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走进来的言安,店主极快的迎上来,满脸堆笑:“言千户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
是家普通的布料店。
不待店主继续恭维,言安已经开口问道:“贵店在广仁街经营多久了?”
店主虽不理解,但很快回答:“不敢瞒千户大人,小店小本买卖因童叟无欺已经营有五年又七个月。”
听到这话,言安面带微笑的赞许:“店主经商有道,厉害!”
随即直言问:“依店主看,当如何安置灾民?”
听到这话,店主人都吓傻了,只顾愣愣的回应:“啊?”
言安做了个手势:“只是随便问问,当然你要实在没想法也不会为难你,别敷衍就行。”
“一刻钟后我会命人挨家挨户收集想法,还望店主多思考一二。”
店主张了张嘴,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应了下来:“一定一定!”
他可是亲眼见过言安忽然一箭杀人的凶残场面,无名武者的血现在都还没流干呢。
现在只是收集对安置灾民的看法,他一个小店店主哪还敢说什么办不到的话。
言安当然并非全能,不过安置灾民的方式他至少能找到9种。
之所以问店主,是他觉得该有一份第三方看法。
额外的,这种时代有本事开店还能长期维持经营的商人,对街面上的风吹草动必然很敏感。
言安也清楚,天灾与人祸是一对孪生兄弟。
需武卫出面的赈灾背后必然已经涉及到了无数个体、阵营的利益,他最应该做的是作壁上观。
他只是个小小的五品武者,天塌下来也轮不到他来扛,只可惜,现在是武卫接手的局面。
他此前就清楚,从他接受武卫邀请出任副千户时,便已身在局中。
所以,言安才琢磨着或许能通过商人的眼睛看到部分藏在幕后的利益纠葛。
他不能只指望言家,更不可能什么都不做,这太被动,不符合他的人生准则。
之后很可能会有一些只属于武卫内部的‘玩法’,估摸着主要还得靠他言安自己。
照例将一应事情交给陈文忠,言安也没忘让叶立峰带人去另外两条街依葫芦画瓢以示震慑。
他用人的方式很简单,初期所有事情只交给对方办,但凡出了非常规的篓子,便不听任何辩解。
也不再给任何机会。
半个时辰后,叶立峰回来禀告了另外两条街的施粥秩序,没有搅事的,灾民群体很听话。
又过了小片刻,陈文忠交上了广仁街所有店主对灾民安置的想法。
接着小声禀告:“大人,此前跳出来闹事的,还有那些关注的势力,兄弟们初步摸到了底细。”
对此,言安给了个欣赏的眼神:“做的不错。”
他简单交代了陈文忠两句,随即骑上白马当先回往东司——虽然施粥基本结束,但事没完。
‘让灾民不闹事’只是暂时搞定。
因为某种意义上,勉强吃饱喝足后反而会更有力气闹事。
路上,言安一目十行的阅览完毕,意料之外的重点不少。
有说……“将青壮灾民编入漕班,承担漕粮押运”。
利益方指向漕运。
也有说……“应让布商、米商等主动安置灾民换取减免税赋”。
利益方指向盘踞渭城的富商巨贾。
还有说……“应让寺院道院各大门派等尽皆广开门户收容灾民”。
这个背后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简单点就是很单纯的收容。
复杂点则是江湖盯上了灾民。
据言安所知,大吕立国至今曾多次马踏江湖,曾号称天下武道强者尽在武卫。
但仍给了江湖门派的生存空间,只要主动登记在册即可。
如今适逢天灾,江湖中人想要浑水摸鱼也正常。
总之……这就是言安携威非要广仁街上所有店主尽皆提供安置灾民想法的核心目的。
他们的想法当然会是利益方向指引!
普通商人就该是布料店店主那样支支吾吾,不知道该从何答起。
能提供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在这种信息闭塞的时代,怎么看都不合理。
即便真的是这些商人眼光长远,那也无所谓,他言安又不是要办案,他只是在避免两眼一抹黑。
…………
很快回到武卫东司,言安第一时间来到了公署三层的千户署厅找于进。
做足了复命的架势。
被武卫令史吏引着敲门进屋,言安当即抱拳一礼:“千户。”
见到言安,于进脸上立时有了笑容:“则成回来了,坐。”
照例等于进先坐,言安才依言落座。
招呼言安喝茶的同时,于进赞叹道:“这次做得不错,行事果断,还能及时回卫所复命,呵……”
话到最后明显意有所指,言安回来的这一路都没看到林山和吴庸以及他们带走的武卫。
有意停顿了下,于进不禁摇头轻笑:“事前我还担心你年轻,不忍施展雷霆手段。”
对此,言安只是附和的笑了笑。
他时常打猎,并不晕血,至于说初次杀人……太久,记不清了。
没办法,有那么一类人只需看一眼就知道他们命烂了。
随后,言安正式禀告:“千户,现在城东东北片的灾民们暂且算安分下来了。”
稍作停顿,言安一五一十的陈述:“施粥时,我留意到有多方势力关注,其中有个素未谋面的贵女跟我搭话,提及应当如何收尾。我深知自己阅历浅薄,于是特地让广仁街的店主们提供了安置灾民的想法……”
简单说了说自己看到的想法,包括那些有建设性的。
说完这些,言安望向于进,认真请示:“是需要我们一直安置好灾民才算功成么?”
对此,于进并不意外,笑眯眯的回答:“这个阶段的赈灾任务没那么复杂,我们武卫出面只为震慑。”
随即于进换上开诚布公的口吻:“你做得很利落,正常已经可算功成。何况城西那边有人办事不力,死伤几个小旗和十数武卫,上百仆从军。”
言安:“……”
他还以为自己能算局中主角了呢,之前广仁街上的观众那么多,还不得不随手射杀个七品。
不想跟城西一比,属实小巫见大巫。
言安很快面色肃然:“千户,这背后是什么势力,光天化日之下竟都敢直接挑衅朝廷。”
“你找错了关键。”于进摇头,语气随意,“不是挑衅朝廷,只是在针对武卫罢了!”
看着言安,于进直言不讳的指点:“你要知道,朝堂上也无非利益交换与妥协。”
“眼下赈灾的事情都将由武卫出面处理了。”
这倒容易理解,在渭城城内赈灾都有普通武卫死伤,武卫必将以雷霆手段负责到底。
见言安默默点头,于进不禁叹了口气:“指挥使大人划定半月时间,也是希望别爆发大乱子。”
“事已至此,朝廷决议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渭城灾民。”
“相应的武卫贡献奖励也将大幅增加。”
说完这些安排,于进特地意味深长的提醒:“则成,要加倍小心。”
闻听此话,言安不禁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