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万界穿梭录

正月初一大朝会!

皇极殿在太阳下熠熠生辉,四周禁军威武不凡,青砖白玉上崇祯意气风发。

台下京城排的上号排不上号的官都来了。

广场上站满了人都在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该回来的人也都回来了。

卢升象、毕自肃、孙承宗、洪承畴、毛文龙、孙传庭、戚继光、郑芝龙等赶在这一天回到了京城,应该回来的都是早早回来,不应该来的崇祯早早发了诏书。

左文右武泾渭分明!

武将这边孙承宗英国公张维迎站在第一排,而后是卢升象,洪承畴,秦良玉再是毛文龙,孙传庭、郑芝龙、再后面就是祖大寿左良玉之流,文官这边是温体仁、文震孟、周延儒、钱龙锡、再其后是六部尚书和三院,再后面就是各部侍郎郎中。

人不可谓不多,从崇祯身处看去只能看到黑压压一片。

台阶太高了隔着几十米甚至看不清面容,而后面那些六品七品的官加上天还没亮在崇祯眼睛就是一个黑点。

此刻崇祯是真的一万个不情愿,凌晨一点多他就被拉了起来开始准备。

丑时就在那被人摆布送至金銮殿,随后看着都察院的御史们穿梭在大臣之间不停打量监督记录崇祯不由觉得有些无语。

都是一群老头子这样搞,崇祯都觉得有些不人道了,特别是至像徐光启这样的老头子本来就古稀之年了还这么折腾。

卯时刚到无论崇祯愿不愿意鸿胪寺官员开场了。

“入班……”鸿胪寺官员拉长了声音高喊道。

繁重的流程开始了。

钟鼓司钟声起,宫乐响,百官跪拜。

一拜三叩后,群臣站立。

而后就是各部门的歌功颂德,今天没有人不识时务的去说让人徒增烦恼之事。

而后温体仁开始做总结以及未来部署,都是内阁和六部为主,但今天崇祯早早就告诉温体仁只做总结部署要亲自来。

“陛下御极之时甘陕大旱,辽东鞑子扣边,流民四起,阉党横行,不过四月尔,以工代赈平定旱灾,补足军饷,辽东稳固…….”

温体仁洋洋洒洒几千字后终于在崇祯即将睡着时说完了。

而后鸿胪寺官员开始宣读各路进京大臣名字,随之相应的各个巡抚开始汇报当地情况。

听起来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像,崇祯甚觉无味不过却也只能熬着。

卯时刚到鸿胪寺官员小跑过来告诉崇祯该他出场了。

抬眼眼看了看初升的太阳,又侧头看了看王承恩已经搭建好的太阳能喇叭,来的时候杨寻特意买了几个太阳能面板以及一个高音喇叭。

今日恰好派上用场,免得说一句还得很层层传话的麻烦,十个太阳能面板串联起来足以让喇叭持续工作。

见王承恩冲他点头后,崇祯起身站到刚刚搭建好的简易架子前。

“喂…喂…..”崇祯习惯性的试了试,却不知就这两下让紫禁城内所有人都本能的颤了颤,声音太大了,就连在城外等待阅兵的曹文龙都惊得急忙派人进宫探查。

金銮殿下的群臣更是惊为天人,但碍于一旁死死盯着的御史们才不敢交头接耳,可心中的震撼亦是溢于言表大多都是瞠目结舌不可置信。

崇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从现在开始他要牢牢掌控这个帝国,让所有人都听见他的声音。

“朕自登基以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是动荡!”崇祯的话通过喇叭不但让群臣听了个明白,更是传到了外面的朱雀大街上。

洪亮的声音震人心魄!

“大明已经三百年了,三百年了还路有冻死骨!”

“三百年了,贼寇心依旧未死!”

“朕在这里许下宏愿,朕在位之时不求开疆扩土,不求万世留名,只为大明百姓人人饱腹,人人饱读,此誓天地共鉴,日月为证!”

崇祯一脸庄严声音洪亮而有力。

“为此朕将不惜一切代价!”之前的话大臣们或许觉得崇祯在说空话标榜一下,可这句话一出大臣们猛地闻到一股不妙的感觉。

“为此,朕宣大明百姓每人可获一亩田地免征税负!”

“开垦荒地免税十年!”

“废除添丁税!”

声音传遍紫禁城,透过城墙让城中百姓听了个真切,霎时全程欢腾。

“陛下,不可啊!”就在这时户部侍郎董学清毫无征兆出班跪在地上大喊道:“不可呀陛下!”

“拖出去斩了!”谁知崇祯问都没问直接对一旁的曹变蛟冷冷说道。

“啊?”董学清瞬间懵了,不但董学清懵了,绝大部门大臣们也懵了,他们从未想过一直温文尔雅的崇祯会在这种场合做出杀人之时。

“陛下,不可啊…”文震孟钱龙锡杨嗣昌周延儒同时站了出来。

“谁在求情视为同罪一并斩首!”谁知崇祯丝毫不给余地。

就在大臣们还要说话时崇祯开口道:“朕说过不惜一切代价,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谁阻拦谁死,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

这一刻崇祯露出了凶恶的爪牙,直接站到了大臣们的对立面!

他免除农税看似对江山岌岌可危,大明是农业帝国,所有收入都来自于百姓土地之中,免除了税收国库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应当说最为着急的是户部尚书毕自严可看他闭着眼丝毫不为所动,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站出来可他就是八风不动立在原地。

而他其实早已和崇祯彻夜讨论过这个问题,朝廷税收实际上只收了五分银子,可到了下面却翻了几十倍。

因此免税弊大于利,如今大明国库每年不过四百万两而已,甚至比不上一个世家的收入,要来何用?给官员一个贪污的理由吗?

在崇祯的强势下毕自严同意了,但是附件条件却是崇祯保证国库收入今年不会低于五百万两。

众目睽睽之下董学清被斩首了,脑袋滚了很远。

“都察院御史不再行捕风捉影之事,弹劾必须有真凭实据,否则视同诬告,诬告反坐!”崇祯又甩出一个重磅炸弹。

这话一出都察院两个左右御史长就有些坐不住了,就要出列反对可转眼看到一旁董学清的惨状后又退群了。

“都察院指责变更为监督百官,各省道县均设府衙,主职监察官员,接受百姓检举,有实证交由大理寺审判,刑部执行!”

刚刚还心中不甘的两个御史长瞬间喜上眉梢,现在这样权利变大了呀。

“御史若包庇亦诛九族!”

轰!

这句话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弹,直接将都察院刚刚热起的心瞬间沉入冰窖之中。

崇祯这样用重点无非是想要利用御史台来节制住官员的贪污以及即将实行的免税。

崇祯不奢望都察院主动去查官员贪污,只要他们接受百姓的检举就行,官员的贪污永远绕不开百姓,百姓一旦检具就是有铁证!

只要他们不包庇不扣押检举证据,让百姓看到希望崇祯目的就达到了。

群臣们今天的心情就像做过山车一般,但无一例外都知道:变天了!

皇帝变了,而有的人心思也变了!

“朕,很久没看看我大明的军队了,朱雀大街上三大营已经集结完毕,诸卿随我一同去看看保卫我大明的儿郎们。”

话落崇祯率先往城墙上而去,百官紧随崇祯登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