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风云

“妈呀!”

唐斌惊叫一声,直接坐在地上。

等唐有礼走进来,拿眼睛这么一瞪,他浑身都麻了。

“爸,您咋还听墙根儿呢?”

“不对,刚才那话不是我说的,真的。”

“您肯定听岔劈了,肯定……”

话说一半,说不下去了。

捉奸拿双,捉贼拿赃。

这都被人家抓了现行,还怎么狡辩?

此刻,唐斌万分后悔,刚才自己那么大声干嘛?

然后,便巴巴的看向李宝平,小眼神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李宝平真的快憋不住了,用仅存的定力堪堪维持住长辈的淡然。

“行了,今儿个就到这儿,你快回去吧。”

“诶诶诶,好好好,大爷再见!”

唐斌如蒙大赦,爬起来,撒腿就往外跑。

等听到身后传来一句“回去再收拾你”,更跑的如风一般。

可刚跑到院中,厨房的王美凤又探出头来。

“诶,斌子,不在这里吃饭吗?”

“不了,大娘再见!”

“在这吃吧,我今天用油票买了油,还买了肉,特意做了红烧狮子头给你解解馋。”

“真的呀?”

唐斌紧急刹车,转身又冲向厨房。

红烧狮子头啊。

自打记事以来,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字:饿。

从起床饿到睡觉,从年头饿到年尾。

也就这几年开始,米面粮食终于能够吃饱。

但是肉和油,依然紧紧巴巴,抠抠嗦嗦。

别说闲时,连逢年过节,也不能敞开肚皮吃。

唐斌一进厨房,目光顿时就被灶台上,那盘红烧狮子头勾住了。

那丸子,圆滚滚,胖乎乎,黄橙橙,还正冒着热气呢。

等香味飘进鼻腔,哈喇子也瞬间开始翻江倒海。

“我的妈呀,好香啊,大娘!”

“馋了吧?晚饭就在这里吃,听大娘的。”

唐斌顺势点头,但立马又摇头。

他爸可还搁屋里呢。

而且还刚刚说他不行,还说的辣么大声。

此刻再往跟前凑,肯定还得挨揍啊。

挨揍,吃狮子头,到底选哪个?

好纠结啊!

王美凤顺着他的目光来回一瞧,旋即哭笑不得。

“你呀,怎么见你爸,就跟老鼠见猫似的?”

“得了,我给你装两个端回家吃去,省得你吃个饭还不安心。”

唐斌一听,心花都开了。

“大娘,您太好了。您简直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

“你刚才不还说,你大爷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吗?”

“我大爷也是啊,您也是啊。”

“哈哈哈哈,就你嘴甜,想不疼你都不成。”

王美凤连汤带肉分好狮子头,把碗递给唐斌。

“稳着点儿,别急别跑,摔了可就没了。”

“知道了,谢谢大娘,大娘再见!”

唐斌躬身致谢,端着碗出门回家。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如捧至宝。

再想到口袋里,还有大爷赏的五分钱,心情简直美上天了。

这一趟来的值啊。

属实的大丰收,比过年还让人高兴。

等这个小家伙没了影儿,李宝平再也无需憋着。

立马放声大笑,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今天是真高兴啊!

明明眼跟前长起来的孩子,竟然是个小天才。

要嗓子,有嗓子。

要记性,有记性。

还灵性十足,天赋极高。

关键,这孩子还是他亲师弟的亲儿子,自己人呐。

说起来也惭愧。

他们这一脉,虽然师承正宗,都是家谱上有名有姓的。

但始终人丁不兴,更没有出过一个名号响亮的大角儿。

师爷临终前,为此自责。

师父临终前,为此自责。

轮到他这个师门大弟子,同样常常夜里睡不着。

现在好了。

天可怜见,终于得了一个好苗子。

师门振兴有望啊!

可唐有礼瞧懵了:“师哥,咋的了,赶上喜事了?”

“哈哈哈哈,有礼,坐,陪我喝两杯。”

李宝平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红星二锅头,还有两只玻璃杯,自顾自的开始倒酒。

“师哥,您坐,我来倒。”

唐有礼虽然搞不清楚状况,但礼数半点没有忘。

抢过瓶子,恭恭敬敬的给李宝平倒上一两,接着也给自己倒了点。

吃开口饭的艺人,嗓子就是他们的命。

平时饮食,都以清淡为主。

生冷辛辣少沾,烟酒更是大忌。

即便要喝,也只是浅尝辄止,小酌几口应应景。

谁料,他这边刚倒完,李宝平端起杯子一口就闷了。

唐有礼吓了一跳:“师哥,悠着点啊,您都多少年没沾酒了,要不咱还是喝茶吧?”

“嘶……洽!没事儿,今儿高兴,再给我来点儿。”

唐有礼无法,只能再给他倒上一两。

李宝平确实不擅饮酒。

虽然很爽,很过瘾,但脸上立马就红了。

恰好王美凤端进来饭菜,他赶紧垫巴两口菜,才好受些。

唐有礼向老嫂子道了一声“辛苦”,也夹了一口菜。

“师哥,到底啥事儿,把您高兴成这样?”

“哈哈哈哈,你猜。”

“嘿,这我上哪儿猜去?”

李宝平嘿嘿直乐,感慨道:“有礼呀,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可别。

提什么别提儿子。

唐有礼都快被这臭小子气死了。

“师哥,您就别再惯着他了,这小子现在不好好读书,成天瞎折腾。”

“折腾的好啊。”

“啊?”唐有礼愣住了,“这还好呀?您可悠着点宠,不然以后我得管他叫爸爸。”

“去你的。”李宝平瞪了他一眼:“跟你说正经的呢。”

“我是在跟您说正经的呀。”

李宝平眉毛一挑,突然凑过脑袋,小声道:“今天晚上,我给这孩子切过全脉了。”

切脉,是铃医门的词儿。

所谓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这里面的“切”,就是指切脉,把脉诊断。

相声门呢,向来是偷惯了的。

把人家的词儿拿过来,就表示收徒前,对徒弟资质的把关。

以前收徒弟,可是一件非常严肃、谨慎的事情。

得是真有潜力的孩子,才会收入门下,赏他一碗饭吃。

倘若遇到不合适的,那就直接拒绝。

人家也好去换一门手艺挣饭吃,不会误了前程。

唐有礼来的晚,只听到他儿子说他不行。

现在师兄突然提这茬儿,顿时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那成色如何?”

“哈哈哈哈。”

李宝平未答先笑,拍着巴掌,激动道:“极佳呀,有礼,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好的苗子。”

“啊?”唐有礼又懵了。

李宝平又道:“我觉得,斌子的天赋,比小蘑菇都不差。”

“这……”

这也太捧了吧?

小蘑菇是谁呀?

那可是本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相声神童”。

人家八岁登台,十二岁就响了蔓儿。

跟德字辈,寿字辈的老前辈演出,都能拿“整份”的分红。

这份能耐,谁能比得了?

莫说现在。

就算从祖师爷开始算起,都找不出第二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