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枭汉

第13章 认主(新书期,求票求追读!)

枭汉 枕金刀 3138 2025-04-08 10:30

  不过只是三百万石粮草而已,很多吗?

  每年六十万石,看似可以供应两万军队支用一年之久。

  若是换成二十万平民呢?不过只是饱食一月罢了。

  如果饥馑流民有两百万呢?

  等到一年之后,天下吃不起饭的流民只会越来越多,何止两百万?

  到时候刘备真成了一州州牧,他会眼看着越境而来的流民活活饿死,不开仓放粮吗?

  刘备又不是曹操、公孙瓒这种人。

  高渊自问也比不过程昱。

  那这六十万石粮食,实际用处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最多最多,也就是用来收一州民心罢了。

  当然,真到那个时候,粮食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甚至有可能永无止境...

  跟了这样一个枭雄,日后有的是高渊犯头疼的时候。

  不说日后,眼下高渊就有些犯头疼。

  无他,赵云家的饭菜,着实有点难下口...

  高渊有些怀念甄夫人。

  他现在更想念糜竺...

  反正以刘备的出身,在冀州也没什么可以收服为己用的良臣猛将了。

  牵招牵子经本就是刘备的刎颈之交,到时候有了地盘,一封书信就能将他招来。

  至于田豫田国让,史载记录不准确,高渊推测他大概是175年左右生人。

  高渊还未就此询问过刘备,只是根据推测,应该是在刘备丢掉高唐县令,北投公孙瓒的时候,才恰巧遇到了田豫。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自己的突然加入,导致刘备必定做不高唐县令,更不会经历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北投奔公孙瓒。

  也就会永远错过田豫这位将才...

  ......

  “一饮一啄,总有天定。”

  “要不然等给牵招写信的时候,顺便让牵招往渔阳走上一趟,征辟田豫?”

  高渊暗自嘀咕两句,随手喝了口寡淡无味的酒水。

  赵家也属于真定豪强,否则也没钱供得起赵云和他兄长两位武夫,家里的吃食也算不错。

  但是对于刚从甄氏享受过顶级美味的众人而言...

  应该说单对高渊而言,确实没什么食欲。

  “罢了,待离开真定,直接前往东海,把糜家的妹子提前拐过来,给玄德公当夫人吧...顺便多蹭几个月的饭食。”

  高渊环视一圈,发现除了自己之外,余者都在大快朵颐。

  今日的宴席比较奇特,因为坐在主位的不是赵云,而是刘备。

  以如今的礼仪,只有一种情况,才会使得赵云有如此安排,造成当下刘备反客为主的状态——

  赵云将刘备当成了极其尊贵的客人。

  而且极有可能要当场认主了。

  接下来,只需要在众人见证之下,完成整个仪式,刘备就算是将这员猛将收入麾下了。

  高渊作为一个旁观者,总觉得有些过于草率。

  然而换一个角度想,赵云不就是这种性格的人吗?

  只要认准了一个人,根本不会在乎是什么身份。

  赵云斟了一杯酒,递到刘备手中,“不瞒玄德公,早在公与云长、翼德纠集义勇,于涿郡起兵征讨黄巾之时,云便对玄德公的事迹有所耳闻。”

  “当时冀州遭逢百万黄巾肆虐,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满目伏尸,饿殍遍地。”

  “云当时便想投身军伍,报国杀敌。奈何家中尚有老父,赵云的兄长近年来身体也有不适,因此才未能如愿。”

  “后来有亲友从外地归乡之时,云就从他们口中听闻,涿郡有三个英雄,举起义兵,奔赴国难,为首的那人,正是汉室宗亲!”

  “广宗战张角、巨鹿灭张梁,幽州破张纯,三位英雄的传闻,自开始便再未断绝过。”

  “云每每听闻之时,心中澎拜万千,万难抑制,对诸公更是仰慕万分。只恨赵云抽不开身,未能追随左右,与玄德公、并诸公一起破阵杀贼!”

  “上天垂怜,今日赵云竟然可以亲眼见到玄德公。”

  “只是云曾听闻,玄德公此刻该是在安喜担任县尉才是,怎得今日倒是有空来真定县了?”

  刘备叹息一声,“子龙有所不知,如今天子敛财无度,凡新任作官者,在赴任之前,都要捐一笔‘修宫钱’。”

  “郡中遣督邮到县,欲向我讨要钱财。我虽累功获得安喜县尉,这修官钱,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

  “因此一怒之下,将那督邮绑缚了,用马鞭狠狠打了两百,而后弃官挂印,逃了出来。”

  赵云脸现怒色,“当今天子太过无道!才使得天下大乱,百姓不安!”

  赵云十多年来都没出过真定,眼界还是稍微低了一点,没法看透朝堂局势。

  刘备自从打过了督邮,也已经消完了心中火气,此时反倒开始宽慰起赵云来:

  “子龙无需动怒,不过是一区区县尉小职。”

  “如今我侥幸得到了贼首张举的首级,只需呈送天子,封侯指日可待,届时莫说一个县尉,便是郡守也能做得。”

  显然刘备已经动了将赵云收入麾下的心思,只是担心对方看不上他这个白身,再加上他还未将枭雄的潜力完全兑现,拉拢人的资本也实在有限,不得不用言语暗示,以期让赵云能够明白,自己未来还是有前途的。

  “老刘明显是走偏了啊...也怪我。”

  高渊暗自吐槽一句。当下的刘备已经脱离了原来历史,对于赵云缺乏足够的了解。

  赵云虽然年轻,但是并非愚笨之人,反而是少有的智勇双全的能将,自然听出了话中含意。

  闻言神色不变,只是爽朗一笑。

  “玄德公以为赵云何人也?”

  “赵云之人,素来只敬为人,不敬出身。高官俸禄仕途前程,非云毕生所愿也!”

  “莫要说玄德公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便只是一介白身,赵云又岂会轻视薄待?”

  “云今日力请玄德公端坐主位,便是起了毕生追随的心思!”

  说罢,在场之人一众期待中,赵云倏然起身,走到刘备面前,“唰”地抽出腰间宝剑,而后推金山、倒玉柱,轰然跪地。双手奉剑:

  “云长居真定,虽少经世事,也知春秋大义。久慕刘公,今幸得见。公若不弃,愿奉为主,追随左右,执鞭坠镫,虽死,必不相负!”

  只要是正确的人,招募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换成其他大多数人,选择追随之人的时候,必然优先考虑未来的前景仕途,必然不会像赵云一般只凭一颗赤子之心。

  刘备早已激动万分。

  早在第一次从高渊口中听到赵云时,他就有了八分兴趣。而后抵达真定,亲眼见过这位少年英雄,更是喜爱到了极点。

  只是虽有招募笼络的心思,奈何苦无方法,又来不及问询高渊。

  岂料自己不过是稍微释放出一丁点意思,赵云却是早就有了认主的想法。

  这如何不让刘备激动万分?

  刘备赶忙扶起赵云,接过长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最为庄严的礼法。

  左手握紧剑锋,轻轻一抹,而后沥血入酒,双手奉起酒杯,殷声道:

  “今日得天之幸,蒙子龙倾心。涿郡刘备,无论生死,必不相负!”

  赵云同样割破手掌,沥血入酒,而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主公!”

  “子龙!”

  中平五年九月之末,君臣聚义,提前了三载。

  有道是:

  子龙无双将,常志此心丹。相逢少歧路,君臣信有缘。

  单骑破重阵,战袍凝血斑。孤身擎汉帜,赤胆耀江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