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多么希望,小说照进现实
这一天,没有流星划过天空,没有异常的晚霞,没有突然变卦的世界,没有系统莫名出现在意识中。
这,就是现实世界。
这是夏好在临死的前一秒大脑中所想起的声音,随着身体的极速下落,她对死亡的恐惧若隐若现
砰
一声巨响,28岁的美丽女孩,在血肉模糊的一刻,已成了明日的新闻。
对于夏好来说,她简直比窦娥都冤,可惜没有六月飞雪,没有血溅白练,更没有亢旱三年。
她本是乡村出身,小时候的环境就使她明白,自己只有靠知识才能突围。
如她所愿,不负努力,她考上了省城最好的高中——蓝江一中
换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对她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18岁这年,她考上了覃远大学,也完成了她的梦想。
这个“她”是夏好的妈妈——林好。
林好一辈子都在农村,但她深知,学习一定在社会上有出路,干活只会让自己困在肮脏的田地一辈子。
因为丈夫秦伦,就是一位读书人。但可惜的是,夏好出生后,他也走了。
所有人都告诉夏好,她爹是被知识绞死的。
所以,你夏好也不能读书。
每次当亲戚们这么说时,年幼的夏好都说
“俺爸是为了村子才死的!”
秦伦确实为村子带来了不少收益,他凭借自己的所学,看着这荒芜的村子,开始号召大家看看改革的标本。
30年前,28岁的秦伦,收获了一村子人的称赞,这几年,他为了将劳作的信念灌输进村民腐朽的脑子,做了不少努力,挨家挨户地说着。
终于,他成功了,但是,两年后他也失去了生命。
死于什么?夏好从来不知道。
她只知道爸爸为什么死,而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死。
上了高中,她开始接触更深奥的知识,并开始询问母亲父亲的死因。
母亲说:
“夏娃,你爸,就是那几年为村子操劳太多,累死啦”
每次说到这里,妈妈林好都泣不成声,夏好只好安慰母亲。
后来,夏好凭借高学历,找工作也很顺利,似乎这一切都如妈妈说的:
“夏娃,认真,就能行”
23岁,她进入了一家电视台,她普通话在高中时并不标准,但语文老师看她对新闻专业十分感兴趣,便开始教她普通话。
再经过大学专业课的熏陶,平时夜晚自习听的广播与视频。她练就了非常优异的普通话。
顺理成章,她过人的天赋和内心的韧劲,让电视台的高层迅速注意到她。
通过一次次内部的选拔,使她更加突出。
28岁这一天,她身为优秀记者,初次随着团队去了北方,来到了,她最熟悉的那个村。
村里的人变了不多,只是,小孩的身子渐渐长成少年,青年们渐渐成为中年人,中年人们,也布上了皱纹,变成了老年人。
可唯独,这村子,没了青年们。
她眼眶里打转着泪水,挨家挨户地进行机械的采访,但这些问题都是:
您觉得,村子里通过某某工程,幸福指数是否有提高呢
您觉得,政府所做的绿化,所给的补贴,给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吗?
您觉得,上次的宪法宣传活动,对您有什么启发吗?
这些“政府”,“补贴”“绿化”,“宪法宣传活动”,老人们都听不懂,但是,少年对村子的过去不了解,中年人们沉迷于棋牌手游,不愿回答,老年人们虽躺在躺椅上,但也听不懂。
他们只知道,有钱了,有树了,有玩的了,还有一群人来讲听不懂的东西,还要拍那烦人的照。
没人问,您家的鸡被偷了,您什么心情。
没人问,听说您孙子走失了,有什么要帮助的吗?
夏好本激动的心,瞬间酸了许多。
于是,她开始偷偷采访,将村民们的小事记录下来。
回去后,她通过了高层的允许,将这些事娓娓道来在摄像机前
可是,她还是死了,死在了28岁这年,她明明,刚想让大家重视一下这些微不足道,但是却象征着自己家乡立足精神的事,但偏偏,自己出了差错。
而她的采访,也并没有如期呈现在电视机前,而是被一段广告代替而之。
她如愿上了电视,但是,是关于她的事故,是别人的报道。
对她的死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