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歌王
按照电影剧情,此刻的皇后乐队已经很久没有登台正式演出过了。
这是他们合体复出后的第一场重要演出。
牙叔的身体状况很差劲。
乐队每个人都压力山大。
如果这场演出搞砸了,皇后乐队很可能就此销声匿迹了。
后面迎接他们的将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乐队成员们都明白这场演唱会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牙叔佛莱迪,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场重要的演出。
他誓要一扫病魔的阴霾,用铭刻历史的表演,震撼温布利!震撼全世界!
在生命燃烧的尽头,他要留下他音乐征程中的最强一战!
被电影赋予了悲鸣的色彩,此刻的牙叔,要为生命呐喊,用生命歌唱!
他们出场的时刻到了!
现场DJ很会带节奏,用字正腔圆的伦敦腔引领观众的情绪:“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下一位出场的……他们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后乐队!”
“哄!!!!”
现场七万观众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呐喊!
老温布利球场都要被震颤!
银色的棉帘被工作人员撩开。
几万人一起高呼的滔天声浪扑面而来。
佛莱迪的情绪被顶到了至高点。
他像弹簧一样在原地蹦了蹦,一往无前的率先登台了。
他是天生的巨星。
出场后,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再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浑身上下都迸发着统治舞台的霸气。
他高举右手,像火炬手一样,兴奋的跑到舞台最前面和现场观众致意互动。
被佛莱迪带动着,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杨冲三人紧跟着佛莱迪出场。
来到主舞台上,看着台下将体育场填的满满当当的人山人海、密密麻麻高举如浪的手臂,杨冲的头皮都要炸麻了。
这样壮观宏大的场面,比他以前参加过的任何一场演出都要震撼人心!
他虽然在鸟巢参加过十万人级的商演,但那是在晚上,黑了吧唧的。
当时被舞台前的回光灯一照,他根本看不清台下的观众方阵是什么样的。
但眼下的温布利,是傍晚,落日余晖照进球场。
观众们单纯的因为音乐而心潮澎湃的样子,全都映进了杨冲的眼底。
无论是在看台上的,还是在内场欢呼的,没有一个观众坐着。
他们拥挤的站在一起,人贴人,肉挤肉,摩肩擦踵,万头攒动!
火热的气氛就像一个沸腾的巨型火锅在煮红油锅底。
热气蒸腾,声浪冲天!
气氛高涨到了爆炸!
没点真本事的摇滚巨星,真镇不住这样的场子。
距离着佛莱迪有几米远。
杨冲可以从佛莱迪自信的背影中直观的感受到“歌王”的气场。
像佛莱迪这样的超级巨星,就是现实中的歌王。
或许歌王系统让他来波西米亚世界的另一层用意,就是要他用心的去感受什么才是真歌王的魅力!
受到佛莱迪独树一帜的舞台魅力感染,杨冲的情绪越发的亢奋了。
来到标记有QUEEN字母的架子鼓后,坐下,摘掉墨镜,他更加直观的去观摩台下数万观众的欢呼海啸。
无数光辉的往事涌上行头,他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摘下架子鼓槌,他像试能力一样热血沸腾的SOLO了一段热鼓。
他果然继承到了罗杰的打鼓能力!
罗杰的鼓艺本就炉火纯青,再加上歌王能力的加持,他这段架子鼓打的可谓技惊四座!
激扬飞驰的鼓点如平地起惊雷,也像往火浪里泼出的热油,轰的一下!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爆炸了!
紧张的布莱恩和约翰却被杨冲抢风头的天秀给搞懵了。
两人齐齐看向杨冲,搞不懂这家伙在发什么神经。
今天的主角是重病缠身的佛莱迪,你一个鼓手瞎抢什么风头!
佛莱迪却没有嗔怪杨冲的意思,被杨冲敲的反而更加兴奋了。
他极具人格魅力的朝杨冲挥了挥拳头,表示杨冲的开场SOLO很给力!很精彩!
伴着杨冲奏出的鼓点,佛莱迪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跳跃着来到钢琴前,坐下简单的试了一下琴音。
灵动的钢琴乐符,抽丝剥茧般洗净了人们的耳海。
随着试音的结束,体育场内盘旋着的欢呼热浪渐渐平息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佛莱迪的经典曲目呈现。
佛莱迪放松的喝了口啤酒,活动了一下手指。
在万众瞩目之下,奏响了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前奏。
他反手弹出的经典旋律,就像音符化成的彩色精灵,飞到了天空上,给蓝天抹上了最奇幻的色彩。
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梦幻旋律,观众们情不自禁的再一次爆发出了欢呼。
在热浪涌动的氛围中,牙叔张开大嘴,深情款款的开唱了:
“Mama, just killed a man~
(妈妈,有人被杀了)
Put a gun against his head~
(是我举起枪对准他)
Pulled my trigger, now he’s dead~
(是我扣动的扳机)
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妈妈,生活才刚起步)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n it all away~
(我却掉了队)”
……
这首《波西米亚狂想曲》,在悠扬中蕴含着无尽伤痛的情绪,唯美又精致,算得上是皇后乐队成军后的扛鼎奠基之作。
也是佛莱迪写出的最具奇幻色彩的传世神曲。
本歌的音乐结构极为特殊,曲中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许多支离破碎且风格步调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歌剧,重金属,清唱等等,并且充满着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这在当时的流行音乐中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这首歌在1975年首发,一经推出,便取得了让人意外的巨大成功,在英国单曲榜连续九周冠军,并在英国国内销售超过200万张,创下了当时英国流行音乐史上销售最高的单曲纪录。
佛莱迪本人并没有对这首歌的意义进行过解读。
就像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人听这首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杨冲听来,这首《波西米亚狂想曲》就是牙叔在毁灭并告别他灵魂中的那个男性的自己。
在这首歌之后,牙叔彻底放飞了自我。
所有人都想告别痛苦的过去或另一个自己。
而告别本身,就是一个像噩梦一样扭曲和痛苦的过程。
这首歌就是在用音乐的浪漫奇幻方式诉说着这样一种痛苦的情绪。
今天的牙叔和以往不同。
他要告别的不单是痛苦的过去,更要面对生命本体的消亡。
在和这一切说再见之前,他要用自己最振奋人心的歌声,为世界留下最惊鸿的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