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精
赵老师看了看牛莉,笑着坐了下来,喝了口水,开始耐心对牛莉说道:“嗯,现在下课了,说吧,还有什么问题?”
牛莉道:“老师,还是那个问题:1+1为什么等于2?1+2为什么等于3?”
赵老师一听,继续笑了笑,低头思考了一下,理顺了思路,开始对牛莉说道:“嗯,你说1+1等于3,对吧?”
牛莉点了点头。
老师继续说道:“你说的那个1+1等于3其实应该是这样的:你父亲和你母亲结了婚就是1+1了,这个结果是2.而最后生下了你,是又加了1,所以结果是3,明白?”
牛莉听后,有点蒙,想了半天,最后只能说道:“老师,我还是不太明白,老师,你说的什么意思啊?”
老师听了,开始果断的解释道:“你就这样想:你父亲和你母亲结婚了,就是1+1了,这等于2,而生了你,那是2+1,那就等于3了!”说到这里,老师想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了,还有,你上课时还说你爷爷和你父亲娶了你母亲,这已经是2+1了,这已经等于3了,而又生了你,这是3+1,这就等于4了!这下明白了吧!”
牛莉一听老师这样教导,有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道:“嗯…似乎懂了,谢谢老师!”
赵老师看到牛莉终于理解了,他也又想了下,发现还真没啥可再多说的了,于是转过头,开始批改作业。
走出办公室后,牛莉依然在脑海里回忆刚才赵老师说的话:2+1=3..3+1=4…
最后牛莉觉得自己终于差不多给弄懂了,她最后也开始思考:老师就两三句话就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了,那干嘛上课不给自己解释?!
最后牛莉得出结论:遇到问题要随时问,这是一个好学生的好习惯,自己一定要继续坚持,以后遇到问题,她依然会继续提问,哪怕自己举手时,老师没注意,她也要站起来提问!
就这样,牛莉度过了一个有问题就随时问的小学时光。虽然她上课时的提问从来没有顾及过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对她这种行为有意见。可是,由于牛莉年龄还小,老师也不方便阻止牛莉的这种行为,再加上牛莉还是个女生,班里的同学虽然平时不怎么和牛莉一起玩,可这些在牛莉眼里也正常,因为牛莉觉得:女孩子平时大多都很文静,不玩就不玩,学习好才是硬道理!
有一次,下课时,因为没人和牛莉一起玩耍,牛莉自己坐在课桌前开始翻看从家里拿来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个同学看见了,也发现了牛莉看的书的名字,于是,‘十万个为什么’这个头衔就被扣在了牛莉的头上。
顶着‘十万个为什么’的头衔,牛莉小学六年级毕业了。
接着是找一所初中上课,由于牛莉始终秉持着‘十万个为什么’的思想在学习,她也始终能找出很多学习中的关键问题。所以,牛莉的学习成绩也还算说的过去。
可是,牛莉上初中这个问题就压在了牛莉的父母身上。牛莉的父母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花钱贿赂等等很多程序。最终,牛莉成功进入了一所重点初中上课。从此,金钱的重要性也开始在牛莉脑海中形成,牛莉开始坚信:这个世界,金钱就是一切!