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导演
几天以后一个晚上,眼镜助理下班回家,开车进入一幢公寓楼的车库,对保安点了点头。
这样的公寓会让魔都住老公房的人或者那些来魔都工作工资不高,住在郊区一间十平米左右合租房煤气卫生间合用的人羡慕。
房型好朝向合理,不会出现奇怪的角落和形状,或者边角很怪,像是要拼命利用每一分面积的感觉。
整套公寓面积也大,层高很高让人心情舒畅,所在地段也是在市中心闹中取静,即使同样的房型,楼层,地段差一个中环外环就是两个概念。
中环外环你从家里望出去,就感觉不到自己到底是在魔都呢,还是在一个另外的二三线城市建设也做的很好的城市。
从住所的窗户往外看,可以看到怎样的风景定义了你的生活质量。
电梯也有收费贵的公司派人维修,不可能出现一些很穷的小区,电梯会急升急降之类的问题。
眼镜助理很稳的开车停到自己的车位上,四轮外侧距离车位白色边框线的距离几乎完全一样,助理觉得这就是应该这样操作,这次他并没有急着下车。
右手拿着手机,左手松了松领带,顺手理了下发型,从副驾驶座位拿起了公文包,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打开以后取出一张A4纸,左手拿着在看,右手握着手机在那里轻轻打着拍子,助理音乐水平比李乐好太多了,很小的年纪就考出了钢琴十级。
当年考试别的小朋友穿的比较休闲,最多一件衬衫,眼镜助理跟着妈妈,穿着小西装衬衫,打着领结,头势清爽,脸上还扑了些粉底。
助理看着歌名,也就四个字简单而又直面主题,太想爱你。
心里做了下简单的判断,这首歌水平相当高,但是自己也去打听了下,最近娱乐圈流行乐圈子里并没有听说哪位老师新创作了类似的歌。
已经有很多年歌坛感觉日渐衰落,一些词曲高手渐渐拿不出好的像样的作品。
就好像好听的歌曲在那里是一个储量有限的矿,已经要被挖空了。
那目前市面上还算可以写点东西的老师们,每个都被盯着很紧,有各家公司的公关在花力气维护关系。
道理也很简单,现在不可能会出现一个天后名下十几首,甚至更多的经典歌曲。
一个打算花点资源包装出道的歌手,拿到一首听着觉得不难听,旋律有点辨识度的歌已很不容易了。
想到李可乐态度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说是自己写的歌词和曲子,眼镜助理不禁嘴角扬起,露出一丝嘲讽,喃喃自语,轻轻的说了四个字,“你骗鬼啊。”
好像一个从小家境富裕,只善于吃喝玩乐,今天追求哪个女明星,明天又为了另外一个女演员和其他男的吃醋争风扭打在一起的人突然入主了自家公司,立即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家业?
完全是电视剧情节,娱乐下就好。
助理下车关门,往电梯走,一面手指继续无意识的点着披萨国制公文包的小牛皮表面在重复这首歌的节拍,越发觉得有点意思。
风格不像是现在的,倒是有点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感觉。
那时候的歌手唱歌吐字不用看字幕基本可以听清楚,现在好像不行,现在就看到一个歌手在台上大幅扭动身体,然后观众一群女的在尖叫,其他?没了。
唱什么内容好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长得帅气,腿要长,人要瘦,脸要白,画了眼线让人觉得有点妖。
眼镜助理越发感觉好奇这首歌李乐到底是哪里找来的,还有之前给女演员模特沈菲菲的那首也是。
心里感觉如果找不到答案晚上会睡不好觉的,会突然从床上惊醒坐起,全身是冷汗,“oh no,这首歌到底是谁写的,是谁?du gu 啊西八”
如果这个时候李可乐在助理旁边知道这样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音,“同学你不要再想了,以后这样的操作可能还有。”
眼镜助理走出电梯,走到自己房门口,输入密码开了门,走廊此时空无一人,只有角落天花板的监控探头注视着。
助理走进门,脱了皮鞋,换上了拖鞋,放下公文包,脱了西装外套,拿下领带,然后也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到冰箱前,开门拿一瓶饮料喝几口。
而是走进另外一间房间,房间做了隔音的装修,放着一架三角钢琴,是国际顶尖的品牌,如果查一下资料会发现竟然是限量的版本。
助理坐了下来,对着曲子弹了一遍觉得自己水平还在有点小小的得意,又不自禁的开口唱了两句。
这个时候旁边如果有人在,一定会惊讶这唱的怎么感觉五音不全很难听,和助理的冷淡高傲形象完全不配?
就好像你早上起来的早,打开窗,意外发现窗外枝头上竟然停着一只黄莺,通体金黄,保护动物啊,然而黄莺一开口,竟然发出类似乌鸦的叫声,就是这种感觉。
第二天早上在公司,还是吧台的座位,李可乐对面坐着唱片部门的总监,也是多年打拼的老江湖,自己也出过一些单曲,组过乐队,年轻时候留着长发站在台上也会引起下面姑娘高分贝的叫喊。
现在?当年台下尖叫的姑娘有些可能已经在带孙子外孙女了,而自己呢?有了双下巴,脸圆了好几圈。
总监看了看歌词和曲子,也很识货,情绪有点激动的从椅子靠背弹起,肚子上的肉晃了几下,上身前倾,下意识作出很感兴趣的姿态问,“那么李总,歌很不错,您打算让谁唱?”
唱片总监想到了自己手下两三个也没什么名气的组合,若干唱功了得,却只能出一些翻唱单曲混口饭吃已经在考虑转行的新人,或者半新不新的歌手。
这些组合歌手拿不出成绩,自己这个总监位子感觉也不稳,大公司没有业绩就等着随时领钱被裁,压力很大。
翻唱也不能当饭吃,除非你人气很高出道,有粉丝买账,即使自己的歌凑不足开上一场,去拿翻唱凑数照样可以赚钱。
只不过这样地位的也真的不多。
所以当市面上有一首好歌出现,就像平静的水面扔进了一块面包,无数的鲤鱼涌过来抢夺,画面一时壮观,主题也只有一个,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