家才收下他们家的大雁。
“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姜伯父对着精修招招手,等锦秀走了过来,他便蹲到她的面前,伸出自己的右手,从一个拳头变成一个手掌。手心里规规矩矩的躺着一颗糖。
锦秀倒也没客气,拿起糖便往嘴里一喂,“咦?麦芽糖?昨日卖糖的路过我家,我让爹爹给我买,他就是不肯。”
她委屈的嘟起嘴,昨日爹爹说带她出去玩,路过卖糖的她想吃,不管是她哭还是闹,爹爹始终没给她买,回来了还是姐姐安慰了她许久才没再哭的。
如今想起来她还是委屈得很,似乎下一秒就要掉眼泪了。
“阿秀,不得无礼!”锦父严厉的看着她,就如昨天对她生气那般,委屈巴巴的样子让姜父觉得可爱极了。
“哎!无妨。”姜父摆了摆手,把锦秀抱在怀里。
“阿秀要是喜欢,下次伯父来,还给你买。”
“伯父会经常来吗?”她吸了吸鼻子,看着姜父。
“肯定会的,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姜父摸了摸她柔顺的头发,宠溺的说着。
“让二位见笑了,家中没有女儿,只有六个儿子,老爷一看见小女童就欢喜得紧。”姜母在旁边,带着歉意的笑着,端庄沉稳。
姜母一身绛紫色衣衫,挽着常见的妇人发髻,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大家风范。
“这皮孩子一天天的不怕生,还请你们莫怪才是。”锦母赶紧也赔着笑说,今日商议的是锦瑟的事,看着锦秀她也很无奈。
“阿秀,你长姐呢,不是让你跟着长姐,不要到处乱跑的吗?”锦母看着窝在别人怀里的锦秀,倒是自在得很。
“长姐在前厅布施碗筷,我见那边的大雁甚是好看,便偷偷过去看了看,不知怎么的,就到了这里。”她在姜父的腿上,不停的晃着双脚。
“老爷,夫人,姜老爷,姜夫人,前厅说,饭菜好了。”
进来了一个婢女,行了个礼,恭恭敬敬的说着。
“那便去用饭吧。”锦父先站了起来,做着请的姿势,让姜父移步前厅。
“锦秀,快从伯伯身上下来。”
“无妨,我喜欢这女童,便抱着她去用食吧。”姜父抱着锦秀一起便走了出去,锦母姜母跟在他们的身后。
姜父姜母刚过去,便看见了锦瑟,锦瑟行了个礼,“姜伯父,姜伯母。”举止端庄,温柔里透着秀气,脸生得也很是清秀,锦秀一看见锦瑟便挣扎着要下去,姜父笑了笑便把她放了下去。
锦秀跑到锦瑟的身边,她站着才到锦瑟的腰身处,“长姐!”一声甜甜的长姐,锦瑟对着她笑了笑。
“不得无礼。”
“往日听闻外面说,锦家大小姐生得明眸皓齿,为人秀外慧中,如今一看,果不其然啊。”姜母看着锦瑟的样子,行为举止端庄,是个好姑娘,难怪外界评价如此之高。
“伯母过奖了,不过是外面夸大了些,我不过和一众姑娘一样罢了。”锦瑟又行了个礼,表示谢意,举止依旧很是端庄秀丽。
锦瑟在封禹城里,是出了名的好,说话细声细气,举止言谈也甚是大家闺秀的模样,光是看着,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姜父姜母那日见了也是这样觉得,尤其是姜母,拉着她的手说个不停,巴不得早早的让锦瑟过了门。
用过饭后,姜母依旧拉着锦瑟的手,嘴里不停的说着好。
等他们上了马车后,姜父看着姜母,“甚为满意?”
“甚为满意!”她一共得了六个儿子,前面的五个儿媳妇也都是她去想看的,本来自己还颇为满意,如今看了锦瑟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锦瑟虽是商贾出生,可她识大礼,有理解,与长辈说话恭谦有度,外界传闻一点都没夸大她,只能说她是满意极了这个儿媳妇。
“快些寻人去锦府合了八字,这样我才是放心了的。”姜母有些急切的对着姜父说。
没过几日,媒人便带着大雁来了锦府合了八字。
“大姑娘跟姜家六郎的八字相生相合,是段好的姻缘啊。”媒婆满脸堆着笑容,锦母让人拿了赏钱她便离开了。
如此一来,她跟姜六郎便是定了亲的了。
锦瑟穿着一身淡青色的衣裳站在湖边,头顶是垂下来的杨柳,她的头发顺着湖上吹过来的风轻轻扬起。
夏日本就烦闷,湖面上的风让她舒服了些。
“长姐,什么是纳征啊?”锦瑟听大人说,过几日便是长姐的纳征日,今日长姐带她出来游玩,她便问了出来。
“纳征啊,就是姜伯父姜伯母又会来,给阿秀送麦芽糖啊。”锦瑟将她抱起来,笑着对她说,纳征啊,说明自己与那个从未见过面的人成婚的日子更近了。
她不知道那人是高是矮,是胖还是瘦,是好看还是一般。她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对方二十。
“那长姐,这次还会有大雁吗?前几日的大雁凶得很,都不让我摸。”她前几日将手伸进笼子里,准备摸大雁,却被大雁啄了一口,今日手上还有那印子。
“这次没有。”她轻轻的笑着,笑声就像是流淌的小溪般,沁人心脾,纳征怎么会有大雁呢?
纳征这日,媒人带着聘礼来到她家,所有的聘礼都是双数的,是吉祥之意。
锦母在前院应付着客人,差人将聘礼单子送到了锦瑟的手上,她看了看,便放到了一边,低头写着自己的字。
都是些常规的聘礼,没什么好看的。
纳征过后,便是请期了,这意味着,日子一旦确定,她便要在家中等着出嫁的日子了。
请期这日,姜父姜母来到了锦瑟家,锦父锦母请来了师傅,帮忙相看了日子,最后确定是年末的腊月初八,说那是个好日子,宜嫁娶。
如今是八月,正是闷热的时节,锦瑟给自己摇着扇子,看着外边,这可能就是他们这个年代的悲哀吧,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子。
离腊月还有几个月,她给自己秀着荷包,她不知道自己即将要嫁给什么样的男子,之前偶尔听说过,姜家有六子,姜六郎是个美名在外的好男子,可细的她都没打听,现在又不好出去打听,免得人家说锦家的大小姐不知羞耻,还没过门便打听着自己的夫君。
时间过得飞快,她还没来得及做什么便到了腊月。
腊月初五这日,锦母带着锦秀去了姜家,给锦瑟布置新房。
这日,姜家的催妆礼也到了锦家,有凤冠霞帔,婚衣,镜,粉之类的许多。
她看着面前的这些东西,姜六郎有五个哥哥,个个都成亲了,而姜六郎今日成亲,吃穿用度都是和前边五个一样的,锦瑟摸着凤冠霞帔,是上好的料子制的,就连别的物件,也是顶好的。
听说里面有当今皇上赏给姜六郎的物件,是那些哥哥们没有的,当真是体面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