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往事
他们一路无话,他不肯再搭理她,她亦不肯寻求他的搭理。
二人一前一后,不多时,他们来到一座茶楼。
茶房先生似乎熟识得很,早已笑脸相迎,他有意请容一楼上坐,容一摆摆手,然后指向靠窗的一张茶桌,“就是那里吧。”
“好的,闻人少爷,您二位这边请。”
容一没有挪动脚步,“掌柜的,拿上等的好茶和点心替我招呼这位姑娘,有劳您!”
容一向掌柜微微颔首。茶房连连作揖,“闻人少爷好生客气,承蒙您照应,这里才有的生意做,若说有劳的话,也是在下有劳您哪,您二位请便,我这就去准备。”
茶房下去张罗,容一回过头对竹月说道,“你就坐在这里等我,不许离开半步,我办完事自会回来接你。”
说毕,他转身离开。竹月待要问几句,忽又想到,自己有什么资格问他呢,随即作罢,然后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晓了,其实,她口里“嗯”了一声,只是声弱蚊蝇,小得连她自己都没有听见。
容一离开茶楼,大踏步向北走去。这里还是豫园,只是景色略有不同。
但见眼前好大的一片荷池,碧倾千里,红荷映日,香飘四方。忽然一阵清风徐来,水波如绮,藻彩纷披,当真如诗如画,美得难以形容。
荷池中央有一座隆起的小丘,远远望去,林木青翠,郁郁葱葱,亭台楼阁若隐若现,三面临湖,只一面有一架竹桥于岸边相连。
奇怪的是,如此美景胜地,竟然连一个游人都没有。容一踏上竹桥,款款走来,上得山丘,见到这里叠石凿池,栽花种竹,别有洞天,颇饶林泉之趣。
再往里,便是一个二层阁楼,红漆朱窗,飞檐翘角,古韵悠悠。他正准备登上阁楼,忽然听到从里面传出一首古筝的曲子来。
容一不禁止住脚步,凝神细听下去。只听这首曲子开头是两拍很强的音,接着又是两拍很弱的音,强弱相间,疏密有致,但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这是筝曲引子的部分,旨在提醒听众要注意听了。
接下来的乐句似乎和上句重叠,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叠,每个音又加入不同揉法,仿佛石子跌入湖中,荡漾起层层涟漪,一圈圈向外晕开,圈晕越来越小,越来越小,那筝曲的声音也越来越弱,越来越弱,似要把听众一点一点地带进无穷的意境之中。
忽然,乐句又变强起来,和刚才的渐弱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把筝曲的层次拉开了,容一也仿佛一下子看到了一大片荷池,真是好一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先是红荷肆无忌惮地盛放在骄阳下,说不出的生机盎然,再是,曲调一转,湖面变得十分静谧,月光朦朦胧胧洒下来,荷叶也是朦朦胧胧散开去,一幅清新脱俗的雾莲图就这样呈现在眼前了。时空交错,意境叠换,真个把人听的心潮澎湃。
容一闭上双眼,慢慢体会。音符又细细碎碎地传来,这一次,他只看见一朵莲花,正悄悄地,悄悄地从淤泥中冒出来,就那么一不留神,它就怒放了。
但是老天却有意要考验它,随着一个高亢的音符,狂风骤起,雷雨交加,红莲便在狂风中摇曳生姿。是的,她不惧怕狂风,她不惧怕暴雨,即使狂风暴雨来得再猛烈些又当如何,最坏不过香消玉殒,随风逝去罢了。
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她又能怕什么呢?好一幅热情洋溢、英姿飒爽的斗莲图啊!
缓缓地,缓缓地,曲调渐弱渐慢,沉稳而细腻地结束在了最后一个音符,仿佛是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红莲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坚贞顽强。
镜头最后一次被拉远,直至片片红莲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许久,容一才想起来要鼓掌,他一边鼓掌一边说道,“有些日子不见,你的技艺大大进步了。”
说着,他已经走上阁楼来,面前正坐着一个妙龄女子,仪态万方,俏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